OK语录网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0

2024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集合十五篇)。

正所谓“读书谓己多,抚事知不足”,在阅读过一部作品之后,我们内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悟。而如何更好地写出读后感呢?让我们一起跟随OK语录网的步伐来了解一下“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这本书,开学以来我断断续续的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它是一本从教师的角度解读《论语》的书籍,要想把它读通透,对我来说是件难事,写读后感更是绞尽脑汁,努力捕捉盘旋于脑海的思考。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体制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能向孔子学习借鉴什么?也正是这些让我对孔子产生很大的兴趣,特别是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如果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只是坐在家里学习,没打招生广告,却有很多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他的身边。是什么力量所感召?想想我们现实中有的老师为了带生挣钱,却不则手段…忽略了很多平凡普通的孩子…我们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你们要向孔子学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要促进青少年的协调发展。首先,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能够从思想上宽容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弥补不足。学生的发展潜能是不可估量的。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个体。其次,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不论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活动过程。我国的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全面、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体现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通过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也才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近50岁攻克天书《易》。所谓“教,然后知困”。学生不仅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学”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没有渊博的学识,交给学生什么?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学养,哪怕没有孔子及弟子的“从游之乐”,也能存天地于心中,讲出学生喜欢、爱上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学中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正确地认识学生,因材施教。孔子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1、诲人不倦:其本质内涵是教学双方的“心意”——诚意和正心。孔子认为对于颜渊式“听话”肯学悟性高的学生,应以最大的耐性去教,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体验到教学的幸福。而于原壤式的“朽木”则不用雕琢,对他们的教育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教师要把有限地教学精力,投放到有收益回报的学生身上,而别一味的付出。

2、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

3、教学之恋:孔子对教学一往情深,“孔子式的爱情”是指对教学的无限爱恋,他痴恋着教学,教学也没有辜负他的痴恋。孔子所以成为圣人,是他终身对于教学的坚持,是一种信念的支撑。倘若有幸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那是至高境界,做教师的终极命运。虽不能及,我心向往之。

身为教师,必须具有成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有的时候我在那里想教师的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还是首先培育人?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突出的人才,还是努力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发展”?我们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我们对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又有多少关注?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学生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面对望子成才的父母们的拳拳之爱,学生心理的“沙漠化”日益扩大。他们需要成长的空间,他们有强烈的精神需求,渴求成长的体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慰籍。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2

《跟孔子学当老师》的读后感3提要:虽然这本书写得很简单,但我承认我没有读好孔子的著作。孔子是一座丰碑,屹立在高山上,在风景中游走,虽然达不到

来自地产e网

《跟孔子学当老师》的读后感3

2007年以来,我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与《论语》结缘,与孔子相识。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则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

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周勇教授,他悄悄把“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自己读《论语》的点滴感悟,一个走过千年风烟的至圣先师那魁梧的身躯,仁厚的心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作为一名老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角度上来看,《跟孔子学当老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本着“反求诸己”的想法,我合上书页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整理出了几条心得,与大家共勉。

孔子说:之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改成:

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之者”,以学为乐,终身学习。教师的追求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乐教者”吗?

世上有什么比快乐还重要的!“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格言不就是让我们在乐教中追寻职业的幸福感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告诫世人赡养老人要注重精神赡养,在此借用孔子的句式说上一句:“今之教者,是谓能教。

至于犬马,皆能有教;不敬,何以别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能想着象训练犬马一样去训练学生。这种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

“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由此,我想在过去,教室里的玻璃是碎的。我们进教室是通常先问吗

谁把玻璃打碎了?学一学孔子吧!我们应该这样问:

玻璃碎了,伤到人没有?然后你再问玻璃碎的原因,这样问话的效果,哪一个更好就不言而喻了。千万不要把这理解成仅仅是育人技巧的问题,这是师德、是仁爱的体现,他体现出一名教师大爱无痕的风范。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

“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子游这一句的后面缀上:学生数,斯气矣。

对学生要求太琐碎了,教师就会坠入烦恼与劳累之中,因此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婆婆妈妈的,把握与学生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我看过这样一则趣闻,人们发现马在冰上跑不会摔倒的秘密,就是它在冰上跑时永远也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一条腿。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多才多艺。否则,当我们只能靠一些技能谋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像共产党的孔乙己一样,一无是处。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老师自身的一专多能,我们教师应该“不器”,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的课堂提问,甚至是充满爱意的眼神,千万不要集中在几个学生的身上,否则将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因为孔子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学生不怕老师的严厉,怕老师的偏袒和不公平。

虽然这本书写得很简单,但我承认我没有读好孔子的著作。孔子是一座丰碑,屹立在高山上,在风景中游走,虽然达不到,心向往之。“不深入研究和学***,就不算入教育之门。

”我想:学习,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合上这本书,我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旅程便开始了……

来自地产e网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3

为提高自身素养,暑假里,我特别拜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很早就听同事介绍这本书,说它是一本指导教师很好地进行教学的必读之书。

拿到书本,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把本书的写作当成一次旅程,一次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关于教育大家的思想的旅行。从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印发自己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生发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论语》是一本后书,可惜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短的几句,也很少像作者一样能拥有无限的感动而潸然泪下,读书读《论语》读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距离我们2000多年前的古文突然如此生动起来,就是随便哪一本现代白话文也很少有人读到潸然泪下。不过,观看肥皂剧倒是有不少人被编剧赚取了眼泪。单冲这一点,我们就有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周勇博士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本身不是考据式的评点,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本书中记录了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金岳霖等无论是教育名家还是文化巨人,他们身上多少都具有一些自我张扬的个性,崇尚真理、摈弃世俗的傲气。今天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可见报道的也就是被成为“民间教改第一人”的王泽钊、南师大附属中学著名杂文家吴非(王栋生)、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而已。教育可以供个性张扬的教师生存的空间太少了,而个性张扬的老师大多“有一把刷子”,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教育的缺乏宽容,窒息了这些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育生存环境,实在太可惜了,又怎能渴望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我最欣赏的是“大教教心”这个教育理念。其实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这四个字,而是教育家朱熹时常说起。我们知道孔子一直推崇仁义之道,不仅对他的弟子,还对那些古代君王。透过关于他的相关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一切教学努力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有一颗“仁心”。这也可以说是他的教育“核心”。孔子不仅把自己的“学”传授给学生,而且将自己通过“学”培育起来的一颗“仁心”教给学生。而这“求仁之教”也便成了令人赞赏并流传至今的“孔门之教”的特色。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的这番话,我们都非常熟悉,曾经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而做事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也就是说,做事也就是做人。我想,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事实上也是对孔子教弟子“学会做人”理念的延续。教育家朱熹就十分欣赏孔子的“求仁之教”,他不仅将孔子称为“圣人”,还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

而孔子的“教心”,并不是教给学生一些毫无生命力的道理,他总是将自己的活生生的对于历史的钻研与理解教给学生,是将自己的对“仁心”的体悟传递给学生,他传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份真诚的大爱。“孔子葬狗”的记载虽然简洁,却说明老师的“仁心”焕化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已经成了学生最好的学习实例。

记得翻看《跟孔子学当老师》的前言时,看到这样一句话:“当教师的,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来,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了。这正是我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我觉得这句话仿佛有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我去探寻,关于孔子的教学行为,关于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切的教学交流。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4

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

子曰:“有教无类。”(1539)孔子说:

“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他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老百姓也能接受教育,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他是第一个倡导全民教育和教育平等的人。一生**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

因此,confucius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为中国古代的私立教育开创了先例,为中国传统教育奠定了基础。

可见“有教无类”意义重大。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 “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孔子的“大爱、博爱”,怀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

“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

“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同时,它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独树一帜,令人敬仰。他不仅能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神奇的是,他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状态的特点而施教。孔子承认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根据不同的特点,他把他们培养成了各有所长的人才。

他能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柴也愚,彦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并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发展各人之长,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就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如不同的学生问“仁”、问“孝”、问“政”,他都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程度和对人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回答。

三是启发式教育——教育的灵活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7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学”、“思”并举、缺一不可。他主张将学习与思想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以期获得越来越多的收获。

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这就打破了我先前的认识,教学的任务并不是把讲义教给学生,因为讲义是我们教师的,是教育者的,把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来学讲义,背讲义,原来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施舍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格格不入。

要他们很好地理解讲义的内容,必须把教师的求学经验与心得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一起来获得求学的体验。由此可见,孔子要授的“渔”,首先是教师的求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授之以渔”和“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做了辩证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才知道学习的困难,教书了人后才知道教书的不足。(Zw5000.Com 作文5000网)

知道了不足和困难,才能去反省,发奋去学读书,努力去学教书,这样才是“教学相长”。

四是诲人不倦——热爱教育和学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不能学也。” (734)孔子说:

“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

“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慈和不仁道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学习不容易学习,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侧重于能力。

因此,学而不倦与行而不倦是相互联系、基本一致的。可见孔子像世人“追逐”金钱名利一样去“追逐”知识,他还活到老学到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以及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要学习他看到、听到、学到之后在心里反复琢磨、品味、消化、乃至吸收的毫不懈怠的学习精神。我们要象孔子那样,大胆质疑、合理**,多读书又不惟书。

孔子的学习态度是值得学习的。他的态度“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在这本书中,作者又再次强调了在孔子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时,又教会我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懂得思考,就在这些之后,他又告诉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限制。这种不厌其烦的学习精神,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具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

尽管孔子在2500年前所理解的终身学习内涵也不可能象现在的终身教育那样全面、丰富而深刻,但是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对此,我们提出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调要加强学习反思。我们应该具有一颗进取的心。

我们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应有“求学和探索”的精神。

在书中,还有几句话印象颇深:教学也是孔子的“恋人”,而且孔子痴迷教学,其痴迷程度就像是柏拉图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这样的状态我们很难达到,但我们至少可以体验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跟孔子学当老师,不但学习他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学习他执著的探索和学习,学习他的全情投入。教师只有充实自己,才能把学生教好!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5

用了几天时间将周勇所著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细细品读了一遍,心涌无限感慨,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通过读这本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只有执著求实地学习创新,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但他并不侍才为傲,反而更加谦虚。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近50岁攻克天书《易》。所谓“教,然后知困”。学生不仅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因此,“学”仍然应成为现代教师的第一命根。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更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的成长尤其需要源头活水的滋润,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来自读书学习。

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常学常新,特别是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更要不断地自我充电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信服。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一旦教师拥有丰富的学养,哪怕没有孔子及弟子的“从游之乐”,也能存天地于心中,讲出学生喜欢、爱上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正气。

《论语》教育我们,在学习中要锲而不舍、谦虚谨慎。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真该好好向孔子学习,仔细研究他的思想,我们也一定会学有所获。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6

孔子为什么会“诲人不倦”?因为有颜渊及“颜渊式的学生”相伴左右。颜渊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经常衣不蔽体,吃不饱饭。但即便如此,颜渊仍在那里复习老师教给他的功课。

颜渊简直是死心塌地的“听话”,有他这样的学生在认真听课,做笔记,教书就成为了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孔子离不开颜渊,不仅要创造优秀的教学,还要延续他的精神生活和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教学到这份上,已经不仅仅是教学了,而是师生的精神生命从此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了。

颜渊是孔子的“命”,颜渊死了,孔子的教学热情日益消退。不仅如此,他似乎已经到了生命的边缘。一向崇尚天道的孔子,诅咒天道的残酷。一年后,孔子还是离开了人世,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颜渊,以继续令其心仪不已的“诲人不倦”。

“下卷——耕耘自己的《论语》天地”,的每一个标题都极具吸引力寻找《论语》导游:钱穆与杨绛, 设计自己的《论语》游戏,感受《论语》中的人格力量与师生关系,送一本“我们的《论语》”给毕业生。

读一读,学习孔子的为师之道。感受孔子与**之间的真情,或许可以抚慰你的烦恼,让你的旅途更加温馨。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这正是我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7

方兴小学方明跃

我在问自己:我们到底该怎样当老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教育了许多有秀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

“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

”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大教教心在我们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里,播下知识的种子,然后才能收获收获的喜悦。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

“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

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许多现代人会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努力学习十几年,努力工作几十年,然后等老了,要死了,人,就是生命的机器。但也许我们真的需要从孔子那里理解这一点:

学习是一盏明灯。没有它,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摆正了这样的心态,教书的哪怕还是一辈子的穷教书匠,也可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师者,永怀“教学之恋”,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它让我深深的眷恋和无垠的自我期许,它会伴我快乐的前行着!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8

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9

首先,体现教师崇高道德的阶段应该是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老师不能热爱他的工作,他的道德可想而知,更不用说有无穷的魅力了。一些老师把教好课,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当作自己的工作。这是对自己在应试教育下工作的认识。

正确的教育理念之后,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会因人而异:有些教师将学校的工作视为自己的工作;有的教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寻找自己的定位;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也意味着教师对社会的责任。这些对本职工作不同的理解,我们很难发表孰是孰非的评价。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师德的延伸和升华,这项工作的工作空间不断扩大。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而成为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则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便如此,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永恒命题。各年龄段的优秀教师都爱学生。爱学生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才能真诚地尊重学生;才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给学生的意愿,把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心田。教师的专业特点是:博爱讲课、语言播种、粉笔耕耘、汗水浇灌、苦心经营。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素质教育从“我”做起,体现着平平常常的师情,然而正是这平平常常的师情,才汇成崇高师德的海洋,是那样熠熠生辉,光照人间。

作为一名新世纪合格的教师,一要敬业,二要学习。敬业要求我们不应当把“教师”作为谋生的职业,而应当把“教师”作为不断地向更高目标追求的事业,这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学习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每个人的要求。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干到老,学到老。只有我们兢敬业业,才能有一个高水平、开拓进取的人民教师。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0

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流淌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和思想,掩卷沉思,我们确实应该跟随孔子学当老师。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反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丢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走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发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阴,虚掷年华。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爱,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由连同自己的花样年华。一些表面上看上去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心中也会充塞着对学习的焦虑、填满对生活的恐惧。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当班长、成绩好、会弹钢琴……其实我也有烦恼。每天爸爸妈妈轮流管我学习:该做奥数了,该去练琴了,该读名着了……一刻也不得闲。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1

刚看到名字《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一尊巨大的严肃的孔子雕像,心生敬畏,当瞄到了旁边的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心中又会心一笑,觉得说的对极了,我们就是在和教学谈恋爱。

作为工作一年的老师,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充满热情和憧憬,以为会沉浸在美好中,但事实给了我狠狠一击,顽皮的孩子,多样的家长,快节奏的教学生活,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时间一久,我才慢慢发现,如果说教学真的是一场恋爱,他绝不是轰轰烈烈的热恋,而是细水流长的,既有孩子带给我的感动、有快乐、有甜蜜,更加有迷惑、有犹豫、有发脾气,这种种感觉都非常的真实。

朱自清、胡适、孔子等许多的年轻人,刚踏上讲台时都是这样,百感交集,甚至不被学生承认,然而当他们真的走了这条路时,内心却是清醒的,他们的心中怀着一份纯净的理想与信念,那是一块心灵的净土,不会被现实中的“饥饿”、“遭人白眼”所影响,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是有那块净土的,但在现在,要守住成为比有更加困难的事,我们做的工作和儿童有关,我们有没有像我们身边的孩子学习呢,学习他们的“傻劲”,即使我们什么都明白,变傻一点吧,那样你更快乐,更投入,更能沉浸其中,享受这一生的恋爱,教学之恋。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就是说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而我常常在教学中错误的以为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其实,每个孩子要做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老师应做到对“坚强”的孩子批评点拨,对“脆弱”的孩子支持鼓励,用适合的“爱”促进他们成长。

不同的人,可以跟孔子学到不同的智慧。我跟孔子学当老师,学习他的感受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和美好,学习他感受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去照亮明天的路程,去微笑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2

《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是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阅读书目之一。这学期以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地在读《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完后,孔子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浅。

我在问自己:我们到底该怎样当老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教育了许多有秀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

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

另一边的公西华不明白。他认为老师的讲话前后矛盾。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人如何善解人意。大教教心在我们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这些多元化的当代学生的心中,那么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只能被看作是毫无意义的忙碌。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看学生,平等地与学生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播下知识的种子,然后才能收获收获的喜悦。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3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一)

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洋溢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更接近孔子,走近他的生活和思想,我们应该真正跟随孔子为师。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

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反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丢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走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发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阴,虚掷年华。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爱,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由连同自己的花样年华。

一些表面上看似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也会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恐惧。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

作为班长,成绩好,其实会弹钢琴,我也有烦恼。每天,爸爸妈妈轮流负责我的学习:是时候做奥数了,是时候练钢琴了,是时候读名著了,不是一刻得闲暇。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们传达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

献身事业,用纯己的良心完成自己的责任,用艰苦的跋涉使教育更加人性化、温馨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在老师真诚的微笑中,在教育的阳光下,让我们蹲下来,弯腰,静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二)

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与《 论语 》结缘,与孔子相识。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则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

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周勇教授,他悄悄把”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自己读《论语》的点滴感悟,一个走过千年风烟的至圣先师那魁梧的身躯,仁厚的心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作为一名老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角度上来看,《跟孔子学当老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本着”反求诸己“的想法,我合上书页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整理出了几条心得,与大家共勉。

孔子说:之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改成:

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之者“,以学为乐,终身学习。教师的追求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乐教者“吗?

世上有什么比快乐还重要的!”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格言不就是让我们在乐教中追寻职业的幸福感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告诫世人赡养老人要注重精神赡养,在此借用孔子的句式说上一句:”今之教者,是谓能教。

至于犬马,皆能有教;不敬,何以别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能想着象训练犬马一样去训练学生。这种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

”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由此,我想在过去,教室里的玻璃是碎的。我们进教室是通常先问吗

谁把玻璃打碎了?学一学孔子吧!我们应该这样问:

玻璃碎了,伤到人没有?然后你再问玻璃碎的原因,这样问话的效果,哪一个更好就不言而喻了。千万不要把这理解成仅仅是育人技巧的问题,这是师德、是仁爱的体现,他体现出一名教师大爱无痕的风范。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

”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子游这一句的后面缀上:学生数,斯气矣。

对学生要求太琐碎了,教师就会坠入烦恼与劳累之中,因此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婆婆妈妈的,把握与学生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4

【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人活在世上,只要灵魂不死,他们所做的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把毕生的爱奉献给了许多人忽视的教学,并通过教学找到了让他感到感动的家。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他对教学的无限热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本身,使许多志愿者紧紧围绕着他,努力学习。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自学,并随时与学生交流学习和经验。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道路。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教心”。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

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真正的教学是从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圣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先祖,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用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

【篇二: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用了几天时间将周勇所著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细细品读了一遍,心涌无限感慨,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通过读这本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只有执著求实地学***,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纵观孔子一生,他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口头交流,通过学习文件和技能,而越来越深刻的是通过个人教学。他的勤奋、对真理的追求、理想和完美的人格、正直、善良、谦逊和礼貌、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心,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后代。

孔子以勤奋著称。他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虽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但他并不以服务人才为荣,而是更加谦虚。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近50岁攻克天书《易》。

所谓“教,然后知困”。学生不仅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因此,“学”仍然应成为现代教师的第一命根。

宋**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更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师的成长尤其需要淡水滋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阅读和学习。

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常学常新,特别是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更要不断地自我充电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信服。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一旦教师拥有丰富的学养,哪怕没有孔子及**的“从游之乐”,也能存天地于心中,讲出学生喜欢、爱上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正气。

《论语》教育我们,在学***锲而不舍、谦虚谨慎。孔子的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真正向孔子学习,认真学习他的思想,一定会有所收获。

【篇三: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为提高自身素养,暑假里,我特别拜读了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很早就听同事介绍这本书,说它是一本指导教师很好地进行教学的必读之书。

拿到书本,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把本书的写作当成一次旅程,一次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关于教育大家的思想的旅行。

从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印发自己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生发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论语》是一本后书,可惜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短的几句,也很少像作者一样能拥有无限的感动而潸然泪下,读书读《论语》读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距离我们2000多年前的古文突然如此生动起来,就是随便哪一本现代白话文也很少有人读到潸然泪下。不过,**肥皂剧倒是有不少人被编剧赚取了眼泪。

单冲这一点,我们就有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周勇博士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文体很容易阅读。它本身不是一种考证。它是非常自由和个性化的解释。它也自然地融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

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这本书记录了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金岳霖等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巨人,他们有一些自我张扬的人格,崇尚真理,摒弃世俗的骄傲。今天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可见报道的也就是被成为“民间教改第一人”的王泽钊、南师大附属中学著名杂文家吴非(王栋生)、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而已。教育可以供个性张扬的教师生存的空间太少了,而个性张扬的老师大多“有一把刷子”,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因为教育的缺乏宽容,窒息了这些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育生存环境,实在太可惜了,又怎能渴望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我最欣赏的是“大教教心”这个教育理念。其实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这四个字,但教育家朱子常说。我们知道,孔子一向尊崇仁义之道,不仅为子民,也为那些古代帝王。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篇15

随着于丹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解读。有幸看到周勇博士的一书,题目很吸引人,便一直看下去,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解读,带领大家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一起跟随孔子学当老师。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他不但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它是孔子写的,但作者是一个学生,几十年来,孔子花了几代人的是间才写出来。许多学生不禁回忆起他的言行。我想这就是孔子的教诲和人格魅力。

注重差异,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为世人所倡导,孔子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

“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

”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

“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就是说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异。

启发式教育。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即:

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学”、“思”并举、缺一不可。他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有所收获。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因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但他并不侍才为傲,反而更加谦虚。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使自己能够成为“在里面读的人”。

跟孔子学当老师,尽管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但我承认我还远远没有读懂孔子。作为现代社会的教师,我们有孔子所没有的优越条件,但我们缺乏的正是孔子那股对教育的执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孔子,可以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