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朱子家训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04

朱子家训读后感(优选十五篇)。

“朱子家训读后感”是OK语录网编辑花时间整理的内容,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脑中的想法一直不停。 写读后感不仅要看,更要理解,您是否也在为写作品的读后感而感到棘手?也许这篇文章能帮您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并不知道有多深,随着我们的成长,对这潭水一点点的涉足,才发现,原来,深不可测。渐渐地,人们懂得怎样运用智慧·权术在这潭水中畅游,可是更多的我们失去了。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它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见,不再认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有能超过所嫉妒的人。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容纳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祸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在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马而幸灾乐祸的人,因塞翁的儿子腿伤而叹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后的结局,事情总是变化并发展的。况且,在别人受难时,自己更应该帮助,这才是做人该有的良知。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持着自己孤傲的心,经常在自己受恩者前面显摆自己,殊不知这样只会让人觉得没有气度,更有甚者,因为自己施恩,总觉得别人歉自己的',让他人回报,结果回报的远比他施的恩要多。受他人之恩当然不能忘,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上学收到社会大量的资助,有招一日,等我发达了,一定加倍的回报他们,毕竟,在这个时候,我得到的不仅是资金,还是希望,更是动力。我没有韩信的能力可以一饭千金的回报老妇人,但至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句话在现在这个只认文凭的社会可以说是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但是在我看来“书”不是学业。此书指的是单纯的书,可以扩充为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可以增加人的涵养,扩充知识面,甚至可以改变人生,其实科第一开始的作用应该也是选拔一些有修养·爱读书的人,可以从书中悟出许多道理方法的人,只不过到后来,都变得功利了,成了为科第而读书,为未来而读书,啥时候能为读书而读书,才掌握了读书真正的乐趣。

古代真正的圣贤,有几个是为了科第而读书,他们都从书中参悟了一些道理,有着自己的理想,诸子百家是,各代名臣是。古代的才子大家更多的是官场失意,当沉浸在他们的文章,体会的将是别样的滋味。

《朱子家训》在此时就不仅仅是家训了,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以此训律自己,规范自己,将塑造一个更严谨的医学人士。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2】

朱子的家训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道理,也能给我们很多交友和做人的灵感。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刚跨入大学门槛,遇到来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人,曾一度在交友问题上困惑,熟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也有好坏之分。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芳兰之肆,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也不见得朋友多就是好事,交友还是得慎重。一生中能交上几个志同道合,可以和自己一起奋斗同舟共济的良友,真是幸运的事。如果有几个人只是一起虚度光阴,这样的朋友还是不好。

我们需要的朋友应该是这样的: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动力,互相鼓励,遇到挫折时互相鼓励,给我们的心以安慰。朱子的这句古训,在当今仍然可以是我们交友的准则。

“人有喜庆,不可生防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庆心。”嫉妒是栖居在人心灵的魔鬼,最终丑陋了的是自已。人有祸夕旦福,风水轮流转。

自已怎样去待别人,别人也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已。能乐他人之乐,忧他人之忧,需要的是海一般博大的胸怀。但朱子这句简单有道理的话,还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施惠莫念,受恩莫忘。”快乐的人擅于忘记自已给过别人什么,却总是记得别人给过自已什么。给别人一点小恩小惠,却总是记在心上要求回报的人,在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也会让自已不快乐。

对于受到别人的恩惠,知恩图报会让我们的良心安稳。朱子的箴言教导我们要给予和被给予我们应该铭记的态度。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好事想让所有人都知道,那这便不是真的善,真正的善应当是发自内心无欲无求的。

熟话说“不做亏心事,半夜也不怕鬼敲门。”如果一个人害怕别人知道他犯了错,那他所做的肯定是大恶之事。只此十六字,善恶清晰可分。

“凡事当留余地”,“忍耐三思”,“平心再想”。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时我们遇事冲动,缺少思考,结果往往事后后悔。

当遇到让我们愤怒之人时,我们所需做的也只是像禅师拾得所说的那样:“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三思而后行,遇事不乱,可以避免我们少犯很多错误。

读完朱子家训,心里感悟良多,审视一下自已,还有好多真知要去实践。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3】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这是《朱子家训》的第一句,这第一句就让我有种亲切、踏实的感觉。有一种田园生活的味道,可以看出这是个勤奋的人,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每天早晨迎着初生的新阳,打扫自己的庭院,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衬着新鲜的露水,给人沁人的清爽;当最后的那束阳光被收走,便关进大门,将那些烦心的事锁在门外,仿佛与世隔绝,趁着从窗外透射进来的月光早早上了床,享受着月光浴,想想今天的收获,那是另一番的快乐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多么闲适、安宁、平淡和朴素的生活状态啊!

晰可见。最后他们俩凭着团结的精神走出了荒野。“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应当铭记于心,永远不能忘记。而对于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不能太自负,把自己想得太伟大,应该觉得理所应当。

《朱子家训》还讲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做子女应当尽的孝心、文明礼仪……这里面的含义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朱子家训》教给我的做人品质令我终生难忘,给我枯燥的青春加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4】

读完《朱子家训》我感慨良多。它讲述一个道理,一个人对他人、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全篇以偶句连成,颇具韵律。反复吟读,更觉得蕴涵丰富,深意绵长。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跃然于眼前,每天早晨伴着晨露,把庭院内外收拾的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当太阳走完一天的行程,洒下最后一束阳光,便关锁门户,卸下一天的劳累疲惫,准备进入梦乡。这是怎样的一种安然,一种恬静,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这份安逸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微艰。"看看如今,美国的"次贷风波"引起了世界经济的强烈波动,且不说其他,就一路飙升的粮价或许就是08年一个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经济阴霾。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前不久也发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亿人饥肠辘辘地入睡。或许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种奢望。报纸上那些"饥民"特写,怎不为我们一次次的敲响警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社会能否达到所谓的"太平盛世"归根到底就是看每个家庭过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总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处于不幸之中,隔阂、争吵和打闹,日子鸡犬不宁,孩子的心没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胆怯,平静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一时话不投机,就可能瞬间爆发一场战争。对此前人早已告诫过我们,"居家戒争讼,讼而终凶"是啊,两个人从相遇、相知、相恋,到最后组建起家庭,毕竟都付出过,努力过,何苦用曾经接吻的嘴说出中伤对方的话呢!"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绝,说话亦然,所谓话说太尽,缘分必定早尽。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为我们创造了基本生活条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的,最无私的。"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岂不妄为人子?

读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国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它对于一个刚刚踏出校园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对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当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一些内容可能以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但其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5】

平淡朴实,至真至诚

寒假拜读《朱子家训》不禁有感而发:平淡朴实,至真至诚。

《朱子家训》为明末理学家朱用纯所做,因为其韵律朗朗上口,道理显浅易懂,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朱子家训》帮助我们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念。“黎明即起”,“起”与“息”的时间规范一天的行为,并通过每日不懈地实践使之内化为一种良好的作息习惯。《朱子家训》帮助我们养成重整洁的日常习惯。

“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朱子家训》就是从每天的起床、吃饭、清扫开始,在细微的小事中端正一个人的品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的饮食起居,就能成就明天的事业。科学的生活方式。

不睡懒觉。起来第一件事做什么呢?“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这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劳动习惯。内外整洁是指无论室室内还是室外,都要整洁,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内外环境要整洁和谐,是人快乐。

《朱子家训》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朱子家训》教化我们感恩众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句培养对广大劳动者的感激之情。通过对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珍惜与爱护,通过对生产“粥饭与丝缕”的最普通劳动者的感激,可以将这种对他物、他人的感情普世化,成为一种对茫茫万物、芸芸众生的感恩。《朱子家训》教化我们感恩国家。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圣贤至理在前,官名利禄在后;国家民族在前,身家性命在后,作者明白地阐释了读书、为官的终极意义。

《朱子家训》教导我们具备平和的心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朱子所言的是做人的起码道理,平和的心态可以使人摆脱无谓的比较、无谓的埋怨、无谓的烦恼,将金钱、权势、地位抛诸脑后,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祸福,享受奋斗的全过程,收获真正的美好,从而达到内心的充实和安定。

《朱子家训》反对过分的物质生活追求,提倡爱惜物力,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是流传甚广的名句。它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惜衣物,粮食和衣物都是劳动人民辛苦所得,是大自然所产,不能暴殄天物。“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对自己的生活消费要俭省节约,请宾朋饮酒吃饭切勿留恋无节制,不要超越了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我们这里讲的是,生活消费要适度,不要铺张浪费。“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必样数太多,要简单烹饪得法。如果烹饪得精美可口,就是利用菜园里种的蔬菜,也胜过烹饪不宜的山珍海味。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朱子家训》很重视家族和谐。“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持身处事必须做到质朴,教育子女要有合适的方法。

教育子女要慈而有严,既不能对其放纵又不能过于严厉,要有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一个人要有同情心,就是孟子所说的人应有恻隐之心。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意外之财就是不适合得到的财富,一个人不能贪心。喝过量之酒是不适合的,不利于身体健康。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谄容是逢迎讨好的语言和表情。

如何对待富人和穷人是一个人的正直和个性的考虑。儒家思想反对嫌贫爱富。我们应该一视同仁,保持自

己的风度与气量。

《朱子家训》十分重视为人处世的质朴品质。个体为人处世必须得体适当,万万不可物欲横流,贪婪无度。贪多无耻必定导致“仁”的品性的丧失,使生命意义流逝于平庸恶毒。

《朱子家训》所推崇的质朴之美是从生活的历练中逐步接通生命的本真,其意义已经从个体修身养性上升到生命之大美。

《朱子家训》短小精湛且富含深刻的生命美育价值。它主要通过清纯之美、真善美、善制之美、立志于世界的生命境节制美,来展示儒家的生命美育思想,阐释以世界为基础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奥秘,从而确立对真理的追求,生活中的善与美。

《朱子家训》要求其子孙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并自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朱子家训》体现出了对人格美得自觉追求、和谐美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在《朱子家训》短短三百余字中,我们仿佛是在聆听一个心境平和充满人生智慧的老者在深情嘱咐,他的话真切而悦耳,深情而入理。

倾听他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启迪,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6】

读《朱子家训》有感

其实说起来挺惭愧的,毕竟真的是听辅导员讲才知道原来是有《朱子家训》这本书的,枉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貌似现在的小孩从小学就得读读《朱子家训》了,个人觉得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朱子家训》真的很适合从娃娃抓起,在现代这样一个嫉妒浮华与急躁的社会,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其中淡泊名利,虔诚做人的真谛是非常有利的。

为了图方便,就没有去书店买实体书,仅仅是从网上下了下来,于此我心中还是有些许愧疚之感的,待有机会必定去买回来细细鉴赏一番,毕竟,摸着那厚重的纸张,让那墨香沁入心中,感觉着实妙不可言,好吧,下面就讲讲我个人的愚见吧。

看着那为数不多的几十行字,我不禁疑惑,就这么一点?那能有什么内容呢?殊不知,待我细细品读下来之后,才发现,我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以及肤浅。

《朱子家训》,我读了第一遍之后的感觉就是精炼!真的是相当精炼,短短数十行字,竟然将为人处事的云云方面都囊括其中了,让我不得不敬佩朱用纯先生的博学。《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我挑选了一些我认为很好的句子,谈了谈我的看法。“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内心即刻涌出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强烈的不满,现在的人,都要求什么门当户对,想几千年前,就在就薄薄的《朱子家训》之中,便早已讲明,看人不可看身外之物,应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德才兼备,首先要求的德字,可见德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对于我句话真的是深有感触的,凡事,都应该心平气和的去对待,在做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做出鲁莽的举动,那样只会让自己后悔莫及。对于经常搬弄别人是非的人,我们应该敬而远之,这种人,不宜与之深交。

我们应该和那些不自私的人交朋友,因为他们不会在危急时刻离开我们。最宝贵的朋友是需要生死的朋友!“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还有这一句,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就像我们现在读书,万不可以钱作为其唯一目的,那样的读书,恐怕也是读不出什么名堂的吧,一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他自己的一份贡献,才不枉度此生,而这份贡献,自然不在大小,重在其意义而已,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当然,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加油吧!

其实将《朱子家训》再次细读精读以后,我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它将会永远伴随着我,促我成长,教会我为人处事之道。其实,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本好书来指引我们前进,在生活中走自己的路。照亮前行的方向,而《朱子家训》,正是这样的良书益友。

拥这样一本佳书,此生足矣!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7】

昨天,我读了朱子家训。很受启发,从而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其中的几句是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就是:"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节约。石器虽简陋,但比金器好;虽是果园里的蔬菜,但比山珍海味好。

第二句是:"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就是不要贪图不是自己的钱,不要喝太多的酒。告诉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第三句是:"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意思是看见富贵的人就摆出一副讨好的模样是最可耻的;看见贫穷的人就标出一副骄傲的模样,是最贱的。

最后一句就是:"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对人施舍,不要牢记在心上;别人帮助了自己,一定要永记在心。

外国人也羡慕中国有朱子这么伟大的人。

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朱子的精神,对社会有用。

朱子家训读后感(二)

四( 3 )班黄傲凯

最近,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学习了《朱子家训》。当我刚刚读到这篇文章时,有点理解不了,到随后我搜索了它的注释后,一下子震惊了,文章仅用了五百多字,就阐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有几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防雨总比在口渴时挖井好。它的意思是:

凡是要事先做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口渴了在开始掘井。平时,我总是有一些乐趣,直到考试来了,我发现我的学习有很多漏洞。于是,考试前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弄的自己高度紧张。

看完这句话,我明白了学习取决于平时每一点的积累。只有铺设地基,做好充分准备,结果才能稳定。在学习上这样,在别的方面也应如此,只有平时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如果说这句是教给我们做事的方法的话,那么下面这句就是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肩挑**,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它的意思是:

和做小生意的小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贫苦的亲戚和邻居,要关心他们,而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他的援助。这句话是教我们要有爱。当我们看到有人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来帮助他们。每次跟妈妈出去,看到路上有残疾人乞讨,我都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轻轻地放在他们手里。

当我听到他们的感谢之词,看到他们的感激之眼,我感到我的心也很温暖。所以,我觉得,在你向别人伸出热情的手时,也会因别人握紧自己的手而感到温暖,当自己撒播爱的种子时,自己也会收获快乐的绿荫。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8】

读完《朱子家训》我感慨良多。它讲述一个道理,一个人对他人、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全篇以偶句连成,颇具韵律。反复吟读,更觉得蕴涵丰富,深意绵长。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跃然于眼前,每天早晨伴着晨露,把庭院内外收拾的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当太阳走完一天的行程,洒下最后一束阳光,便关锁门户,卸下一天的劳累疲惫,准备进入梦乡。这是怎样的一种安然,一种恬静,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这份安逸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微艰。"看看如今,美国的"次贷风波"引起了世界经济的强烈波动,且不说其他,就一路飙升的粮价或许就是08年一个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经济阴霾。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前不久也发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亿人饥肠辘辘地入睡。或许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种奢望。报纸上那些"饥民"特写,怎不为我们一次次的敲响警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社会能否达到所谓的"太平盛世"归根到底就是看每个家庭过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总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处于不幸之中,隔阂、争吵和打闹,日子鸡犬不宁,孩子的心没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胆怯,平静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一时话不投机,就可能瞬间爆发一场战争。对此前人早已告诫过我们,"居家戒争讼,讼而终凶"是啊,两个人从相遇、相知、相恋,到最后组建起家庭,毕竟都付出过,努力过,何苦用曾经接吻的嘴说出中伤对方的话呢!"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绝,说话亦然,所谓话说太尽,缘分必定早尽。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为我们创造了基本生活条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的,最无私的。"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岂不妄为人子?

读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国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很多都包含在里面。它对于一个刚刚踏出校园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对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当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一些内容可能以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但其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舍的,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取舍。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9】

在老师的课上,我第一次接触《朱子家训》。起初,以为又是一个新的老师向我们推荐一本新的古作,并不觉得这样寥寥数字能掀起多大的波澜。然而,老师的课真的引起了我的共鸣。

在那节课上,老师讲得最多的是珍惜幸福。在仔细阅读《朱子家训》,我也想谈谈,我对它的感想。

在课堂上,老师利用三节课的时间逐句分析了《朱子家训》的内容,谈到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使人成为一个正直、博学、严谨、宽容、善良、高尚的人。其有些句子虽然也存在这时代的局限性,例如“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而更多的,如“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虽经过时代的洗礼,但仍焕然一新,极富哲理。

《朱子家训》展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

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

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我感觉最深的是老师提到的“珍惜幸福”一词。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

”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应该学会知足,知足常乐。在喧嚣奔走中留出一些时间,陪陪为自己操劳了半辈子的双亲,体贴关爱所爱的人,问候一下朋友。

有时候,幸福就是这样。

然而,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物欲横流。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信仰,放弃了道德,把个人的欲望放在首位。同时也验证了老师的那句话“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朱子家训》提到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这里的惜,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是勤俭美德在生活中的细腻体现。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教导我们珍惜亲情,对父母、兄弟、骨肉都因相持有道。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这里提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关怀。

再看看当今社会。不可否认,欲望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便会恣意生长。非洲一些地区的孩子像木头一样瘦。看看他们中有多少人可以避免浪费食物。

如今情感节目、法制节目,因为一笔遗产、一套房子而引起的争端不断。曾经的血肉之躯,彼此相爱,在这些物欲面前灰飞烟灭。同时,每年有多少海豚、鲨鱼和穿山甲**杀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食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他是中国文化的延续。他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待时,不再相信光明正大是他们立足的基础,不再互相信任。

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读完《朱子家训》,所思所想远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对于一个尚且稚嫩的大学生,在对**的世界探索中,来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辈给了我们一点点安慰,也许这些与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会认为它过时,它是鲜活的,也应当永远是鲜活的。它帮助我找到一个心灵的净土,教会我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点点纯真,一点点真诚,一点点文化的坚持。

总之,受益非浅!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0】

世界就像一潭水,初始,并不知道有多深,随着我们的成长,对这潭水一点点的涉足,才发现,原来,深不可测。渐渐地,人们懂得怎样运用智慧·权术在这潭水中畅游,可是更多的我们失去了。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则。它是中华文化的延续,是时间的考验,是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待,不再相信光明磊落是他们立足的基础,不再相信彼此。

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初入大学门,带着新鲜与好奇,怀着一颗还不稳定的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小心翼翼。当然,也有许多措手不及。

《朱子家训》有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一学期,对这句话可是感悟颇深啊!

也许是对大学生活太过向往,将所有的事情都理想化,并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大学的制度,医学院的氛围,都让我有些错愕。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考虑期末考试的失败是合理的,但失败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对未来的一个教训!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唯一可以保障的只有未雨绸缪。

就像是阴天出门带把伞,天快冷了先多加衣,渔民出海时带足了可以预防万一的粮食,战士出征前身披的铠甲…… 想想这些自己未雨绸缪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家和万事兴。从小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有很时候甚至没大没小,但是却是快乐幸福的,想想这真是”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 啊,用妈妈的话说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三思而后行,若有不顺心的事。自己家里面聊聊天,也可缓解一下情趣,只有相处融洽了,心情才能舒畅,对于第二天做的事才能更顺心。”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不是,须平心再想”有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摩擦,闹的不愉快。

记得一次,听外面争吵,出去一看才知道,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阿姨开着电动三轮车拉客,结果客人本讲好的路程又长了一点,讲了半天,客人说话冲了点,结果,阿姨和客人吵了起来,还流了眼泪,想必是因不受尊敬的悲伤吧!若两位心平气和,本没有必要这样,更不会出现如此”轰动”的结果。有时有人说,退后一步,扩展天空,应该是这个道理!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对自己的伤害,而且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何乐而不为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有能超过所嫉妒的人。

有宽广的胸怀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容纳所有的河流,也可以容纳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祸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在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马而幸灾乐祸的人,因塞翁的儿子腿伤而叹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幸福和幸运的人怎么能看到最终的结果呢?事情总是在变化和发展。

况且,在别人受难时,自己更应该帮助,这才是做人该有的良知。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持着自己孤傲的心, 经常在自己受恩者前面显摆自己,殊不知这样只会让人觉得没有气度,更有甚者,因为自己施恩,总觉得别人歉自己的,让他人回报,结果回报的远比他施的恩要多。受他人之恩当然不能忘,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上学收到社会大量的资助,有招一日,等我发达了,一定加倍的回报他们,毕竟,在这个时候,我得到的不仅是资金,还是希望,更是动力。

我没有韩信的能力可以一饭千金的回报老妇人,但至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句话在现在这个只认文凭的社会可以说是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但是在我看来”书”不是学业。此书指的是单纯的书,可以扩充为知识。

”书中自有**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可以增加人的涵养,扩充知识面,甚至可以改变人生,其实科第一开始的作用应该也是选拔一些有修养·爱读书的人,可以从书中悟出许多道理方法的人,只不过到后来,都变得功利了,成了为科第而读书,为未来而读书,啥时候能为读书而读书,才掌握了读书真正的乐趣。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1】

读《朱子家训》有感

冯蕊《朱子家训》是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本文虽只有几百字,但却全面阐述了朱熹的做人原则:仁、义、礼、智、信。可以说,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缩影。

《朱子家训》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港湾。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建设温馨的家园,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都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而朱熹的《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南。

“父之所贵者,慈也” 。《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 慈”“ 教”。所谓“ 慈” ,即父母要疼爱子女。

父母对子女的爱必须是至善的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千万不可溺爱,溺爱是害。如果后代不配,放纵他们是不好的,所以朱熹指出:

“子孙不可不教也”。特别是当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乃至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一味迁就、百般疼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讲长幼之序,不懂礼貌。这种性格培养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在对子女倾注慈爱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使其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之所贵者,孝也。”《家训》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孝”。所谓“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

朱熹强调的“孝”是真心实意的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心甘情愿地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无数无私的爱,而作为子女,一旦独立就应当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任务,使其安度晚年,不仅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应在精神上关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平常要多问寒问暖,问疾问安等。

朱熹在《家训》中还强调兄弟之间要友爱。他指出“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这正是所谓的“兄友弟恭”。

兄弟之间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敌对。所谓“友”,就是要友爱,互相帮助,患难与共。“恭”则是指尊敬、谦恭。

“友”“恭”是兄弟姐妹之间团结的根基,如果连自己的同胞手足都不友爱、不团结,谈何友爱、团结其他人呢?

我觉得在这篇家训中,还有一个十分有用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这就是说在与人交往中,不要随便揭人的短处,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伤害别人的感情,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所长或工作有了成绩,就自我显耀而瞧不起别人,为人应当保持谦逊的本色,切不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当与人发生冲突时,解决矛盾的方法则是“仇者以**之,怨者以直报之”,仇恨自己的人要用情谊来化解它,怨恨自己的人要用诚心去回报,用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切不可以仇报仇、以怨还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和与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时,都要做到“随遇而安之”,不能为一点小事就记恨在心,争个你高我低,甚至出口伤人,拳脚相见。在与人交往上,要做到“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有小的过错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之,别人有大的错误,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理服人,用道理使他明白错误的地方,促其而改之。

读完《朱子家训》,所思所想远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一百年前的长者给了我们一点安慰。也许这些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但我不认为它过时了。它是新鲜的,应该总是新鲜的。它帮助我找到一个心灵的净土,教会我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点点纯真,一点点真诚,一点点文化的坚持。

总之,受益匪浅!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2】

时代需要儒雅之风

——《朱子家训》赏读有感

文 /王志平

传颂了三百多年,以修身养家为宗旨的《朱子家训》,虽然全文只有短短五百多字,但其思想意义之深厚,内容的博大精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历史的沉淀。这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治家之道,几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

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①,明末清初在乡间教授学生,以程、朱理学为治学之本,提倡知行并进。②他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目前还有拓本传世,更有不少人能够琅琅上口。

开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字面意义简单明了: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洒水、清扫庭院台阶,使其里里外外保持干净整洁,养成"勤劳"的好习惯;黄昏时关灯锁门。你必须亲自检查。

太阳落山的时候,就要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力亲为,检查仔细。这些句子,作为开头,似乎很常见,但它们符合我们提倡的生活方式和时间。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看,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早睡早起是对一个人行为规范的起码要求,而要养成这样的作息习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古人说:“一天的计划是在早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日出而作、闻鸡起舞,体现了一个"勤"字。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这样能做到处事"谨慎".从孔子开始,儒家对勤俭治家和谨言慎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早睡早起,规律的日常生活,不仅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能体现一个人的自律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于我们每天享用的一碗粥或一顿饭,我们应该认为它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穿戴等一切丝棉纺织品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过程及工艺流程是很艰难的。这是为了提醒人们知足常乐、勤俭节约,并意识到自己吃的、穿的、用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时昆山地区连年发生饥荒,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蝗灾一年。这两句正是作者柏庐先知忧民之心的体现③,也成为现今食堂酒店常常被引用的经典语录。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未雨而绸缪意即,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勿临渴而掘井,意即勿到渴了的时候才去掘井。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或者说,应当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就先修缮好房屋门窗;不要到了口渴想喝水时,这才去挖井。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俗话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两句话是为了提醒人们暂时不能做事。他们必须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告诫很值得我们今天处事时借鉴。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这句的大意是,自己生活及各个方面必须节约,各种聚会,以及亲朋好友们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换句话说,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俭朴、节约,宴请客人也不能过分,酒菜要适度,时间的掌控也不能无休无止。

朱柏庐没有孩子。他收养了弟弟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取名导诚。他一直教导导诚不要模仿那些挥霍无度的****,要洁身自好,量力而行。朱柏庐曾说过:

节俭,一要冷静耐心,二要量力而行,三要节约衣食住行。他写过一首教子诗: "四儿六岁五儿三,莫与肥甘习口馋。

清白家风无我愧,诗书世泽要人担。三餐饱饭何须酒,一箸黄韭略用盐。闻说有人曾饿死,算来原不为官廉。

④"1697年,朱柏庐七十大寿,六亲相聚,热闹非凡,亲友赠送很多礼品,他都一一谢拒,连自己的儿子儿媳,也只是行礼祝福。当天,他宴请好友亲朋吃饭,全部以素菜设宴招待。

“祖宗虽远在天边,祭物不可不诚实,子孙不可无知,**不可不读。“虽然我们的祖先已经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他们在祭祀的时候不能不虔诚;子孙尽管愚笨,但那些讲礼仪文化的经书不能不读。因为四书五经是我国优秀文传统文化的浓缩,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值得我们去粗取精,学习参考。

"与肩挑**,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肩挑"者即贫穷的小商贩,如果我们遇到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挑着担子叫卖,那是很辛苦的工作,我们应该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处理他们,不要利用他们,并积极关心帮助他们。从笔者对小商贩态度的强调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善良乐于助人的绅士,当时的社会氛围一定很好。

在对待功名利禄的追求中,朱子倡导"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国君,岂计身家。"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读书的意义人人皆知,可以增加学问,提升人的涵养,扩充知识面,在当今甚至可以改变人生。但读书不应该只是为了追逐名利,处处以个人人的利益为主导。

只有为读书而读书,才能真正掌握读书的乐趣。古代圣贤,并不是为了科第而读书,他们都从书中领悟了一定道理,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诸子百家,各代名臣,有许多才子大家更是官场失意,当他们沉浸在文章诗词中,所体会的又是一般常人难以理解和企及的境界。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穿梭于市井繁华,为名利奔走,身心疲惫,或许我们该暂停脚步,学会知足,在忙碌中留出一些时间,陪伴为自己操劳了大半生的双亲,体贴关爱家人孩子,问候一下朋友亲人。这便是"凡事须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精神与物质实践。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蕴含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无限的智慧,是我们悠久、灿烂文化的缩影。全篇仅,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还有许多著名的格言,每一句,每一句告诫,都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真理。

它不仅是家训,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学习的教科书;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又是接受传统文化的读本。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尊重老师,节俭,和睦相处。 我们值得研究,思考,模仿和采取行动。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儒雅之风,以此为指南,我们便可严以律己,规范行为,将自己塑造成为性格全面,做事严谨的儒雅之士。

注:部分内容参考网络翻译。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3】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初听《朱子家训》我不以为然,心想这只不过是一家之法,但在细细品读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家训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的。

我们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朱子家训》也应如此。首先我们知道《朱子家训》的作者是朱用纯,其一生致力于研究程朱理学,因此这篇家训也就是集中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尤其是“修身”、“齐家”的思想。就这两点而言,这句家训无疑是成功的。

文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这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的修养。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我们习惯于早上匆忙起床。甚至连早餐都直接不吃了,我们就赶往公司或学校;晚上有丰富的夜生活。 你晚上不结束是很正常的。但这样的生活显然是不健康的。

学习这句家训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今天我们常说铺张浪费可耻,那么我们就应该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不能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那么我们应该牢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那些求金龟婿的应牢记“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此乃“齐家”之道。

在整篇家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在我想来,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有足够的实力。

机会随时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有十足的底气去面对,我们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况面前说:“我可以!”第二,做事有准备。

在所谓无准备的战争中,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地考虑,对可能的后果有一定的**。第三,要勇于承担。有时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但是我们须要在**中付出很多,这要求我们敢于承担这样的损失。

同时我们要学会接受失去,没有完美的世界。

“重貲财,薄父母,不**子”这句话不能不让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现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作为儿子,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供养我们几十年,父母教会我们做人,当我们开始独挡一面时,我们怎可忘却我们的父母,我们怎可让钱蒙蔽我们的双眼,我们怎可让父母孤单寂寞?

在我学习和工作的业余时间,我给我父母打**。假期里我经常回家看一看,和父母聊天。父母期望的不是你能带回来多少钱。父母真正关心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生活压力很大,成为钱的奴隶并不稀奇,我们在忙于自身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们,因为他们想让我们过得更好。

然而,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也必须保持内心的清晰,牢记父母。

但是,“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在我看来也不尽然。人们都说当前的中国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善”已经难以在人群中寻找到。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弘扬善,让更多的善能够传播,让更多的人成为善。

陈光标一直高调宣传慈善事业,我觉得也不错,他是真是善吗?以家训来看此非善举,但他做的善事确实实实在在地,真或假那些什么都没做过的有何资格评价呢?“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却也绝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更愿意相信“人定胜天”。

说得霸气一点那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即是面对人类无法改变的力量,我们也不应归于所谓的生命!史铁生曾说过“知命”,我觉得这更是一种智慧。

命运不应该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它应该是我们了解自己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读完《朱子家训》,我承认我还有许多的不足,我相信每一个现今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朱子家训》。我们需要以此为标准来纠正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躬行之!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4】

读《朱子家训》是南医的一大特色,本来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大学还有作业,而且是背书,背诵《朱子家训》,可是当我读了《朱子家训》后,我终于明白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朱子家训》是一种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它意在劝人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其实,《朱子家训》不仅仅是家训,而应该是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学习的训则。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而《朱子家训》得以流传,可见其深远的意义,它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它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它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了做人处事的正确态度。“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让我们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这样恬静的生活让人神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值得我们所有现代人去学习,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去践行这种价值观。

如果说在当代,它的思想并不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朱子家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它告诉我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正如“事倍功半”向我们诠释的道理一样。对我们来说,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计划或安排。也许有人会说世界上的事情在不断变化。没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比没有准备的人更自信。

对社会而言,编制和规划可以促进其进步,这可能是国家每年都要进行一系列经济规划、财政规划等规划的原因。

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里,许多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他人的利益,并希望使人变的更加自私。从著名的三鹿奶粉到蒙牛,都检测出了强致癌物质。各种各样的食品问题出现在我们身边,迫使我们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感到时望。“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古人都能学会知足,为什么我们却总要为了名利奔走,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呢?

当然,《朱子家训》也有其时代的偏见,那就是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我们除了要看到它对现世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不合理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医学生,我们要不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加严谨、道德的医学人。

朱子家训读后感【篇15】

最近几天,我看了一本《朱子家训》。上面有很多话我觉得有道理。比如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的意思是:吃一碗粥,一粒饭时,都应当想到它们来之不易;用半根丝半根线时;都要考虑到它们纺成时的艰辛。这句话很有道理,勤俭节约是一种好习惯,既要节约饭菜的物质,同时我们也应该节约水电等能源。

还有一句话也很有道理,这句话是这样说的,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祭祀是备供品向佛主或者祖先行礼,表示崇敬,而经书就是四书__《论语》,《孟子》,《大学》以及《中庸》,另外还有五经__《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这可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呢。这话的意思是说:先祖们已经去世很久了,但在祭祀他们时不能不虔诚;子孙尽管笨,但是那些讲礼仪文化的经书不能不读,因为四书五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浓缩,虽然其中有些内容不是太适用,但仍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句就是做人的根本: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但是大恶。别看这只有十六个字,可道理却不小。善表示做好事,欲的意思是希望;恶是做坏事的意思,恐,当然就是害怕了,它的全意是这样的:做了一点点的好事就希望别人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善行;做了坏事或错事,不知改正,补救,反而害怕别人知道,这种行为比做错事严重,这是真大恶。所以我们常说,做错了不怕,怕的是没有认错的心态,不知悔改,这话是有道理的,这似乎还深奥了一点。

其中有一句我不赞成。这句是: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听不懂吧?我给你讲解讲解吧,庶乎是几乎差不多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是这个意思:守本分,安于天命,顺天时,听天理。做人能像这样,也就差不多接近完美了。但是古人和我们不一样,古人讲安分守已,顺从天命,其实是种很消沉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在遵从自然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进取,让自已的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

有一句话让我看出了作者博爱的品德: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助之。不懂肩挑?肩挑就是小商贩,而且是贫穷的。意思是:那些走街串巷的,挑着担子卖东西的小商贩很辛苦,与他们交易,不要占了人家的便宜。对那些分期失意的亲戚,邻居,应该亲切,温和。并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可见,作者确实是个博爱的君子啊。由作者注重小商贩的生活可以看出,当时那儿的社会风气一定是很不错。

总之,《朱子家训》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比如要节约食物,祭祀上要真诚,读四书五经能长知识;要做善人,但善人是不求回报的;不能做恶人,但如果恶人再掩饰的话,那就大错特错,恶上加恶;每天都要靠自已,不能顺从天命,遇到路上贫穷的小贩一定要尽力帮助,与他做交易,自已不能贪小便宜。除了这些些,《朱子家训》还说了很多,在这也就不能一一列举了,这些都是先辈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道理,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对于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