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新教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5-30

新教育读后感(分享九篇)。

读后感怎么能写好?在欣赏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深深被阅读的魅力所折服。只要我们静心阅读,一定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本意,OK语录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讲述“新教育读后感”的好文章,为了更好地保存还请您添加本页网站到收藏夹!

新教育读后感 篇1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了的,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当前推行“大语文”的环境中,要想让孩子把读书作为成长的生活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向学生渗透阅读的素养,这就要求: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说起读书,我可以算得上是“痴”一些了。

陶潜有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我却认为,书读的多了,涉猎广泛,讲课时才能引经据典,把课上的生动有趣,从而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了感觉自己也像小孩了,这也无可厚非,我觉得,用心作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所以在平时,我也经常读童话故事,而且我还发现童话中也有很多是值得成年人学习的。读童话使我具有一份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读完《新教育》这本书,更加知道了“爱心产生奇迹”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

不,这只是我们工作的一小部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把我们的爱奉献给学生,把我们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不要错过任何东西,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只要我们有爱,我们就能创造奇迹,让寒冷的冬天温暖如春。

以上是我读《新教育》感受到的点滴,这些只是一些很肤浅的观点,今后我还要继续深入挖掘书中的教育理念,使我的心灵不断得到洗涤。只要我有这个信念,我的教学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书中融入教育世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想境界。

新教育读后感 篇2

新教育在我校开展实施以来,我从无知、被动到主动,逐渐熟悉起来。其中一个对我影响最大。他是朱永新教授。它的成长史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对教育的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又再一次充满敬意地捧起书,认真地读起了朱永新的《新教育》。

仔细阅读,真正体会到新教育倡导的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以下是自己体会特别深刻的几个方面。

营造书香校园,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

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含着未知的秘密,而阅读可以唤醒这种隐藏的美和魔法。

是啊,古人就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因为诗书唤醒了这种蕴藏着的美好和神奇,从而使得“气自华”吧?我也看到一句话:智力启蒙最重要的手段是阅读。他是一种乘法方法,可以使儿童的智力在几何级数上增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是对学习的学生进行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建设书香校园,用美丽的儿童读物滋润童年是多么重要。

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朱永新认为,在学校,读书就是教育,学校是师生共同读书的天堂。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教师阅读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智慧的源泉,更是情感和意志的冲突与交流。教师的专业阅读将使教师的思维能力更强,教育智慧更强,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美好。

另外,在阅读方法上,新的教育实验提倡智力阅读,它是一种咀嚼式的学习,能将书中的有价值的东西吸收并内化为读者的结构。也只有如此,才能吸纳书籍中的“营养”,甚至使知识结构优化或重建。

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 只有善于反省,才能提高自己。德国诗人海涅说过: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的,这些碎片可能是没有检察的体验。通过专业写作,我们可以有效地反思经验,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我们的教育经验。

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的行动理论是: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新的教育实验强调行动,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

新年伊始,我们总是抱有美好的希望;新学期伊始,我们常常有自好的计划。但是,人之惰性阻碍着我们难以行动起来。因此,那些“美好”和“得意”更多的只能成为“憧憬”。

只有行动起来,才可能超越自我。新教育有理念、有观点、有方法、有步骤、有远见。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如果我们想要奇迹出现,我们必须坚持!

新教育读后感 篇3

“新教育”这个词是在2011年与实验小学郑海燕校长网上聊天时听说的。之后我网购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进行了细读,对新教育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新教育实验是一教师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以六个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实验。其基本思想是:

1、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所有人,为所有人。

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四种精神: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四、五大理念: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五、四大改变: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六、六大行动:1、营造书香校园。2、师生共写随笔。3、聆听窗外声音。4、培养卓越口才。5、构筑理想课堂。6、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阅读,我有如下体会: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读书意味着教育。学校是师生共同读书的天堂。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中,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深深的喜爱、着迷。

让孩子们在童年的时候遇到这些美丽而永恒的经典,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展现出丰富而广阔的智识背景,这才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经验的最深处。

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他的灵性。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和幸福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奋斗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我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终身的目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挑战自我,坚守理想,以智慧和坚韧追求教育理想。正如新教育所说,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一个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的梦想。在新教育船的指引下,我将努力追求教育的梦想,让师生真正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后感 篇4

这个假期我有幸读了朱永新教育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它给我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年新的活力,增强了我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增强了我以教育事业执着的理念,找回了我教学中的自信,让我以教育事业执着的理念,找回了我教学中的自信,让我重新审视了的学校,我的学生我的课堂,我的工作。这本书的内容受益匪浅。我想从以下几个小贴士中了解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一、 认识了什么是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教育发生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是“新”的教育,新教育是“心”教育,新教育是“行”的教育,新教育是“幸”的教育,新教育是“星”教育,新教育是“信”的教育,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窗处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其中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力求恢复儿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以“专业阅读加专业写作加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力求将教师从彼此割裂的埋头应试中解放出来,以有效教学为基础,以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为最高境界的理想课堂,力求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求知的愉悦和幸福。

2、 新教育的四个转变与十大行动

新教育的四在改变: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这四个转变的目标是让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让人感触颇深,它让我明白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一切实实际际的行动尤其我们新教育中倡导的这十个教育行动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3、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启示

我认为新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每一天的良好习惯,校园内让学生自觉形成晨诵、午写、暮省的良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的气氛,用诗歌、**、绘画,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态度决定一切”以我的启发

学了《新教育》之后,我们应该加强态度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生活。对待学习的态度尤其重要。

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抓住各种机遇,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是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的体现。因此,培养积极的态度是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新教育生命叙事理论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五.读书能改变人的一生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多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意味着教育,甚至是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本。“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学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起他独特的读书体系。学习无止境,旅行无止境。书籍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也希望他们能陪伴学生一辈子!

总之,通过这个假期对《新教育》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了“质”的提高,工作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新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引,努力工作,将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让我的学生们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后感 篇5

九月的秋天悄悄地滑落在我身边。我紧紧抓住秋天留下的最后一缕热气,和校园里的孩子们一起战斗。他们学习,我也读书。

***这个已经有冬日前奏的月份里,我的《中国新教育》终于读了有一半了,总可以写点什么了,也想写点什么。

读朱永新先生的《中国新教育》,说实话,开始读的感受很令我心塞,有一种想大喊大叫的冲动。但后面读者读者也就平静的接受了。

新教育中提到的许多育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都是很好的,很理想的,但是我很难模仿。我们不得不承认,新教育非常适合大、中、小城市的学校教学理念。但对于山区这种小村庄,我看到的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晨诵、午读、暮省”我们固然开设了,也一直坚持着,但是让这些需要放牛、做家务,甚至步行七八里路来校的孩子的童年并没有变得像书中说的那么美丽。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幸福与快乐的。”从理想层面说,这句话堪称教育的真理。

但现实呢?我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人,生活在教育家的生活圈子里。当教师群体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时,你怎么能说自己是幸福的呢?当孩子们在学校、校外,甚至在家里出现问题时,谁来负责?

小则管理者免职、开除、纪律处分,大则刑拘。然而,这种事社会**确是那么格外的关注,格外的报道。此时,我是不能说自己幸福快乐的。

但我可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干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

教育需要理想,我认同。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理想,更要教会这些孩子从小树立理想。但是理想脱离现实,那便只是幻想。

新教育是教育的理想,那么脱离教育的“新教育”,只能是教育的幻想。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育,再谈新。

“新教育是什么?”今天,朱永新先生回答了,陈独秀先生80多年前也回答过。那么,再过几年,我们怎么能回答同样的问题呢?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时代在更新。那么当下各个学校摸索前进的教育为什么又不是“新教育”?

新教育读后感 篇6

金川公司总校第六小学王桂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反思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极大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我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了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教师改变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

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认为,只要采取行动,就会有收获。

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永新特别鼓励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找到成功的感觉。我们应该相信,相当多的老师会成功,而所有学生都会成功。快乐成长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境界。

书中有一些让我耳目一新的做法是:

1、营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矿业不竭的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未来的基石;阅读是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神圣的对话,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奋斗精神。由“新教育文库”提供教师必读100本,并组织相关读书研讨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经典读本》诵背活动。如:

实验学校将每年9月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这正与我校落实的“营造书香校园”相吻合,只是全校师生对此活动认识不深刻,行动不到位。

2、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与教师的潜力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书中提到,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幸福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幸福发展;没有教师潜能的开发,就没有学生潜能的开发!

所以对老师说:说你能做到,而且经常。新教育者认为建立在潜力论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必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舞台、创造空间。

新教育认为,只要我们给老师和学生提供舞台,他们就能表演得同样精彩;我们给师生多少空间,他们能创造多少辉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是没有看《千手观音》,假如不知道她们的背景的话,就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聋人,她们听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这让我们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任何事,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三。为了所有的人,为了所有的人

这是核心理念。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家长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不管他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我们都应该让他们迅速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让师生和学校共同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成功,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成功。

4、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把成败得失看作英雄论,把金牌看作英雄论,把进大学的学生人数看作英雄论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计划的关键是教给学生一些终生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他毕业于苏州大学,但他不认为自己比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差。

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喜欢和其他学校比,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好的教育不需用分去衡量,一个好的老师也不应该用分去评价一个学生,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注**成功基因”。学生的潜力没挖掘出来,教师千万不要宣判学生“死刑”,“残障儿舟舟不是当上了出色的指挥家吗?

”以上就是我读完《新教育》后的微薄体会,下面我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作为结束语,和大家共勉: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要求修身养性的精神,这比命运的理想更高。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

2 0 1 4 . 3.

新教育读后感 篇7

福兴中学刘嫦华

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书名是《新教育》。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它引领我更好地解读新教育,走进新教育。在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

我也听到了他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让人神往。最欣赏的两句话句话:

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最欣赏的两句话句话: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朱教授提出了新教育的四个基本观点,其中之一就是要重视精神状态,提倡成功经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的,在人生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来,我们总是少成就,多成就,人的多性阻碍了自我超越。对于新教育,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最有意义的课程:儿童阶梯阅读课程

晨诵、午读、晚醒,使教育回归到一个简单的整体,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也是对学科设置中一些漏洞的补充。新教育是重视仪式的,仪式不同于形式,暮鼓晨钟,晨诵暮省,能够给孩子们心灵的震撼,从每一次晨诵中领略诗歌之美,**之魂。

在这门课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编织快乐的教育故事,让我从中体会到教育的快乐。每当我在生日时朗诵诗歌,我想带给孩子们的将是难忘的和灵魂的震撼。所以我会选择最适合每个孩子的生日诗。虽然这需要很多时间,但我认为这时间难和快乐的。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朱教授认为,没有一定数量的书就不能称之为学校。一所学校在很多方面可能很穷,但只要有书,就可以称之为学校。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只有一辈子穷才能当老师,但一个有一定文化积淀的老师,虽然教书时间不长,年龄也不算太大,却能脱颖而出。

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朱教授认为,没有一定数量的书就不能称之为学校。一所学校在很多方面可能很穷,但只要有书,就可以称之为学校。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只有一辈子穷才能当老师,但一个有一定文化积淀的老师,虽然教书时间不长,年龄也不算太大,却能脱颖而出。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读书意味着教育。学校是师生共同读书的天堂。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在我校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

让孩子们在童年的时候遇到这些美丽而永恒的经典,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展现出丰富而广阔的智识背景,这才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经验的最深处。

此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他的灵性。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和幸福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奋斗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

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正如新教育所说,只要行动起来,就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读后感 篇8

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始了我的阅读时光。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后来看到书的后几章节,我才知道原来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教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吸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来的宝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先人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设,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

面对学生,要求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教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贴吧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教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感。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认知上,新教育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也就表明教师要通过专业阅读不断地充实自己,坚持写每日教育随笔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育心路,与专业的人士共同讨论和分享心得。教师也需时刻铭记新教育的九大定律: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这些定律可能会为教师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学生需要优秀的老师,而优秀的老师在特色和谐创新的书香校园中产生。学校需要努力做好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三点一线”的工作,创造自己独有的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和品牌。

新教育读后感 篇9

造成课堂教学效益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教师对问题的认识吗?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特别是面对应试教育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课堂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让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尴尬无奈,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在理想的课堂和现实的课堂之间痛苦徘徊,埋怨学生吗?

埋怨家长吗?埋怨自己吗?课堂的酸甜苦辣,只有教师最知其中味。

那么究竟是什么拉大了本不该拉大的距离?很多人认为,在同样的观念下,爱情与投资,缺乏研究,缺乏方法,缺乏实是,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缺少研究使许多人***按部就班,没有法办;缺少办法使许多人***喊在嘴上,落实无法;缺少落实使许多人***忽视细节,得过且过。

打个比方,好比过河,人们都知道前面是理想的彼岸,风景那边独好,过去了风景无限,过河的意义深远,但一些人就是不去寻找过河的工具或更先进的工具,最终必然导致一些人过去了,一些人始终还在河的这边,一些人一次比一次过得快,一些人始终过得很慢。

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于接受不确定性;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重复的生活体验;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服务于生活世界的课堂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从先进的经验中,从教师的实践中,从思维的碰撞中,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更好的具体的方法,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具操作性并带有机制性质的课堂改革或有效课堂建设的框架,是当前我们每个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紧急的任务,也是检验学***口经验和暑期培训效果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