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28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九篇。

在读完作品之后,每个人对于书籍的感悟都各不相同。对于内心的想法和抒发,多数人可以尝试通过读后感记录,以下是我们精选的有关“激流三部曲读后感”的内容供您参考,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作者巴金。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去年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生活本就是一场悲剧!”

本部书展现了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罪恶、腐败、倾轧和迫害,还着力注重描写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的战争!也更加从一个家庭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腐败,这也是巴金爷爷所渴望创作的一部书的主题。据资料显示,写作《家》时,巴金27岁。书中的人物和他的读者一样年轻,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封教礼仪在崩溃的同时,仍然在摧毁年轻人的生命与青春,这样的悲剧从总体上来说,无疑正在成为过去,但是,他的《家》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他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不断探求中,作品基调热情之著略带悲伤。

《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总而言之,这部书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作品!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2

抗争一直存在,不仅仅是那个年代。

1931年,是抗日的年代;21世纪以来,是抗命运的年代。生于长于父母之手的我们,需要与父母为我们铺好的路抗争;成长在激情与艰苦并存岁月中的长一辈,需要在而立之年还为着国事操一份心献一份力;而逃亡、呐喊于动荡年代的爷爷奶奶们啊,要与即将来临的死亡做斗争。所以在任何一个年代,看任何一本关于抗争的书恐怕都是振奋人心的。

在这三部曲当中,似乎没有我所喜欢的人。克安、克定我是绝不喜欢的,这也是作者所希望的。觉新是软弱的,觉慧是最初光说不练的,觉民是最初选择视而不见的,琴是始终只能安慰却无所作为的,淑贞是怯懦的,淑华是起初无知的,淑英自身是忧愁而不敢言的。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觉新在最后进行了反抗,觉慧早已离家,觉民和琴挽救了淑英的悲剧,淑贞、淑英在那个年代以大户小姐的身份走出了家门,虽然淑贞最后难逃悲惨的结局。在我读来,这些成长可以归结为他们开始抗争,不再陷入对命运的自怨自艾,而是以无畏的姿态向旧社会旧制度说不,说:春天是我们的。。

我已到了淑英的年龄,却没有她的千般万种愁思,于是蓦然意识到上世纪初中国女性的生活空间封闭而狭隘。我曾听闻女人是物品的论调,我明白母系氏族早已变为父系氏族,也知道在千百年以来不知有多少名人持有这样的态度,但是我恨,我恨为什么女子定不如男,我也恨淑贞那样卑微胆小,我恨她丢不开自己的三寸金莲只顾低头自哀。

或许是我偏执了,她生在那样封建落后的家庭,相夫教子便是她的本分。不,应该还得加两条:公婆在世时,任着他们打骂;自己成了婆婆时,变着法子折磨儿媳。这是她可怜可泣的一生,这是中国数万万女性的一生。她们注定了幼时便要忍受缠足之痛只为将来嫁个好婆家,出嫁后还要忍受公婆丈夫精神与身体上的折磨,可是她们从未想过:这真的是必须且必要的吗?这是我唯一的出路吗?;可是她们从来只抱怨上天何其不公,到头来便百般刁难儿媳一舒心中不快。她们从未想过抗争,从未想过通过自己的力量从那死人堆里爬出来,可是琴做到了,淑英也做到了。

据说,巴金本想写一个灰暗的结局,但却在读者们的乐观态度中将其改为了合家欢乐的结尾。撇开对读者的尊重不说,我认为这个结尾带给人们以新的希望,没有美好的幻想,何来为之奋斗的力量呢?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3

旧时代的丧钟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

《家·春·秋》是巴金最负盛名的**。巴金回忆起自己写**的初衷时曾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这过去的生活也就是巴金离开四川之前的十几年的生活——那十几年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我读着线装书,坐在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人在里面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永远做不必要的牺牲品,最后终于得着灭亡的命运。还不说我自己所受的痛苦?……那十几年里我已经用眼泪埋葬了不少的尸首,那些都是不必要的牺牲者,完全是被陈腐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三两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了这个老家庭,就像摆脱了一个可怕的阴影,我没有怀旧。应为不曾留恋,所以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或许这是巴金给我们的一个启发。我一直这样想:

**家是伟大的,他们都怀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然一个人的肚子里怎么容得下许多人的不幸,一个人的笔下怎么能宣泄许多人的悲哀?当然这对于现在的网络写手和几个小有名气的“80后”作家来说是这是一种污蔑。

《家·春·秋》写“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大家庭正在走向溃败的过程,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在高老头垂死的呻吟中,我们听到了家的丧钟。大哥高觉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长子形象的代表,他是“顺从哲学”和“住揖主义”的践行者,本拥有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是在吃人的封建礼教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

他没有主见,一味迁就别人,这就是他唯一的缺点,断送了他的一生。没有对爱的追求,没有平静的生活,没有可爱的孩子,他什么都没有。他是可怜的,但他似乎不该博得大家的同情,因为他不仅断送了自己,还准备一个个、一步步断送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虽然他也不想,但它确实是一个**!

好在这个可怜的人最后终于觉悟,先后帮助三弟觉慧和二妹觉英成功的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家”。当然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他爱的梅表姐和爱他的瑞珏两个孩子、以及他爱的人蕙表妹,枚表弟,四妹淑贞都离他而去。虽然我对觉新很生气,但我更同情他,正如觉新所说:

你们都有明天。明天我在**?我只有昨天。昨天很痛苦,但只有它能让我感到安慰。

对于一个穷人,不再发怒,它就会便成同情。

“牺牲,这样的牺牲究竟给谁带来了幸福呢?”这是大哥高觉新让我明白的道理。一味的迁就只会把自己推入深渊,只有勇敢的抵抗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

当我们受委屈的时候,当别人用不公平的待遇压迫我们的时候,请记住揖主义的下场,请想起高觉新年轻生命的悲剧,请勇敢地站起来,抵抗,请在乎你自己的幸福。当然,二哥高觉民和三哥高觉慧都是勇敢的叛军,所以没必要谈。

**中,女人们的悲剧则是显得更是鲜血淋漓。她们年轻,敏感,有自己的想法和爱,但他们唯一没有的是找到幸福的权利。十六岁的婢女鸣风,在深知无法逃离厄运的情况下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幽幽的湖水和她深爱的觉慧,十五岁的四妹淑贞,在悲惨命运的无数次捉弄下不堪重负,让自己永远沉睡在幽深的井水里了,**中有段对她的描述让人无比心痛“她一步步的走向深渊,一滴滴的耗尽她的眼泪,她的脚印,她的脸,她的声音,她的态度,甚至她的性格,无一件不是这个家庭生活的结果,无一件不带着压制与摧残的标记,无一件不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小小生命被蹂躏的故事。

”天真聪慧的蕙表妹,在自己父亲蛮横的决定下抱恨终生。巴金描绘蕙时,用了这样一段冷淡的话“蕙像一个厌倦了生活的老人一天一天的挨着日子,她又像一个天生的盲人独自在暗夜里摸索着行路。她没有想象力,没有幻想,没有希望,没有远见。

她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视乎完全不关心”。她们的命运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即使没有反抗的机会,她们也只能逃避,只能承受,只能无数次的绝望等待。幸运的时,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走进《家·春·秋》,去感受巴金的“血与泪,爱与恨,悲哀与欢乐”;去学习巴金的“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去聆听巴金的呼声“大胆,大胆,永远大胆”。

張朔 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九日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4

读完巴金的激流三步曲《家》、《春》、《秋》,我感受最深的是封建旧体制对人们的毒害是那么深重,但另一方面让我庆幸的是,仍然有拥有挚着的新思想的人,如小说中的觉慧、觉明等。

旧的封建礼教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刀,它杀人于无声无形中,死在它下面的人不计其数,小说中的鸣凤就是这样的。她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份真爱,在求救无援的情况下跳湖自杀,为的只是不愿嫁到冯家做姨太太。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可是她的死根本就动摇不了那庞大的、腐朽的封建礼教的根基,它仍然昂着它那颗吞食过成千上万的生命的头。

爱情在任何小说中都不会缺席,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旧的封建社会中,自由恋爱根本想都不能想,可是它还是在觉明和琴那里存在了。在小说中,他们都是拥有新思想的人,他们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拒绝接受封建家庭那种愚蠢的包办婚姻的制度,勇敢的寻找自己的真爱。其实,在我看来,觉明和琴的结合,更甚至他们成为拥有新思想的人,都得益于觉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从以下四点阐述一下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第一点,觉慧学的是英文,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学英文的人在别人眼中都是另类,可觉慧不管,他和觉明一起都学。高老太爷根本就不赞成他们学英文,不过也没有明确地反对过。当然,这一点不足以说明觉慧要比觉明“新”,因为觉明也学英文,但至少可以说明觉慧是个拥有新思想的人。

第二点,觉慧对下人很尊重,他很不看好那些对下人呼来唤去的人。如他听到他的妹妹训斥丫鬟鸣凤,他就十分不满。这并不是因为他对鸣凤有爱慕之情,因为那是在这之前发生的。而对于这一点,觉明并没有任何察觉,他似乎已经习惯了。

第三点,觉慧是帮助觉明成功逃婚的人。要做到这一步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还需要周密的策划,而觉慧做到了。他叫觉明不要忍气吞声的接受长辈们的安排,不要再做第二个向他们的大哥觉新那样的牺牲者,当然,觉明自己也是不愿意的,可是他并没有想过要逃婚,是觉慧鼓励着他,使他付出了实际行动。我认为这一点足以说明觉慧要比觉明“新”。

第四点,觉慧是第一个离开家,脱离封建大家庭到外面寻求新时代的人。他虽然身在远方,但却不望把外面的世界用信的方式告诉给家里的那几个兄弟姐妹们,他在无形中向他们传播新思想,使他们开始在封建大家庭中站起来。

觉慧在《家》中走后,在后来的《春》和《秋》中就很少提到了。觉明开始代替觉慧,成为了高家大宅院的新思想的游说者。的确,他功不可没。他让他的妹妹淑英、淑华在旧的封建大家庭中站了起来。淑英和淑华本来只能在大宅院里跟着一个老教书先生学那一套成旧的伦理道德,可是她们在觉明、琴和觉慧的影响和鼓励下,开始学英文,开始去学堂,后来淑英还去了觉慧那里。更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对长辈的不满开始用嘴说出来了,不再只是埋在心里或在背后发牢骚。如觉明和淑华配合默契地对陈姨太和四太太进行“教训”,把她们骂地真是太痛快了,让我十分欣赏。我真是感谢巴金,因为他要小说中出现了一个伶牙利齿、豪气冲天、不“中规中矩”的淑华!

琴是小说中唯一幸运、幸福的女子。因为她不仅拥有自己的爱情,而且也有体谅自己的母亲,不像淑真那么命苦,淑真就是不能再忍受母亲的打骂挑井自尽的。她也不像淑英和惠那样,不用忍受家庭带来的压力,也不用忍受那一套套成旧的发霉了的旧礼节。她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学堂上课,虽然是女子学堂,但她毕竟迈出了封建礼教约束女子的大门。在觉明的鼓励下,她又担任了报社的工作,她和觉明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他们还一同努力帮淑英度过了难关等等。

而小说中悲苦的女子也不少,像惠、梅、大嫂瑞玉等等。可恶的封建礼教!愚蠢的那些满口伦理道德的人!

觉新是小说中让我又恨又怜悯的人,恨他是因为他做封建礼教的奴隶,怜悯他是因为他是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人。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男人,作为一个拥有高学识的年轻人,他竟然毫无怨言地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接受祖父安排的婚姻娶了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女人,过着毫无生气的日子。但老天也并不变本加厉,他娶的那个女人心肠十分好,是个很好的女人,可是她最后还是死在封建礼教的刀下。而觉新并不幸运,他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这也许是对他屈从于礼教束缚的惩罚。作为一个有高学识的人,他应当有反抗的细胞,应当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渴望,可是,他老是说自己这一辈子完了,整天过着颓废的生活像在为他人而活。梅是他喜欢的第一个女人,可是他并没有保护到她,她死了;他的妻子瑞玉是他喜欢的第二个女人,他也没有保护到她,她也死了;惠是他喜欢的第三个女人,他仍然没有保护到她,她同样死了。翠环是他喜欢的最后一个女人,翠环是幸运的,因为小说结尾的时候,他们成了亲,觉新并发誓要为自己而活了。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

高家大宅院最后被卖掉了,又是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典例。这不是悲剧,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它的分散,不正预示着封建社会也要瓦解,新时代的曙光将要到来吗?

小说的结尾是很圆满的,虽然有人喜有人忧,但该喜的人还是喜了,该忧的人就要他们去忧吧。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5

青春,多么美丽的一个词啊!简洁的两个字,却勾勒出人生中极重要的图景。它像火,燃烧着一代青年的热情;它似花,发散着无与伦比的馥郁芳香;它如灯,照亮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未来的路。

在我看过的所有书中,最令我从灵魂深处受到深深震颤的仅有一部书,就是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自翻上《家》的第一页,时光便从那页与页的罅隙间穿梭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在那个封建的大家庭高墙内,故事围绕觉新、觉民、觉慧、梅、琴等年轻人展开。看似奢华而高贵得令人艳羡的高家里,却常常掀起腥风血雨,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争财产、面子,那些专制而冷酷的长辈们,竟不顾小辈们的幸福,耍尽手段明争暗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那些满腔热血、想象未来一片美好的青年身上。于是,罪恶、腐朽、阴暗便充斥了整个高府。鸣凤,一个情深义重的丫鬟,被逼跳湖;梅表姐,一个温婉馨香的女子,被摧残得病逝了,而瑞珏,一个贤淑善良的女子,唯一能给觉新安慰的女子,却因为所谓的“血光之灾”,被陈姨太她们害得产后感染而死……那一个个血淋淋的场面,让我愤怒,我身体里的血液像是在沸腾!在澎湃!我又禁不住瑟瑟发抖,在华丽的表面下,掩盖着如此肮脏而令人唾弃的灵魂,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早已将这个家族侵蚀得漏洞百出,面目全非。

该有人起来抗争了!为了追求幸福!是的,终于有人觉悟,大胆挺起了自己的脊梁。看!觉慧,离开了这个似地狱的家,多么令人振奋;看!觉民,将那些不着调的,虚伪的四爸五爸们骂得狗血淋头,多么畅快淋漓……富有新思想,新力量的青年们,他们终究能跳出火坑,去追寻自己的梦!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活!他们要重拾自己绚丽的风采;他们要展现他们所拥有的像晨曦初现般灿烂而光辉的人生。谁能把握他们的命运?谁能阻拦他们坚定而愉快的脚步?谁能控制他们飞扬的思绪?那些陈腐的家规,那些教条主义的言论,那些堕落在金钱、世俗里,而抛弃了自己理想、希望的人,无疑是被他们耻笑,蔑视的。虽然到了最后家族依然分裂,但那是值得的。

想想我们的现在富足安康的生活吧,我曾经也迷茫地享受着这一切的一切,我曾经没有那些青年们的勇气与信念,我曾经也因为某种虚伪的华美而迷失自我……

就在今日,这本书使我全身细胞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就在今日,这本书使我静下浮躁的心,思索人生!

就在今日,这本书使我朝远远的梦跨出了不可预量的一大步……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6

高中时忙里偷闲读过了巴金的《家》和《春》,书中的人物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最近,偶尔翻到了《秋》,“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对其中的人物有许多感慨。

书中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亡,将那吃人的礼教血淋淋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着那些被摧残的生命,让人惋惜,更让人心痛!

从黑压压的乌云中,闪出一丝光亮(巴金总是给出希望,尽管还有些渺茫),那就是热血青年的激情和反抗。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光明,甘愿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带着坚定的目光向腐朽的封建制度发出挑战。

觉慧,觉民和琴就是这样青年的代表。他们的言行,也就是旧礼教中的叛逆,往往给人巨大的感召力,让读者的心与他们的一同跳动,特别是青年。在家庭束缚下,他们毫无惧色,并且相信那不过是一层“纸老虎”罢了。他们怀着崇高的信仰,从事着高尚的事业。对他们,我只有敬佩。觉慧到上海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绝不受家族中任何人的摆布;觉民留在家中,他从不向旧势力低头,也不惧怕任何人,牢牢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梦想;琴和觉民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经营着报社,宣传新思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叛逆”,胆识和激情,也看到了觉民和琴之间那纯洁的爱情。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青年——觉新。觉新是个“老好人”,他总是一味的谦让,一味的向礼教低头,幻想着通过个人的牺牲能换来大家的“和睦”,看着至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只有在寂寞中品尝着由“作揖主义”酿造的苦水。本应该充满活力的青春,内心却一片干涸。他那悲惨的遭遇让人怜悯,但他的软弱又让人气愤!

有时候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似的。心里压着一股劲不知道怎样释放,看着书中同样是青年的觉民和觉慧挥洒青春,真是羡慕。读到觉慧和觉民的慷慨激昂的言论时,经常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步入大学已经将近一年了,回想一下自己大一的生活,真是太平淡了,与开始预期的大相径庭。

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为了分数而努力,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现在终于换来了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正是为我们的将来真正积蓄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充满激情的度过每一天!

拒绝堕落,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7

读《家》、《春》、《秋》让你的内心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尔倍受折磨,时儿又满怀信心,不过腐败的事物总归是要消失的。总会有更好的来代替。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到来,我们必须满怀信心地战斗到底。

读《家》真的让人感到特气愤,那么多年轻的生命受旧礼教的毒害就这样离我们而去,然而没有人加以阻止,反抗,只知道愚昧的顺从,只信命,认为人的命是上天安排好的,真让人气愤,梅表姐、瑞玉等人相机死后,属于新主义的觉慧终于气愤的离家出走,开始追寻社会主义,这也是整篇**光明的开始。

《家》中好多人已经意识到旧礼教的腐败,开始明显的反抗。和觉民一起的那些学生们可是反抗的主力军,他们发表稿子,各类文章唤醒那些愚昧的人,总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在她们的帮助下,淑英逃离了那条黑暗的道路,没有走旧礼教为他准备的路,三爸对她们也是毫无办法,说明他们是正确的,这也为新主义一定能打败旧礼教做了暗示。

在《秋》里面一味信奉“作揖主义”的觉新也在慢慢的改变,也有了走反抗意识的那条路,旧礼教中的大家庭是他非常失望,这些现象也是他不能改变的,那些人是非常自私的,他没有能力扭转这样的局面,是啊!制度该改变了。

这三本书的情节紧紧相扣,表达的思想也越来越高昂,从顺从到反抗,也让我们走了这么长的心理历程,让我们更加了解那时的生活现象,也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一种制度越来越落后,那么一定会有新的更完善的制度来替代,不要愚昧的拥护已经跟不上时代的事物,要不断改变自己是自己永远都适应新的事物、观念。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满怀信心。我相信正确的思想和想法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8

一百多万字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看完了,很有写些文字的冲动。近来却诸事缠身,一直未曾动笔。

昨晚与一朋友通**,她把自己比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一个人物。巴金的这三本**源于他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也曾多次遇到亲人对号入座的烦恼。其实我现在想来。 难怪他的亲戚。

在读《激流三部曲》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找寻我自己的影子。

我更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觉新?当然不是。我无法分清我更象故事中的觉慧还是觉民。

我充满了故事的跌宕起伏,激动,担心或愤怒。我为他们与命运抗争而高兴,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为他们的不公而愤恨。也许,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它能激起热血青年的反抗。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在当代的大背景下,在忙忙碌碌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有多少人在现实中将斗志消磨殆尽?

**十年前在中国,妇女没有上学的权利。一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困境比十年前小的多。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配得上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深夜中,沉浸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风风雨雨之中,真的有种“心游万仞”的畅快感觉。

我不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也许我更象故事里的觉民,一步一步地追求稳定的进步。我相信,只要有前进的加速,无论大小,总有一天它会达到成功的顶峰。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二)

巴金的**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系列,尤其以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者和叛逆者最为出色。在读完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深深感受到觉新、梅等封建**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的同时,又完美地塑造了觉慧、觉民淑英姐妹等一系列青年叛逆者形象,却又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巴金在写《家》时不断指出“要控诉”,他说他要为一个垂死的制度写一首挽歌,甚至后来的《春》、《秋》也不断揭露封建旧家庭、旧礼教的血腥罪恶。但从作品来看,巴金并不仅仅停留在指责的层面。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剧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冲击,开启了**的闭关锁国之门。高家年轻一代不甘**统治者的重压,蔑视封建家长在大家庭中淫威,勇敢地喊出了“应当给自己把幸福拿过来”的响亮呼声,纷纷投入了反封建**的斗争。()作品便塑造了这样一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形象。

这组人物都是在“五四”新思潮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勇敢地挑战封建制度,表现为民主思想与整个封建制度的对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叛逆,有抵抗感。

觉慧作为高家走出的第一个觉醒者,他的反叛仿佛是一把燃烧的火炬,在黑沉沉的家里发射出耀眼的光亮,成为封建家庭内部瓦解过程中一股最直接的冲击力量。最后,他冲破封建家庭的枷锁,与旧家庭决裂,离家出走,走上革命道路,与社会上的民主革命汇合。他的行为反映了青年革命思潮的激荡和旧家庭新势力的成长,为当时的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

作者巴金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五四的爆发,使巴金接触了更多的新思想,他开始憎恨那个封建大家庭对青春和生命的摧残,开始把封建家庭的存在与罪恶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其性格的反叛倾向,为觉慧、琴等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生活原型。叛逆者形象作为一种人物类型,作为巴金人格结构的投影,表现出了巴金性格的复杂性,使巴金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融合,有着现实的生活基础,个个栩栩如生,我认为《激流三部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三)

终于看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家》,《春》,《 秋》,我发现自己都快要融进巴金笔下的封建大家庭了,在看的过程中,我的心随着故事里面情节变化而变化,有感动,有悲愤,有喜悦,有忧愁。有感动是因为看到觉民,觉慧他们为了推翻旧制度,为了和旧制度反抗到底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我为他们的勇气而感动,因为在一个有浓厚封建气味的大家庭里能够不惜一切地进行斗争是多么的不容易。

有悲愤是因为我看到许多年轻有活力的生命被白白地断送了,我悲愤那腐朽的旧制度,我恨不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那时,然后我会毫不犹豫地与其进行斗争,把它推翻。我有忧愁,是因为我看到许多渴望得到帮助而又得不到帮助的人被折磨而死。像鸣凤,梅,惠,倩儿还有淑?

梅师傅,他们都是被旧制度杀死的。

当我欢喜的时候,我看到觉民和他们得胜利一步步的,而旧制度却一天天的被腐化。我好赞成琴说过的一句话:秋天不会永远存在,秋天来了,不久就是春天。

是的,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是证明。突然间,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体现了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我不禁佩服这位教育家的远见和深邃。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学方法,也为我们指出了如何学习,也告诉了我们学生想学什么。

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

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自给自足,不想进取的老师,他的课堂将变得单调,过时,这样的老师又怎能使学生感到快乐和帮助呢?

就如陶老所说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学习的一本书,我也将于它置于案头,让它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后感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在烈日和暴雨下》读后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李梦婕《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整本书的一个片段,描述了处境窘迫的拉车夫祥子拉车时的遭遇。其中,最值得品尝的是对风景的详细描写。

文章刚落笔就为我们铺垫了不少景物:火辣辣的太阳、“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街上挂着灰土的柳树,这些无不写出六月天气的酷热。到了后面,这种酷热被凸显的淋漓尽致:

“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虽夸张却不失真实感,表现出天气的酷热至极,为下文祥子拉车的艰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于是,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

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他要去找“座儿”,要继续生活下去。他开始了工作。在街上,他遭受着头顶火辣的太阳的炽烤,但他“见了座儿还想拉”,所以便拼命的在大热天里拉客。

然而,旧社会的车夫的地位却跟骡马相当:“赶不上新汲的水,就和骡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但祥子还算幸运,他既没有沦落到如此地步,也没有和有些车夫一样因贫困和疾病而死。他忍着酷热拉完了这趟车回到了茶馆。

下午,祥子按捺不住拉座儿的欲望“反正坐着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试试”,可他没想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到故事的下半段,这样写道:“看看路旁的柳树,的确是微微动了两下”,这时候,风来了。虽然这个细节并不显眼,但却是所有后续情节发展的前提。

到了后面,“北面的天空出现了乌墨似的乌云”,天气由晴转阴,为故事下一步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再然后,“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景物的变化被生动地描写出来。后来便是雨的变化了,先是雨星、雨点、直的雨道、然后到了箭头、瀑布,最后便是“一个水世界”,作者这样写,遵循了自然规律,从雨点到水世界让人没有丝毫突兀的感觉,这里写雨之笔,是全篇的亮点之一。

下文中写祥子在拉客的过程中,由于雨下得太大而提出避避再走后,“先生”冷漠地拒绝了他,随后,“像死在了车上”,作者侧面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上阶级间人压迫人的不满。虽然它不是对风景的描述,但它呈现了另一种风景——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异。

这篇文章最大的精彩之处就是大量的景物描写,虽景物描写的篇幅不少,但无一闲笔。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文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一)

静静的合上书卷,沉浸在《秋天的怀念》中,默默地品味着母爱的平凡与伟大,生命的无奈与坚强。

史铁生是一位身强力壮的残疾作家,但在他身后,有一个更伟大却鲜为人知的人——他的母亲。读完《秋天的怀念》,不经意间,我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的捶打自己两天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大吼:

”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铁生的手,忍住眼泪说:”咱娘俩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渐渐单单几个字,饱含了母亲对儿子多少的爱,沉淀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体现了多少母亲的坚强。

但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却永远把史铁生留在了一个孤寂的秋天。但即使是在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孩子……”

我想,悲伤的秋天和我母亲深深的爱,在史铁生心中久久地存在着。

母爱是感人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使沙漠中的母骆驼为了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水滩中;母爱使在油锅中被煎的鳝鱼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而始终弓起身子;母爱使在**中的废墟中的孕妇直到产下婴儿方含泪辞别世间……

母爱的感觉就想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深秋的夜晚,由于母爱的神奇力量,让人局促失落的心情瞬间消散。

聆听母爱吧!那是世界上最精彩的故事。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二)

山固然高,也不如母爱高;海固然深,也不如母子情深。这么伟大的母爱是我从《秋天的怀念》这文章中感受到的。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篇9

终于忙里偷闲读完了巴金激流三部曲《家》和《春》、《秋》。所受感触颇多。

虽然只是读书,但就像看一部轰动一时的电影。里面人物所说的话,所行的事,就连那眉宇间的神情,甚至是他们的衣着装扮在我脑海里都有细致的勾画。

书中人太多,字太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只会先谈一个人。

这人便是高家的长房长子,觉民、觉慧的大哥,梅表姐和蕙的大表哥,瑞珏的丈夫,海儿的爹——觉新。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家》中觉新、觉民、觉慧的人气的调查,数据显示觉慧占43.4%,觉民32.1%,而觉新仅有24.5%——大多数人同情他、可怜他、甚至厌恶他。

上世纪五十年代,巴金因不满于电影的改编,在文章中写道:“我***通过人物来批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我的所有作品里面我认为有罪的事制度。

”“真正的原因是制度毒害了他(觉新),而不是他应该被旧社会摧毁。”

高觉新是个很重的人。他沉默寡言的性格造就了他沉默寡言的命运,他的沉默寡言的性格**于腐朽的社会伦理。

**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觉新,“继续读着新思想的报刊,继续过着旧式的生活”很是恰当。他有理想和梦想。他相信新思想,渴望成为新青年。虽然环境让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青春之火仍在他信中燃烧。

作为高家的长子,玄孙对已故父亲和老爷爷的期望负有责任。他只得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全家的“和睦”(在他看来所谓的和睦)。

他不是没有反抗,只是他的反抗换来的是父亲的死不瞑目祖父的失望,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反抗。他不能像觉慧那样置一切于不顾地逃出家、逃往上海追求新的自由,因为他是高家的长孙。

他恨自己的懦弱,他惯常的懦弱和“作揖主义”使他伤害许多自己珍爱的人,最后只有自己在寂寞中品尝自己酝酿的苦水,还被人否定。

觉新就是这样在多情与健忘中浑浑噩噩地打发着自己飘渺无奈的人生。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他的懦弱是社会和长子的特殊地位给他的。我们要批判的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旧社会的食人主义,而不是觉新的沉默命运。

虽然我不同意高觉新是封建礼教傀儡的观点,但我不认为他是如此高大悲壮的英雄。只是不满于某些对觉新过激的批判。

在进入他人的世界之前,请不要触摸他人的生活。人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社会人。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二)

高中时忙里偷闲读过了巴金的《家》和《春》,书中的人物时常浮现在脑海中。最近,偶尔翻到了《秋》,“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对其中的人物有许多感慨。

书中描写了一个封建家庭的没落,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食人族,看着那些被毁的生命,令人遗憾,更让人心碎!

从乌云中,有一丝亮光(巴金总是给人希望,虽然还有些暗淡),那就是热血青年的激情和反抗。他们愿意为理想和光明奉献自己的一切,用坚定的眼光挑战腐朽的封建制度。

觉慧,觉民和琴就是这样青年的代表。他们的言行,也就是旧伦理的反叛,往往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使读者的心与他们一起跳动,尤其是青年人。在家庭束缚下,他们毫无惧色,并且相信那不过是一层“纸老虎”罢了。

他们怀着崇高的信仰,从事着高尚的事业。对他们,我只有敬佩。觉慧到上海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绝不受家族中任何人的摆布;觉民留在家中,他从不向旧势力低头,也不惧怕任何人,牢牢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梦想;琴和觉民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经营着报社,宣传新思想。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叛逆”,胆识和激情,也看到了觉民和琴之间那纯洁的爱情。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青年——觉新。觉新是个“老好人”,他总是一味的谦让,一味的向礼教低头,幻想着通过个人的牺牲能换来大家的“和睦”,看着至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只有在寂寞中品尝着由“作揖主义”酿造的苦水。本应该充满活力的青春,内心却一片干涸。

他那悲惨的遭遇让人怜悯,但他的软弱又让人气愤!

有时候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似的。心里压着一股劲不知道怎样释放,看着书中同样是青年的觉民和觉慧挥洒青春,真是羡慕。当读到觉慧和觉民的慷慨激昂的言讲时,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平庸感到羞愧。

步入大学已经将近一年了,回想一下自己大一的生活,真是太平淡了,与开始预期的大相径庭。

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为了分数而努力,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现在终于换来了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正是为我们的将来真正积蓄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充满激情的度过每一天!

拒绝堕落,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三)

读完巴金的激流三步曲《家》、《春》、《秋》,我感受最深的是封建旧体制对人们的毒害是那么深重,但另一方面让我庆幸的是,仍然有拥有挚着的新思想的人,如**中的觉慧、觉明等。

旧的封建礼教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刀,它杀人于无声无形中,死在它下面的人不计其数,**中的鸣凤就是这样的。她为了维护自己的那份真爱,在求救无援的情况下跳湖自杀,为的只是不愿嫁到冯家做姨太太。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可是她的死根本就动摇不了那庞大的、腐朽的封建礼教的根基,它仍然昂着它那颗吞食过成千上万的生命的头。

爱情不会在任何事情上消失,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旧的封建社会中,自由恋爱根本想都不能想,可是它还是在觉明和琴那里存在了。在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是有新思想的人。他们冲破封建伦理的制梏,拒绝接受封建家庭愚蠢的包办婚姻制度,勇敢地寻找真爱。

事实上,在我看来,觉明和琴的结合,甚至他们成为有新思想的人,都得益于觉慧。你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从以下四点阐述我不成熟的观点。

第一点,觉慧学的是英文,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学英文的人在别人眼中都是另类,可觉慧不管,他和觉明一起都学。高老师一点也不赞成他们学英语,但他没有明确反对。当然,这一点不足以说明觉慧要比觉明“新”,因为觉明也学英文,但至少可以说明觉慧是个拥有新思想的人。

第二点,觉慧对下人很尊重,他很不看好那些对下人呼来唤去的人。如他听到他的妹妹训斥丫鬟鸣凤,他就十分不满。这并不是因为他对鸣凤有爱慕之情,因为那是在这之前发生的。

而对于这一点,觉明并没有任何察觉,他似乎已经***。

第三点,觉慧是帮助觉明成功逃婚的人。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勇气和勇气,还需要周密的计划,而觉慧做到了。他叫觉明不要忍气吞声的接受长辈们的安排,不要再做第二个向他们的大哥觉新那样的牺牲者,当然,觉明自己也是不愿意的,可是他并没有想过要逃婚,是觉慧鼓励着他,使他付出了实际行动。

我认为这一点足以说明觉慧要比觉明“新”。

第四,觉慧是第一个离开家出去寻找新时代的人。他虽然身在远方,但却不望把外面的世界用信的方式告诉给家里的那几个兄弟姐妹们,他在无形中向他们传播新思想,使他们开始在封建大家庭中站起来。

觉慧在《家》中走后,在后来的《春》和《秋》中就很少提到了。觉明开始代替觉慧,成为了高家大宅院的新思想的游说者。的确,他功不可没。

他让他的妹妹淑英、淑华在旧的封建大家庭中站了起来。淑英和淑华本来只能在大宅院里跟着一个老教书先生学那一套成旧的伦理道德,可是她们在觉明、琴和觉慧的影响和鼓励下,开始学英文,开始去学堂,后来淑英还去了觉慧那里。更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对长辈的不满开始用嘴说出来了,不再只是埋在心里或在背后发牢骚。

如觉明和淑华配合默契地对陈姨太和四太太进行“教训”,把她们骂地真是太痛快了,让我十分欣赏。我真是感谢巴金,因为他要**中出现了一个伶牙利齿、豪气冲天、不“中规中矩”的淑华!

琴是**中唯一幸运、幸福的女子。因为她不仅拥有自己的爱情,而且也有体谅自己的母亲,不像淑真那么命苦,淑真就是不能再忍受母亲的打骂挑井自尽的。她也不像淑英和惠那样,不用忍受家庭带来的压力,也不用忍受那一套套成旧的发霉了的旧礼节。

她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学堂上课,虽然是女子学堂,但她毕竟迈出了封建礼教约束女子的大门。在觉明的鼓励下,她又担任了报社的工作,她和觉明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他们还一同努力帮淑英度过了难关等等。

而**中悲苦的女子也不少,像惠、梅、大嫂瑞玉等等。可恶的封建礼教!愚蠢的那些满口伦理道德的人!

觉新是**中让我又恨又怜悯的人,恨他是因为他做封建礼教的奴隶,怜悯他是因为他是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人。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男人,作为一个拥有高学识的年轻人,他竟然毫无怨言地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接受祖父安排的婚姻娶了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女人,过着毫无生气的日子。但老天也并不变本加厉,他娶的那个女人心肠十分好,是个很好的女人,可是她最后还是死在封建礼教的刀下。

而觉新并不幸运,他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这也许是对他屈从于礼教束缚的惩罚。作为一个有高学识的人,他应当有反抗的细胞,应当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渴望,可是,他老是说自己这一辈子完了,整天过着颓废的生活像在为他人而活。梅是他喜欢的第一个女人,可是他并没有保护到她,她死了;他的妻子瑞玉是他喜欢的第二个女人,他也没有保护到她,她也死了;惠是他喜欢的第三个女人,他仍然没有保护到她,她同样死了。

翠环是他喜欢的最后一个女人,翠环是幸运的,因为**结尾的时候,他们成了亲,觉新并发誓要为自己而活了。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

高家大宅院最后被卖掉了,又是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典例。这不是悲剧,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它的分散,不正预示着封建社会也要瓦解,新时代的曙光将要到来吗?

**的结尾是很圆满的,虽然有人喜有人忧,但该喜的人还是喜了,该忧的人就要他们去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