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教育常识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6-15

教育常识读后感优选10篇。

栏目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讲述“教育常识读后感”的好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在作品中,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作品的优秀程度。写一篇读后感,能够让我们对于文章当中的各种情节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如何让自己写作品读后感时能感到得心应手呢?请相信由于篇幅的关系文章中未涉及的信息也很少!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1

去年寒假学校为老师们奉上了一份“营养大餐”,其中最喜欢是那本那本衣着朴素,言语平实,却又充满智慧的李正涛老师的《教育常识》,拿到书,即被一幅禅意悠远的水墨画吸引,浮躁的心瞬间得到洗涤和净化!打开,仔细阅读,不禁豁然开朗,又一个村庄。下面就让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从中的所思所得:

一、心弦拨动,水到渠成

先秦.周庄《庄子.养生主》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

”庖丁解牛如此得心应手,归功于厨师对牛体构造有了确切的了解和把握;“油盐酱醋茶”,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便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文化自然源远流长:铁观音,沸水冲泡,质厚味醇,而,碧螺春,娇嫩柔美,宜采用80摄氏度的水空投冲泡,淡雅幽香。如此,不论饮食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了解研究对象。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习什么呢?毋庸置疑,自然是学生了!蹲下身子,你会发现每一朵花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即便是一株“含羞草 ”,也有自身独特的芬芳,难道你能否认这是种独一无二的“美”么?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给予绽放的希望,花才会在梦中成长;只有怀有一颗等待的心,你我才能惊喜的看到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小雏菊,更能满怀激动地品味出石缝中小草优美的姿态

让花绽放,让叶舒展,教师要学会对准孩子的心弦,将学生放在心中,处于第一位,才能水到渠成的谱写出或壮烈或婉约的完整乐章。但如何扮演好调音师的角色呢?李正涛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五个部分:

1.了解学生已经有什么。2.

发现学生还缺什么。三。研究学生的困难和障碍。

4.寻找学生的差异是什么。5.

学习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关系。只有把抽象的学生变成具体的教学对象,阅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才能发生。

二、缘溪前行,桃源胜地。

东晋文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追随武陵渔人来到一处世外桃源,后为世人理想境地。教师潜心阅读学生,亦会觅得一处桃源圣境,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宇宙”!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孩子过了一周,会增加一周的伶俐。孩子一周之内,都能记住五十个新词然而大人过了一周,却还是老样子。大人在一周之间,只翻同一本周刊杂志一周的时间,大人只会训斥孩子”这就是不同**宇宙的“孩子宇宙”。

日本学者河合隼雄认为,“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这个独立特别的宇宙与**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正如着名教育家皮亚杰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时曾对低段儿童与高段儿童进行过一组实验,结果是今天我们都认识到的:年幼儿童倾向于根据损失的大小来评价过失的轻重;而年长儿童则更注意行为者的动机意向。

此时此刻,你我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执着的坚定思想?是否需要凝视那个在过去也是孩童的自己,已重新面对眼前的学生?所以说,育人先育己,一个人始终停留在生命的过去式和现在时,又怎能全面认识自己的学生?

所以老师,从我做起,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从意识和行动的角度去做自我创造,才能对孩子的未来有所改变。

缘溪前行,走进一座花园,这里春有娇羞嗔怒的杏花,夏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秋有金丝滚边的菊花,冬有暗香浮动的梅花.世界因花而美,因你而四季如春。可以说,教师对孩子的期望是学生梦想的沃土。

然而,当施肥过量,当土地的营养浓度大于根部毛细胞浓度时,植物却会因此脱水,出现“烧苗”现象。这样说来,“不正常期待”是对孩子的摧残!时下,何止是教师,社会也在躁动地呼唤我们的孩子“快快长大,快快**”。

事实上呢?东北稻谷之所以营养丰富,是因为其生长周期长,最长周期可达半年。而成熟的果蔬由于周期短,会失去原来的味道。

你能想象这种热切而高速的期望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吗?顾明远先生曾这样呼吁:不要用农民使用的膨大剂催熟孩子。像这样长大的孩子有**的危险!

如今,这样的案件在社会上已不是个案。高智商,低情商。学历高,素养低 。

一例例鲜活的学生案件震撼了社会,更鞭笞我们教师要将儿童当儿童,试图跨越孩子阶段尽早进入**世界是得不偿失的。历史不会因为谁童年受苦,成年后的生活也会沦落到他的脾气!在历史上,没有人会因为他的童年快乐而被剥夺**的快乐!

相反,童年不幸福的人,长大以后也多不幸福,因为痛苦挫折在他最娇弱无力时袭击了他,让他留下了无法对抗的阴影。所以,教师,我们要尊重生命轨迹,将儿童当儿童,悉心等待,让儿童拥有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将来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以此创建一片桃花源地!

三、仁礼育人,勤勉成才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成才先**”。人,定当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然而在当下,功利之心甚至蒙蔽了家长对孩子无私的爱,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将孩子当做工具和手段来炫耀自己“教子有方”“光宗耀祖”,以满足自我虚荣心。

教师中也不乏有人为完成领导任务,获得认可,实现晋升将稚嫩弱小的生命当做“追逐名利”的工具。假仁义,假礼节,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呢?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方向和归宿。

教师,应当用心真仁真礼用爱培育人。

而“才”呢?古往今来,历史上关于人才的故事数不胜数,但其原因类似于无限循环,那就是勤奋!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不同于快速搬砖,高频率的重复不一定是成功的遗憾。

它是一项复杂精密的脑力体力合体劳动,他不同一般的苦,“头悬梁,锥刺股”是有力的证明。教师有权帮助学生发现和体验学习的乐趣,积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刻苦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走近,肯定,关心,鞭策,教师当坦荡荡,于天地之间,以悠悠逍遥之心拨人间真善美。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2

读《教育常识》有感

这个暑假我拜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一书,感触良多!

说实话,起初第一眼瞟到书名的感觉是有点不屑,心想又是一本灌输理论的空洞之作。但当我翻阅目录并阅读序言时,我有一种阅读的欲望。

因为“序言”中告诉我: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例如,不少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教导学生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但自己却不爱读书,不会学习,丧失了自我教育的欲望和能力。

反思自己,不正是“不少老师”中的一个吗?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

”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下面对本书的感悟,略谈一二:

1、本书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该书共分为七章: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从每一章的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反映了一个从大到小、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

这本书的语言有散文的风格,每一章分为几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

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2、在“教育过程常识”这一章节中,作者认为是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这一观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在文章之前提到了一个现象:教师觉得自己已经讲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

在教师眼中,最简单的知识和真理,就是学生复杂的混乱。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二十几年教龄的中年教师而言,课程基本结构和课型把握一般不会有问题,而是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的热情?且经历了**的过程?

3、在“教育内容常识”这一章节中,作者认为解读教材需要三种眼光:**眼光,教师眼光,学生眼光。反思自己今后的教学,要多运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

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是站在学生角度,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的思考---,为此,教师需要设想:如果“我”是学生,初次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是否有兴趣?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给“我”几个理由。“我”理解这些知识的鱼塘困难和障碍在**?“我”该如何学习,把这些书本中的知识、老师教的知识转化为“我”的知识?

联系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妨做好以下四点:首先用学生的视角捕捉语言;其次用学生的感受体验情感;再次用学生的眼光链接生活;最后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

总之,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遵循和坚持常识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底线。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3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开学初又观摩了李玉贵老师的课,结合《教育常识》中: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这一章节,获得巨大启发。

让我开始复习我自己的教学和课堂。开始思考做到教与学不分割,要有怎样的认识?怎样使教学在互动中生成?

怎样让教学充满生长的气息?

李政涛教授在《教与学不可分割》这一小节中指出看课的分析单位是“教与学的互动生成”。这种分析单位表明了三种对“教学”基本认识,我认为这也是怎样做到教与学不分割的关键。

首先,这种互动是双边的,这里的双边既指“教师”和“学生”,也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和“学生”的互动。这恰好和“学讲”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念不谋而合,教师回归引导者角色,学生发挥其学***的作用。同时,这种互动的动态性应允许诸多课前教案无法预设的问题、答案和各种意外事件存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并给予适时和适当的总结,因此,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此就举足轻重。

第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着眼于: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何互动地生成教与学。这三点既是我们应该树立的认识,也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方向。

作为青年教师,我时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个别学生提出的独特问题、答案,出于自己当下知识的不全面或者为了完成进度等原由,更别说是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有时候甚至可能连关注都没能及时给予。

从教学的教度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没有一系列的质疑、判断和比较,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认知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没有多元化、丰富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阅读《教与学不可分割》这一章节以及听了夏雪梅教授的讲座,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的互动以及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

一次讲解题目时,由于题目比较基础,我先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然后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孩子们在全班提出并讨论。在巡视时我发现关于“寒冷”的反义词这一题孩子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孩子写“温暖”、有的孩子写“炎热”。果然在质疑时,同学们就把这个问题抛出来。

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明显高于老师的简单解释。并且,在讨论时,许多孩子给出了许多的见解,一个孩子说:寒冷有两个意思,一个指没有家庭的气息,对应的反义词是温暖,另一个意思是指天气,对应的是炎热。

另一个孩子说:冷就是感觉不到热,慢慢地加热,用热空气,它就会暖和起来,越热,它就会变冷。

还有的孩子说:我认为寒冷的反义词是炎热,因为寒冷就是很冷,炎热就是很热,,温暖是这中间的。

虽然有些孩子的表达逻辑不清楚,但也有一些更精彩的表达。但不管好坏,这些都是孩子们在互动中产生的资源。是孩子们思考的果实。

在我们的教学中,允许和注意互动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如何捕捉、利用、组织、重构和有效地反馈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是关键。这就是关于如何让互动生成发生的问题。对此,李政涛教授提出了五种策略。

包括: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名为“织网”,即教师将课堂上呈点状分布的知识综合或整合;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称为“滚雪球”,即把个人生成的资源变成全体的资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成,这叫“刨坑”即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抓住资源追问、促进深层次的生成;从单一生成到多维生成,此为“开渠”这一点主要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这是“扭转”,发现错误重要,让学生明白怎样错的并且学会避免更加重要。

而这五种策略,我认为,对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点状到整体,要求教师要树立全局观,要会化零为整;从个体到全体,要求教师树立全体学生观,要会将一人所想变成全体所得;从浅层到深层,要求教师树立发展观,学会顺水推舟;在《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4年刊登的一篇题为《主问题设计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两次试教《鸟岛》有感》,作者魏艳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从:

这座岛为什么叫鸟岛?深入到: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鸟多?

引导学生从肤浅的一般感知到对文本语言的具体理解。

从单一到多元,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要创新;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要有把握、有鼓励、有引导。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利用这五种策略来实现互动生成,就需要不断反思、思考和提高自身素质。当互动生成发生时,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成长的发生。李政涛引用武凤霞老师的一段话:

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 ,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八节的声音。

在教育学中,好课的标准是:1。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来4.要学生得到照顾。

我认为,这四个标准,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李政涛教授还提出,要使课堂充满升华感和成长感,在教学设计上要明确思考三个问题:挑战是什么?突破是什么?

提升是什么?在书中,李政涛教授倾向于将这三点放在并列的地位,他们所要表达的重点都是要学生的成长,即关注“最近发展区”。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于永正老师的课例中,他曾多次问学生类似于:

你们提的问题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老师让我告诉你们答案,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于老师的提问注重孩子们探索的需要。

同时,教学设计不是流于“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十全大补”,而应该是“单刀直入、孤军深入和精确打击”。上个周一有幸在淮海堂听了邳州市王晓力老师的阅读课《云雀的心愿》,王老师在执教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从“说有序的的话、生动的话?”三个方面重点突破,训练学生的语文学***。

但关于这三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一个是在课堂上促进学生成长的三个步骤:创设问题情境,面对挑战,使学生能“跳一跳,摘个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然后知不足。然后去寻找突破点。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对话和互动的产生。

最后,总结整合,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这里的成长不仅指学生的成长,也指教师的成长。所谓“教学相长”,不仅包括教师帮助学生的成长,还有教师能从学生身上学会成长。所谓基于学情,要我们不断去了解学生,让学真正的在学生身上发生“教然后知困”。

教师要时刻反思,尤其是作为新教师。因为反思使人进步。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4

李正涛说:“把儿童当儿童。”这句话初听似乎简单,其实含有深意。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单纯、好动、喜变、好幻想、好尝试,却又缺乏判断能力、坚持里和自控力。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心灵是自由和快乐的,但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尝试,表现出缺点,甚至犯错误。

但孩子的“过失”不同于**的“犯错”,不是存心,而是无意。正是在纠正缺点和错误的过程中,他们才健康成长。“看作孩子”就是正视和尊重孩子的这些特点。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教育,但教育不能以**的标准为基础,而必须符合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导”是有目的的,为了达到目标,把握孩子身心的“势”至关重要。

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与子女的教育背道而驰。这在当今时代表现的尤其突出,常见的是,教育者不“把孩子看做孩子”。在他们看来,孩子不是天真烂漫的生命体,而是任人摆布的“宠物”“产品”,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应付”。

再者,他们又是以**的眼光和标准来强求孩子,不“把孩子看做孩子”,而是把孩子“看做**”。李正涛说:“一种不正常的期待在**世界里弥漫已久”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儿童期、青少年期是必经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和心里自然发育、成熟。

李正涛警告说:“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可见,不“把孩子看做孩子”,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再看当今的教育现状,李正涛的“把儿童当儿童”的呼吁声犹在耳边,具有震聋发聩的力量。你不见,一个个小学生,沉重的书包,沉重的负担,蹒跚在学校里,上学路上。是谁把他们一个个圈进形形色色的“辅导班”中,甚至连节假日也不放过?

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充塞于耳。学生没有学习的乐趣,没有成长的自信,“孩子”**还是孩子?

作家郑渊洁说:“自由发展的核心就是符合孩子的自然天性的成长节奏……孩子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话,办**事,那个国家的**就会说孩子话,办孩子事。”诚哉斯言!

危哉斯言!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5

赵梅 暑假读了李政涛老师写的《教育常识》一书,感触颇多。它使我认识到尊重教育常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阅读中,不断引发自己对教学的深层次理解,思考,不断产生共鸣,让灵魂不断得到洗涤。

现结合我校课改实际,把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一下。

第一,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就不属于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享,共有,共在的课堂。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课堂教学回归原创性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回归学生是最核心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或提问,或阅读,或思考,或练习。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

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学***成就,那就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充分发挥儿童提问的性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不断给予指导,提高提问的能力和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此外,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问题,不仅要说得清楚,还要让别人明白。

第二, 把质疑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对书本、教师和权威的迷信,盲目服从,养成质疑的意识和习惯,把对已有结论的不假思索的接受转变为对已有观点的质疑。为了把质疑权还给学生,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有质疑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这是不可没有的前提。

第三, 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过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因此,学生形成对教师评价的期待和依赖,成为学生自我认识的源泉。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教师则暂时隐身在后,不急于评价,不以自己的评价替代学生的评价,同时需要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评价方式做恰当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第四, 把工具权还给学生。这里的工具权指的是学***。它不仅要有教师提供,更要有学生发现和建构。

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自主选择,运用甚至创造学***的权利。

第五, 把总结权还给学生。一堂课上下来,到底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过去往往是由老师来总结的。其实更多是老师在总结自己教了什么,而不是总结学生的学。

老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留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种总结也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教的和学生实际学的差异,以此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当时间,空间和权利都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它放出学生的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和学生的差异,归根到底,是释放出了课堂的生命力。

以上《教学常识》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我们的课改理念和做法不谋而合。此书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细细阅读,细细品味。就像书中所言:“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6

刚刚拿到《教育常识》这本书一个星期,简单的把书的第一部分看了。**几点自己的感受,管中窥豹,此时的所思所想难免片面。

首先,在第一章中,教育常识是人性的常识。教育常识的起源是对人性的常识,即对人性的理解。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即使我们教育特殊儿童。有时,我们常常怀疑这些智障儿童身上还有多少人的遗骸,有的那么天真可爱,有的什么都不知道。

不仅是我,他们的抚母也对他们的教育失去了信心。我忍不住想,这些孩子中有多少种可能性在等着我们醒来。既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对特殊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是建立在孩子存在着特殊性的基础上,即智障的儿童学***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我们怎么能根据普通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学生的课程呢?

其次,在第二章中,作者认为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即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我们不能为他们设定一个统一的目标。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自己独特的地位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为什么要让所有的智障孩子都要会背古诗,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要会背乘法口诀,有些学***强的孩子可以多安排一些文化课程,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完全可以学***技能,甚至发展为一技之长作为生存的技能,还有一些写字写不好的学生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成为一个交际能手也说不定(比如做个售货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而放弃他们的其他才能。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7

屯小2014-2-10

寒假在家阅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李政涛著的《教育常识》,刚翻看一下目录和代序时,就感觉这本书没有一些教育类书籍的理论堆积,枯燥乏味,它通俗、生动、吸引人,令人想将它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是作者从众多教育者和自身教育实践中经过生命体验和领悟,体现自我真性情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感悟与人生感悟,既有教育理论的穿插,也有自身经历的回顾,也有一线教育者的所思所想、教育实践。书中充满辩证法,很多语言是我自己想过但是零碎、没有条理的,读后令人感觉:“哦,这我也思考过,但怎么就没有这么深刻呢?

”所以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我思考、质疑、自我发现,准备在实践中自我建构的过程。

书中提到:一个具有纯粹人性的人,不会一味等待别人的恩赐,依赖于他人给自己的被里倒水,而是拥有“自己给予自身”、“自己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力量,自己插入那味自己的“荒漠甘泉”。这种在“自给予”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教育力量的介入和引导。

所谓生命的“主体性”,以天赋的权利为起点,却以后天的教育早就作为终点。认的自由选择,在权利上是天赋的,但在能力上却是有待被教育赋予的。面对如此广泛的生活选择,天真单纯的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但往往没有选择的能力。

这就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它把人权变**的能力,从而把可能性变成现实。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年龄小,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导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的正确引导,在他们进入学校以后,教育者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举一反三的高效率地学习;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在合作中学习,也就是说,善于倾听,在吸收他人智慧中提高自己;面对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书籍,如何带领他们选择适合他们,能引起他们思考,能给他们人文关怀的优秀书籍,让他们在选择中培养甄别书籍优劣的能力,这也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技巧,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相机引导,在解决冲突中渗透同伴之间交往的注意事项,选择符合能彼此融洽相处的方式方法,掌握交往的能力。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有这样的体会:班级中小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比普通学生强一些,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很多锻炼的机会。然而,要说其深层次原因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不容易。

《教育常识》中给出了答案:人在表演中和**中生长。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行为,就像吃喝一样。人们有表演和**的需要。

表演者会在不断地表演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口才可以在大量表演中生长,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提升了人的能力,从而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明星。**通过对表演的观察和模仿,表演者逐渐内化。

可以说,人类的大部分行为能力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获得的。通过对人性的这种认识,它带来了鲜明的教育意义。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了解这些理论。 我们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实践?

在师范教育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比如在班级多设设置一些岗位,除了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小组长,可以针对班级的花草需要护理而设置护花使者这一岗位,发同学征订报纸、杂志的小通讯员、维持路队的路队长等,同时这些岗位经常流动,交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这样,更多的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勇气、领导能力,在岗位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另外,也要引导其它没有担任职务的同学多观察这些同学的行为,多总结,等自己担任这些职务时,争取做得更好!让孩子们在实践和模仿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读了这本书,你会不自觉地意识到教育者需要同情。教育中的悲悯,在于对生长过程中生命所必将承受的痛苦、挫折、失败及各种危机的悲天悯人,在于对所有这些危机和遭遇的敏感和敬畏。

带有悲悯之心的教育者,面对着那些艰难成长的孩童的生命,脸上带着微笑,内心充满柔情,充满理解,想办法和孩子一块去改变,努力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育需要内心的宁静。教育是一项安静的事业:安静的校园,安静的课堂,安静的成长,安静的教育,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浮躁喧闹的教师做不到扎实的教学,浮躁喧闹的学生做不到扎实的学习;教育需要耐心。与生命生长的节律相应的,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节点和关键点,通过节点的过程是漫长艰辛的,教育者需要持守着耐心,耐心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步一步朝前迈进,扎扎实实地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通过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教育者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是一个修炼自身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寻找一种平衡,既要帮助学生寻找和体验学习的快乐,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能力和习惯;教育者不仅仅是在**,他们也没有被照亮。在孩子的幸福成长中,教育者不断提炼教育的智慧,在学生成长得同时获得了自身的成长,内在的生命得到丰富,得到解放,得到自由,教育者收获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尊严和欢乐。

于是,教育的过程就会变成教育者自身丰富自我、滋润自我、提升自我生命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告别旧我,创造新我的过程,实现了自我的生命价值。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师生双赢的过程。

对于什么样的课时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和设想:“好课就是实实在在的课”、“让教学扎实的五大源泉”、“把课堂上成课型”、“以结构化的方式教学”等,这些观点都能给人以启发,让我们深思自己的课堂,思考如何创造高效率的课堂,让课堂洋溢生命的活力,师生共同成长。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它是作者的真情之作,至纯至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书渗透了作者多年来对教育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作为社会的一员,书中透露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定位。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与作者心灵共鸣的微妙声音,令人深思,行动感人。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8

让教育成为教育

——读汤勇的《回归教育常识》有感

巩义市二中附中八年级蔡松奎

汤勇所著《回归教育常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一书分为六章,即第一章教育需要思考、第二章当教育被功利心绑架、第三章让梦想点亮教育、第四章教育离本真还有多远、第五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第六章仰望教育的星空。我看到这些标题的时候,我觉得这文字让人眼前一亮。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许多文章都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

我认为汤勇不仅仅是在思考教育管理,他思考的是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的内涵,即教育哲学。

汤勇的视阈很广,关注的问题很多,但是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思维、没有深入的体验,他是写不出这么多文字的,光凭这一点很多教育管理者应该感到汗颜。当然,汤勇更让我佩服不已。我一年能写一两篇**就感到很不容易了,有时候有想写的冲动,但是限于阅读量不足、水平不高,难以下笔行文,因此很多东西是一再拖延推迟,好像患了严重的拖延症。

汤勇不是一般的老师,他是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局局长、党委书记,还兼任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顾问等职务,之前已经出版了《管理心智》《修炼校长力》《我的教育心旅》《素质教育突围》《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做朴素的教育》等著作。曾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还能著书立说,并且著作等身,实属不易。

让教育成为教育应该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理念。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逐渐偏离了基本轨道,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一些基本常识,使教育不同于教育。学校像衙门,学校像企业,教育管理者不像老师,更不像教育家。

汤勇指出:“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学,是人的教育。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子身发展规律,这是最重要的常识。教育是生命的过程,教育就是生命。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

孩子在他的校园里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他们的校园生活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而应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让孩子拥有分数,而且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是常识。

好的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注重孩子的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让不同的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坐标和人生方向,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人。这是常识。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孩子尊重教师,天经地义。教师对儿童的尊重既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师德高尚的体现。这是常识。

在教育上,我们应该尽量不设防线,而是多干预。教育是一门缓慢等待的艺术。让孩子慢慢长大是教育的常识。

孩子们需要在陪伴下成长,而不需要太多的干预;需要呵护,而不需要一味溺爱;需要引导,而不需要我们越俎代庖。这也是常识。校园文化,乃至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其生成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岁月的历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打造’出来。

这也是常识。”这些真知灼见都是大实话,没有这些基本常识的坚守,我们的教育只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化。

使教育成为教育需要良好的教育氛围。《回归教育常识》有一篇文章——“过热的课外辅导会将孩子引向何方”,我看后心里五味杂陈。现在的小孩不上辅导班好像不行了,你不上辅导班吧,好像就落后了,很多功课跟不上;上辅导班吧,花费不菲,小孩的空闲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

寒假期间在家里,我得知一个亲戚的孩子报名参加了五六个培训班,周末我停不下来。我父母正忙着取车送车;我外甥即将读高三,别人的小孩都报了辅导班,他们老师也鼓励学生报班,7月份他也报了两个辅导班,一个辅导班两千多元。最近,我看了一个博文“孩子,请适应这个竞争的时代!”其中写到:

“因为他们在课堂学习之余,周末针对性培优班里这类型的培训太多了。我想说的是,在择校的趋势下,培训机构有很大的是场。他们会有针对性的对****,如外校择校考试,各学科竞赛专门训练。

不用说,这种训练非常有效,能迅速提高孩子的回答能力。在这样的培训浪潮中,家长们无法参与,但最终的结果是,在外校的择校考试这样的考场上,家长们不可能获胜。可以肯定的是,最终录取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各类培优机构的支撑。

而培优机构通过这样的择校考试,也分出了优劣。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知道,为了考试,有的家长不到一年就花了几万元!”教育再这么办下去,还要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做什么呢?

教育和培训机构几乎决定了儿童的命运和未来。因此,汤勇也痛心疾首,感叹到:“如果孩子们的身心空间被各种辅导、各种补课填得满满的,如果孩子们的灵魂世界长期蜷缩在毫无表情的试卷分数下,最后毁掉的不仅是孩子们创新、创造的品质,还有可能是孩子未来的幸福,乃至孩子今后行走社会的能力。

”我还听说,有的教育集团无心长期办教育,而是将目光瞄准了三线、四线城市的房市,先投资办一所漂亮的学校,然后再进行“权力寻租”,跟地方**合作,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大量开发学区房和高档楼盘,炒热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市场。把钱悉数挣到自己腰包后,再抽身走人。以教育之名、办学之机,做的都不是教育本身的事情。

教育是良心事业,需要淡泊,需要宁静,需要从容,需要坚守。教育确实需要远离功利主义,否则教育只会随波逐流。失去的是良知,得到的是市场交易;失去的是冷漠与安宁,换来的是浮躁与动荡;失去的是从容、坚守,换来的是舍本逐末、金玉其外。

希望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其是一些教育管理者们,工作中多读读汤勇局长的书,多读读《回归教育常识》。多想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办的不像教育了,我们的教育到底要走向何方,我们的基本教育常识是什么,这些常识是否还在坚守、传承。

二零一七年二月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9

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刁敏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 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遵循和坚持常识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底线。该书共分为七章: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

从每一章的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反映了一个从大到小、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书中很多的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联想想到了班主任工作亦如此。管理班级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

因此,管理的本质是信任、理解和尊重人。管理在于发现、倾听和觉醒。在班级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每个学生的行动,每个学生都似乎在静静地走着,安分地学习着,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许我们雕刻出的规则能够管得住行为,但是却难以管得住思想,因此有人说,班主任的管理是教育思想的管理。还有“把儿童当儿童”“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也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做得好并不容易。正如***在书中所讲到的:

他到北京56 中挂职锻炼,带着满腔热情,做好充分准备,信心满满地去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上一堂思想政治课,最后他“仿佛一位稚嫩的新手一样狼狈不堪”“恼羞成怒”,回到办公室后,把备课本一扔,开始喷发抱怨:这是一群什么学生?!简直是人渣!

他也困惑了:怎么爱这样的学生?我敢爱吗?

因为这是对的。它几乎把那些让他失去教师自尊、经历教育失败的学生视为敌人!相信,***这样的经历,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过,真的,那些态度恶劣、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会让你抓狂、烦躁、心情恶劣、甚至愤怒……最初的时候,我们也会很有耐心,尽管受尽挫折,依然会爬起来再战,但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可能就会放弃。***他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维提醒我们:

爱学生应该是理性的爱。对学生的理性之爱,则不论这个学生的长相如何、气质如何、学习成绩如何、家庭背景如何,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教师都无一例外地去爱他,理解并尊重他的生命存在的独**值和意义,进而全身心转向每一个学生,将其生命的潜能挖掘出来,彰显出来,变为现实的生长和发展。这样的爱是“大爱”,所谓“大爱无边”,就是没有边界、没有选择、没有条件的爱。

是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身上,也许还存在一些不好的品质,还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但他就是一个独具价值和意义的生命体,我们教育者不可能让他立刻实现转型,成为每个人心中理想的那一个,但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改变他,哪怕只是改掉了一个小缺点,改善了一个坏习惯。正如***在本章文末提到的,关于苏霍姆林斯基与一个学生面对面谈话时的**,他的眼神让人怦然心动,那是一种爱的温情和柔情,从他注视学生的眼睛中折射出来,而且是那么自然、质朴……这种大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的。读着***的这篇文章,真的让人豁然开朗!

读完这本书,深切感受到李教授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从深层挖掘分析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对阐述的每一点都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试着“让我们的数学课慢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久而久之他们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增强了对数学课的极大的乐趣。

可见,课堂需要停顿的地方很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停顿和等待。读完这本书,就像重温教育理论经典,再次感受经典的温暖和力量!正如该书的封面上所言:

为了做好教育,教师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常识可以再次成为教育的底线!

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应用和创生,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10

上学期学校给我读了这本书《教育常识》。刚拿到了这本书的时候,打开看看,我阅读了有时看不懂有时看懂那些的道理,以为是一篇很难论文理性的书。我静心下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认真阅读,发现是像心理一样的书。“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教育常识就是按教育的规律办事。教育常识的提法之所以显得新颖,是因为那些遍布周遭的令人痛心的现象。有深度、有力度,值得收藏,很多章节都值得反复的阅读、体会。一线老师必看,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很有用。

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我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教育者!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备课有直接关系。在课堂上我们是使教学很简单思考工作,引导了每位学生很明显的理解,但是有些同学很多很多缺乏理解,完全不明白的地方,是否我们教师教育着很简单讲授方法和很简单教学过程吗?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就可以,可大部分的聋人学生完全看不明白的,有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操作方法的,然后发现我们聋人学生缺乏文化理解的,会影响着我们学生着文化沟通很困难,后来我们老师会努力为聋人学生改新认识知识的地方或者新社会生活上交流沟通。有把握好了这一点,顺其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就可,关注每个聋人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这本书《教育常识》是教育指导书,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阅读和思考,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来进一步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理念。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