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小人国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03

小人国读后感(范例十二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在作者写的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描写细腻。 读后感是您表达与书籍互动的途径,你是否正在想如何写出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OK语录网小编为您呈送了“小人国读后感”主题的相关内容,此篇内容仅限参考阅读!

小人国读后感 篇1

观看了纪录片《小人国》感触很深,里边的幼儿园教育形式让我很震撼,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形式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的成长所起到帮助。纪录片拍摄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讲的是北京郊区的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里所发生的几个事情片段。如果没有事先告诉我这是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故事,我可能会以为拍摄的地方会是托儿所,因为在我们周围的幼儿园都是建造的像城堡宫殿那样美丽的建筑物,很少看到像家庭院落一样的,所以还真想不到这就是一所幼儿园,可能在这样的幼儿园里会有更多的温馨,就像家一样。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很凶很霸道的小男孩池亦洋。小小年纪,还只是一个幼儿园年龄的孩子,怎能如此的霸道与凶悍,似乎他就是活在古代的小皇帝,什么都要按着他的想法来。玩踢球时,知道自己输人了,就想让其他小伙伴遵从他的规则来踢球,结果却遭到大家的一致不认同,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大嗓门的想要以武力制胜让大家屈服却招来了老师。面对老师,池亦洋也毫不害怕,照样与老师大声对峙,而且自己说的还很有理,老师的做法是如何怎么样都要与这个孩子讲道理,虽然他嗓门大,但是老师就像朋友之间会吵架一样,用同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以道理制胜,最后池亦洋说不过,砸球就走。从这件事情当中,我就发现老师的做法很好,因为现在很少有老师会容忍孩子在自己面前这么放肆,多少都喜欢让自己臣服于自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班级教育人数很多,几乎没有办法与精力放纵孩子这样去生活,并且也必须在我们良好的生活常规中走我们安排好的路。在讲道理时,大家都认同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现实环境,没有办法实施,而在纪录片中我看到,老师进行一个主题教学,《秋天的树叶》,从院子里捡了一大堆飘落的树叶拿到教室里,就是很实际的让孩子去玩,在玩中积累知识,从视屏中发现这样的方式孩子非常喜欢。

这个幼儿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里边却是孩子们游乐的天堂,很难想象在幼儿园里会有野战的沙地,难道要让孩子们在那里翻滚?还要用那些危险的木头竹片打架?一般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能的,这就让我更加的佩服了她们的教学理念,充分给孩子活动的自由!不会为怕脏而不给孩子游戏的自由,不会为怕危险而剥夺孩子选择玩具的权利,可能就是有时考虑的太多,怕这怕那之间就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快乐的体验。而家长也非常的配合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放学时家长手中都带了换的衣服,似乎是幼儿园有安排这样的课程,家长都有所准备。

而我也觉得那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幸福的。有一个小男孩锡坤,他个很小,似乎应该是小班的孩子吧,所有人在教室里活动时,他却偷偷溜出来一个人到外面探索发现,看到垃圾桶似乎很好奇,尝试着要放多少东西才能把这个垃圾桶填满,他选择的东西居然是扔其他人的鞋子,大家也发现了自己少了鞋子,但是并没有声张而是慢慢去调查发现,知道是这样一回事以后并没有阻止这个小男孩的行为,继续让他这么做,保留孩子最纯真的好奇心,自由的去发展探索,相信孩子在这样的思索过程中会有更好的发展。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孩子不爱上学,就是因为在这个集体中虽然有知识可学,但是失去了自由,做什么事都被纪律化,让他们觉得非常不自由,长期下来自然有了抗拒去上学的想法,最好能装病让家长心疼,逃过几天不去上学的时间。从这中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中合理安排规划更多时间给孩子自由发展?让他们多些自己的小空间,不打扰他们的游戏,我们老师也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

小人国读后感 篇2

看了一遍后,紧接着又看了第二遍,觉得这是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影片。一群幸运的孩子,一个智慧的老师,一个幸福的国度……里面的教育方法、孩子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是你想像不到的,没有任何强行的规章制度,任何活动都由孩子们自由发挥,老师不做干涉,只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才上前适当的引导。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思想,这也让我深感投入教育!

影片纪录的虽然是巴学园里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很平淡,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从未走入的纯洁的童话世界。

辰辰是一个可爱,害羞,执着的小女孩。每天,她都在幼儿园门口等她的好朋友南德。无论春夏秋冬,她都永不停歇。巴学园的老师们并没有强制的把辰辰带回室内,而是询问她的意见,“你想怎么做”。有时候还会和她一起等。

不管多久,辰辰一定要等到南德。看到好朋友来了之后,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成年人常说,孩子知道的是朋友。今天我们是朋友在一起,明天我们不会有新朋友在一起。看到辰辰的等待,你觉得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必须尊重他们,而不是用强制手段压制和规范他们。

池亦洋这样的孩子相信是当老师的最头痛的一类学生了,他霸道、任性、爱欺负人、不守规则等等。我们碰到这样的孩子肯定会免不了大发脾气,喝哧一番,可是大***却没有这样做,在他犯错误时,总是耐心的引导,在这件事情上你应该怎么做,哪里做得不对了当他要用暴力解决问题时,大***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用暴力去征服别人的人是没有出息的,我相信你也不会用暴力征服别人。

”影片中老师这样批评教育的语言是我很值得学习的,因为往往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会这样的平心静气。不仅如此,大***还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他身上有孩子们少有男子气概,他会带着一帮小朋友玩,而且有序的指挥活动过程和人员安排,小朋友们也都听他的,可以看得出池亦洋是一个很有领导能力的孩子;他还会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且解决得很好。

像大***这样不因为这个孩子身上有一些不良行为就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而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教育的同时也要用适当的方法。

印象很深的还有调皮鬼锡坤,是个很机灵的小家伙,为了想看看垃圾桶的肚子有多大,他把小朋友们的鞋子、玩具、甚至足球来把垃圾桶填满,因为这样,巴学园的老师们每天都要在环卫工人来之前把东西抢救回来,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位老师阻止他这样做,而是给他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试问有几个这样有智慧的老师?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调皮的孩子,马上制止这样的行为。

看到发生的锡坤身上的例子和大***的去处理方法,让我明白了要用雪亮的眼睛看清楚孩子的活动动机,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并在探索过程中适当的指导。

影片虽然简短,情节平淡,记录的也是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往是手足无措,草草了结,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亏欠孩子们啊!大亨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她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她会蹲下来告诉他们做什么不好,怎么做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

我想我以后还会看这部电影。有许多事情值得理解、思考和理解。

小人国读后感 篇3

巴学园是我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了解到的,讲述的是孩子们在巴学园中快乐的生活。在首都北京的郊区李跃儿创办了第一所中国式的巴学园,《小人国的秘密》真实记录了2——6岁孩子在巴学园中的纯真年代和情感历程。

在《小人国的秘密》中,有这样几位小朋友一定让大家记忆尤甚:一个是非常可爱、喜欢探索的锡坤;一个是阳刚之气、但有点叛逆的池亦洋;一个是性格内向、天天在门口等待好朋友南德的辰辰。从这三个小朋友的成长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大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巴学园对孩子成长的促进。

《纲要》中提出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些理念在《小人国的秘密》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等待,或许是外表最安静的动词,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内里却翻江倒海!等待,不需要额外的努力,却考验着人的耐力和诚意。等一个人可以等多久?10分钟、一小时、一昼夜?。久等不来,杳无音信,你会不会还等下去?面对这个问题,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答案令人吃惊!孩子们的真诚友谊,竟如此值得我们尊敬!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门后徘徊等待的辰辰。辰辰每天来得早,到了幼儿园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然而南德每天来得晚,等待成为辰辰每天必修课。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巴学园的老师们都非常尊重辰辰的行为,“天太冷了,要不要进屋等一会?”、“老师和你一起等南德”,同时大李老师把自己的围巾围在辰辰的身上。这都足以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辰辰不断的成长、变化——因为辰辰用独特的方式等待,获得了安全感和南德的友情,辰辰对南德感情经营,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起初,她是用物质来交换情感,然后用自己创造的游戏来换得情感,到后来,她会指挥南德去做一些她想让南德去做的事情。这个过程,正是人类的社会性技能由萌芽、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二、适时的正确引导,给孩子指引成长的方向

“一个孩子怎样去理解世界,怎样去看待周围的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他将来的生存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让孩子了解他身边的成人是友好的、安全的。”这是李悦儿在书中说到的一句话。池亦洋的变化成长可以说是这句话的诠释。

开始的池亦洋就是一个十足的“小混混”,蛮横、任性、飞扬跋扈,时常欺负弱小、他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并且敢与老师叫板!想想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周围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可想而知,一定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同时是更加严格的批评教育,让孩子越陷越深。然而大李老师给予池亦洋的是正确的教育引导,主要是就事论事,当池亦洋不能及时改正时,便采用的冷处理的方法,让他到反思角去反思,还有大李老师做到了诚信,说到做到,反思时间一到,便会和池亦洋交流,使池亦洋意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池亦洋的行为造成家长们反对时,大李老师没有顺应家长,“池亦洋身上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让家长们知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老师们慢慢引导下,池亦洋一点点的变化,开始学着老师的样子用公正的方法来评判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最后成为孩子们公认的领导人物,成为正派、阳光的男子汉。

三、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纲要》中提到的“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影片中锡坤的每一幕都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是来回往垃圾桶里运鞋子,并使劲踩踏垃圾桶的开关,倒完鞋子后还认真地盖好盖子才离开;二是带动其他孩子一起攀登将物品架弄翻,还开心的坏笑;三是把所有的珠子洒落一地,听珠子落地的声音,从他洒落第一次珠子时,他就开始观察周围成人,发现成人允许便大胆的进行更强烈的“进攻”。面对每一次的“破坏”,巴学园的老师们都给予理解、支持,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尤其是玩珠子的那一幕,满地狼藉,他还兴奋地满屋跑,大李老师一直在一旁看着,并不阻拦,等着他玩够了,大李老师才引导他如何使用笤帚和簸箕将东西收放整齐。

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给儿童自由,给儿童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格计划是儿童天生就带来的,我们只要给他提供机会和条件。”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这是巴学园校车上的标语,也是我们应遵循的教育理念,我们要通过教育为孩子量制出适于不同孩子的鞋子。我们不能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担保,那么就请为他守护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

小人国读后感 篇4

原本以为小人国是一部动画片,可看着看着,那部看似随意的纪录片深深的吸引了我,影片带着我直观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在这个小人国里,每个孩子都被视为与大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老师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保护并引导着孩子的天性,相信孩子们的行为必定有其原因,留给孩子反思的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巴学园被看成是一个小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社会的相关规则!

在这所幼儿园里,老师们尊重每个孩子。感情细腻性格执着的辰辰。老师们一直赞同她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看到这里,我在想辰辰一直坚持每天都等,可南德真正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了吗?就像大李老师不经意间对南德说的一句话:“辰辰每天等南德,南德来了却装着没看见一样”可接下来的镜头,我知道南德也同样把她当做好朋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起床后顾不上自己穿衣服先帮辰辰穿。或许只是南德来得晚了不好意思表达而已。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只有孩子能够理解。

一个简单而真切的儿童世界,一个个真实的镜头,总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嘴角上扬,会心一笑!微笑过后,又总让我们深思!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看着影片,对照着自己的工作。佩服大李老师的同时,不免有些惭愧。让我们停一停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我们身边那个纯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当你用心蹲下来,走进去,你会发现,这个孩童国度里有很多被你忽略甚至常常易受大人权威所扼杀的孩子的道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能体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父母和老师都会说是爱孩子的。但是怎样的爱才是恰到好处?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话题,也是最近现代教育理论时常争论的话题。而这部影片则让各界争议的人们看到了亮点,再爱也要有权利,再爱也要有规则。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中迸发的点滴精彩,无需成人去干预,无需成人去打扰,一切都是自然赋予他们的力量。我们只是沿着他们成长的轨迹给予适当的帮助就可以,之后就是谦卑的看着他们成长。

小人国读后感 篇5

写在前面:

电影《小人国》是摄制组于2006-2008年间拍摄的位于北京郊区的一所名叫“巴学园”的蒙氏幼儿园。真实记录了一群2-6岁小朋友的生活。影片以第三视角记录了辰辰、南德、池亦洋等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等各种景象。

本文为《教育心理学》的课后作业,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李跃儿和她的芭学园

教育是脚,孩子是鞋。鞋合不合适,只有脚最有发言权。无论是从《床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还是到《小人国》、《成长的秘密》里面的芭学园,都塑造了这样一个乐园:

这让每一位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都希望在这样的地方教书,每一位家长都希望送孩子到这里学习,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在这样的地方成长。

芭学园认为,只有孩子才是有感情、有使命、有需要的脚,而教育者才是为这种脚做鞋的人。我们要造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就必须要忘我地感受孩子,了解孩子、研究教育、是我们成为有感受力、尊重孩子需要、能力高超的制鞋人。[1]

1.1芭学园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

李跃儿提出,芭学园采用的是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对教育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组合。[1]但更普遍的观点认为,芭学园更符合蒙氏幼儿园的特点(当然,这与建构主义思想并不矛盾),即:

一。教学观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儿童为中心

如,影片中多次出现教师与儿童对话,均采用尊重和平等的视角

蹲下或坐在儿童身边与其交流,使用真诚的语言,耐心的倾听,使用“你觉得……可以么?”而不是命令性的语言。

2.教育核心是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

对待“孩子王”池亦洋,采取耐心的引导和说服,启发池亦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利于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建立友谊,在这里,教师承担了“脚手架”的作用。

3.环境自由且混龄教学

巴校园区分为人工区、文化区、娃娃区、综合建设区、室外大型木工区、室内木工区等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布局特点和功能,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巴校不采用分班制,2-6岁儿童混教。

而芭学园的教育目标[1]也符合蒙氏教育的教学目标,帮助孩子建构起道德自律的人格特质和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十五项教育目标正对应蒙氏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构建健全的人格;帮助孩子建构起有利于生存的基本能力及建构智力自主的思维模式正对应儿童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即技能的培养学习。

片中所有的吃饭、穿衣环节均为小朋友们自理,可以看到儿童自己打扫院内卫生,在教室玩耍过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扫清理、还原归位。同时,对于现实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要做相应的指导性教学,比如:客人回家,如果不想客人搬自己的东西,就要向客人说明原因。

同时混龄教学也将社会上存在的“挑战”,如何和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何和比自己强的人相处、如何与比自己弱的人相处,带到了幼儿园内,是儿童的人格构建的更加健全。(后文将对园中小朋友如何与池亦洋相处,以及池亦洋又是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做详细阐述。)

1.2芭学园的两大特点

1.2.1尊重而不放纵

值得注意的是,芭学园并不是“放养”幼儿园,它尊重儿童,释放儿童天性,不在所有事情上都加以条条框框。但同时,也不能放纵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犯错时,要及时干预和引导。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初就提出了学科教育的思想。

强调积极主动的纪律,强调幼儿秩序感的内化。[4]

常规的幼儿园更多的是强调纪律,甚至坐下要手背后,或者双手放在膝盖上,睡觉不许出声,而这种行为训练,除了“服从”以外,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芭学园更强调如何正确表达社会或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言行,从广义上讲符合社会期望。比如,在课堂上举手发言,集体活动时服从集体活动的安排,在有规则的游戏中遵守相应的规则。

在影片中,由于池亦洋违反了课堂规则,他被学校请出了教室。

由于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学前期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但同时又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这时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他人的观点,也很难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时便需要成年人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秩序、规则,比如排队,尊重他人把话说完等。片中幼儿园老师多次引导儿童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一种情绪宣泄,我有时候也会哭的”、“他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通过教会学龄前儿童正确的理解情景,可以引导他们不轻易认为他人具有敌意动机。[3]

1.2.2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

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5]由于生理和智力方面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儿童需要一个方式去适应即将到来的“社会环境”,游戏就很好的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也为个人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机会。

这部电影的三分之二是针对各种各样的游戏片段。锡坤把鞋子和足球扔进垃圾桶,在园里四处搞“破坏”:独自跑到储藏室去“探险”,翻箱倒柜;又趁其他人不在时溜进教室,把上课的教具撒得满地板都是。

大***跟在后面,并没有制止,而是等锡坤尽情玩耍之后,才和他一起收拾“残局”,很好的保护了儿童的好奇心。事实上,时年两岁的锡坤正是以这种方式在探索“世界”,有助于他建构对外界的认知。游戏不仅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还能促进情感的发展和社会化。

通过各种合作游戏学会与他人的交往,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同时逐渐理解他人,感知他人情绪,培养“共情”。

2、影片中学前期儿童的特点

1.身体发育的特点

学前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在2-6岁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体重由27磅左右(2岁)增长到42磅左右(6岁)左右。身高从大约34英寸(2岁)增加到大约45英寸(6岁),。

由于身高和体重的发育特点,影片中的池亦洋明显比其他孩子大(当时的年龄应该是5岁)。

2.大脑的发育特点

学前期儿童的大脑会发生功能侧化,这正是目前“右脑开发”概念提出的基础。同时,于男孩相比,女孩在两个半球的语言分布更为均衡,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女孩在早期阶段的语言发展比男孩快。[3]

3.运动的发展

学前期儿童对肌肉的控制越来越好,无论是粗大运动技能还是精细运动技能都有一定的提升,趋于熟练和精巧,越大的孩子在精细运动技能上表现越出色。

4智力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术前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它们具有保护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这属于自我中心的思维。片中池亦洋虽然年纪相比其他儿童略大,但也做不到很好的顾虑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也因此会做出一些伤害到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会逐渐获得改变。

除此以外,学前期儿童有时对时间的回忆是准确的,但不一定都是准确的,而且易受他人暗示的影响,甚至是自我暗示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学前期儿童是在故意的撒谎,片中老师询问孩子冲突的具体细节时,的确会有孩子记不清或记不得,这并非故意隐瞒或撒谎,该年龄阶段儿童会出现这种现象。

5语言的发展

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语言技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3]与上一阶段明显不同的是,该阶段儿童获得了句法和语法的概念。片中孩子们的对话开始出现,和、或、与、如果、假如、所以等带有条件、和逻辑性的词汇。

同时,该阶段儿童会出现自言自语和社会性言语。

影片中小女孩的“我要呼吸一下风景,这下还有新风景”等没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属于自言自语的行为。维果斯基认为通过自言自语,儿童能与自身交流,能够尝试想法,自言自语正是内部对话的先兆。(言语的内化)。

社交语言在电影中更为常见。当佳佳帮助陈炳栋重返池亦洋俱乐部时,佳佳不断调整劝说策略,虽然最终失败了。

同时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年龄的学前期儿童的言语水平可能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在语言更复杂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词汇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明显的提高,影片中南德(时年四岁)逐渐开始使用“如果”、“然后”、“所以”这种具有逻辑关系的词汇。片中还出现了很多成年世界的语言“忘带结婚证了”、“死了将我埋葬”、“今天要去买房”等等。

6.学前期的社会性发展:

6.1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

在艾森克的八阶段理论中,3-6岁对应于主动内疚阶段。这时,他们开始想主动做事,比如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形成自己的判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池亦洋的红斗篷和小女孩们用围巾和发夹装饰自己。辰辰主动向南德表达“这两个菜我爱吃,这个菜我不爱吃”。

同时,儿童也会发展出个人主义倾向,南德和辰辰在游戏过程中对其他人说“你们来晚了,这是我们先拿到的”,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独立和自主的,与他人竞争稀缺资源。[3]

6.2性别的差异

学前期儿童逐渐会形成性别观念,这种差异在游戏中就能够得以体现,同时也会出现同性偏好。尹尹等女孩子用发卡和丝巾、耳环等打扮自己,而不像池亦洋、男孩子那样在身后系披风,游戏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女孩主动进行娃娃游戏、猜谜语等,而男孩会进行踢足球,模拟军事训练、玩沙土,甚至几个要好的男孩子形成“小团伙”在储物间一起“捣乱”。

6.3友谊的发展

学前期儿童逐渐形成了“友谊”的概念,即使他们不会说“友谊”这个词汇。部分儿童会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对儿童的性格、个性品质、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影片就是以辰辰(时年四岁)等待南德开始的,事实上辰辰之前并不在“芭学园”上幼儿园,而是经南德妈妈介绍转去芭学园的,而之前,辰辰和南德在一个小区生活。这也就解释了辰辰一直坚持等待南德的行为。辰辰正处在秩序敏感期和社会规范敏感期,突然变化的周围环境令其无所适从,同时她又渴望适应环境,建立关系,所以有选择性的交往了一个“熟悉”的朋友,帮助她适应新的环境。

6.4学前期游戏的特点

学前期阶段儿童开始有功能性游戏、建构性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事实上,功能性游戏出现在学前期得早期,涉及简单、重复性的工作。[3]片中锡坤(时年两岁)总是往垃圾桶里扔足球,鞋子等各种东西正属于功能性游戏。

辰辰和南德进行的“过家家”、小女孩们模仿熨斗熨丝巾,给娃娃换衣服等正是假装游戏。林予枫占据了小滑梯当做“城堡”,作为“王子”邀请尹尹成也是假装性游戏,随着年龄增长,假装性游戏可以变得更抽象更富有想象力。男孩子的踢足球游戏便是规则游戏。

同时根据米尔德里德的理论,学前期儿童会进行平行游戏、旁观者游戏、联合游戏以及合作性游戏。片中,四种游戏形式都有片段性的出现,各自给自己打扮装束,**别人爬树,交换工具铲土以及猜谜语过家家。

6.5攻击性行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行为还是相当普遍的。潜在的语言攻击和互相推搡、脚踢等其他形式的攻击都存在于学前期的各个阶段。

小人国读后感 篇6

影片开头是一个小女孩,她满眼期待地看着校门。这个小女孩叫辰辰。她期待的是她最好的搭档,南德。她没进房间,也没去吃饭,面无表情,静静地等着,直到妈妈把他送来,辰辰才露出笑容。

开始了与南德正常的园中一日活动。

在南德与辰辰进行娃娃家活动时,有几个小朋友“闯进”了辰辰和南德的家。辰辰说:“起开你们这些大坏蛋,你们来晚了,这是我们先拿到的。

”可见,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是有“规则”、“排队”意识的。这似乎是文明人类的本能,这不禁让我们反省,当今社会中,那些不遵守规则、插队的“大人们”是不是连最起码的文明都已经丧失掉了。

淘气的小男孩刘嘉阳爬上了树,但没能下来。但是树下的小女孩却一直说:“太棒了,太棒了。

”这让我想起我幼儿园时,午休的床,是上下铺,当一个胆子大的男孩子能够扶着墙站在上铺的床栏杆上,努力去摸房顶,并大喊着:“我最高了!”周围的小朋友纷纷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其实,在小孩子眼中“你真棒”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就是你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没有嫉妒,就是纯纯粹粹的羡慕、崇拜。

池亦洋----算是巴学园的“大孩子”了。池亦洋抢了陈炳栋的棍子,在老师的劝说下,陈炳栋壮起胆子,胆怯的说:“池亦洋,请把我的棍子还给我。

”但是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在陈炳栋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手一直拽着老师的衣角。老师是他的靠山、给了他勇气去说这番话。可见教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给孩子多少安全感。

佳佳----是这个正义的孩子。帮陈炳栋要棍子,并许诺给池亦洋纸飞机、玩具。但是池亦洋愤怒的喊道:

“少废话,把你们打5成肉泥”。佳佳吓愣了,不再说一句话。而当池亦洋想用棍子打人时,他害怕地耸耸肩。

而这时,陈炳栋吓的跑掉了。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读到的一条新闻:在公共汽车上,售票员指了指小偷。但小偷愤怒地刺伤了售票员。然而,此时,却没有人拦下满满一车人。

就连差点被偷钱包的乘客也缩在一个角落里,一句话也没说。再联系上前段时间山东招远一女孩在肯德基***这一事件。我们必须反思,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的教育不够吗!?

正义的人越来越少,那些偶尔出来的正义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如果车上所有的乘客都站起来,那小偷拿的刀是什么?!假若,肯德基中的20多人全部拿起椅子砸向拿六个人,他们还会仅仅凭一根棍子打死一个花季般的少女么?

陈炳栋的逃避,不仅仅是因为对池亦洋的惧怕。有个伟人说过:“要想让恶人胜利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好人什么都不去做”。

当然,我们不会鼓励一个人去对抗**势力,而是鼓励所有人都有正义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组成一个团体。

池亦洋和佳佳过得不好。他们被大亨罚一个人坐几分钟。从他和摄影师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是故意犯错的,他也许只想多一些人关注他,如果付出了足够的关心、爱护与在乎,“问题儿童”也会成为最善良、最单纯的孩子。

尹尹是个可爱的小公主,林予沨却是个孤单的王子,由于心仪的公主迟迟不来,他独自在“宫殿”中来回踱步。在他眼里,公主们通过他的交流回到了王子身边。我想,”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对于孩子的情感、人际、沟通更要给予必要的协调、帮助与指导。

看这个小宝贝们安静的午睡,每个小孩都是小天使。午休结束时,南德不在乎自己的衣服。他耐心地光着胳膊给辰辰穿衣服。

家长会上,大***的解释与分析,让我很感动。大恒没有放弃打她、骂她、生她气的问题孩子,而是不断为池亦洋开脱,努力引导他改变。

大***讲了一节社会课,我觉得特别有必要。关于去别人做客以及别人来做客应注意的问题。不应该硬性规定,强制的告诉孩子:

“不许动”,而是像大***那样循循善诱,告诉幼儿为什么不能去动,假如是你的东西被乱动,你也会不高兴,教会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锡坤------两岁的小豆豆!他想知道垃圾桶有多大。他想把能得到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扔进垃圾桶,然后交给其他孩子扔掉。似乎把东西扔到垃圾桶里是件特别特别过瘾的事情。

看着他笨拙的踮起脚、仰起头往那个比他还高的垃圾桶里扔东西,真是太逗了。他还聪明的企图用足球把地上的摄像机挡住。可以看出锡坤是个特别有规矩的孩子。

对他来说,盖上垃圾桶的盖子特别困难,因为他不够大,够不着。但是他仍然坚持在每次扔完东西,都要把用“摇晃”的方式使垃圾桶盖子自己下来。可见,规矩是要从小培养的。

老师并没有责怪锡坤的行为,而是每天悄悄地又拿起一篮子东西。充分尊重了一个两岁孩子的好奇心。

佳佳和陈炳栋因为发生了争执,竟然是“问题儿童”池亦洋出面解决的。每个孩子都有闪光。不要因为一件事而拒绝孩子。池亦洋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冬天不知不觉来到,辰辰还在门口,等着南德,远远地看着,耐心地等着。不仅是在等待南德,更是在等待成长,等待一个指引着他们成长的明灯。

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耐心的等待着。

小人国读后感 篇7

原本以为小人国是动画片,可看着看着,那部看似随意的纪录片深深的吸引了我。影片带我直观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在这个小人国里,每个小孩都被视为与大人一样平等看待,老师们理解孩子的行为自有其道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保护并引导着孩子的天性,留给孩子反思的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将之看成一个小社会,遵循社会的相关规则!

82分钟的时间里,没有刻意的情节安排,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简单而真切的儿童世界!孩子们或矛盾,或捣蛋,或打闹,或嬉戏,或沉默,或发怒,或委屈,或辩解,或挺身而出,或畏惧退缩,或蛮不讲理,或反思知错,奇特的迥异个性,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个镜头,总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嘴角上扬,会心一笑!微笑过后,又总让我们深思!

作为一个幼儿园的教师,看着影片,对照着自己的工作。佩服大李老师的同时,不免有些惭愧。让我们停一停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我们身边那个纯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当你用心蹲下来,走进去,你会发现,这个孩童国度里有很多被你忽略甚至常常易受大人权威所扼杀的孩子的道理!不免也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巴学园里那种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在生活中学知识,懂规则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的成长的,最值得我回味的是他们校车上的那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呀,什么样的鞋最适合脚呢,就是大李那样的老师!

小人国读后感 篇8

小人国,一个只属于孩子们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那里散发着属于他们的味道,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是这个世界的最纯真的公民。正如巴学园的办学宗旨一样: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贯穿片始末的是一个叫辰辰的小女孩子始终坐在门口等一个叫南德的小男孩。南德没到的时候,她就静静地一个人坐在门口,双手托着下巴望着校门口,或一个人背着小手在门前踱来踱去,似乎闷闷不乐的样子,老师叫她也不应,我想,辰辰是想和南德一起活动吧。如果这时她亲眼看见或者听到同伴呼唤着“南德”时,她就会很开心的跑过去拉着南德的手,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可以说,辰辰的园里活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辰辰像这样每天等着因为堵车而迟到的南德,直到南德后来转学。可想,辰辰和南德之间那纯纯、甜甜而又执着的友谊,就好像午后里的阳光里的味道,就算时隔多年,辰辰和南德重拾这段时光的回忆,依旧能体味当年那纯澈记忆。也许,幼儿之间的友谊比成年之间的来的更纯粹,更真实,要不,这样的画面总会令我们无限感慨?

相比晨晨和南德之间的友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孩子王”——池亦洋。他力气大,个头大,也正因为如此常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他强抢小伙伴们的棍子,占领地,甚至扬言要砍死所有的人,还说要掐死哪个柔柔弱弱的佳佳……总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小霸王”还记得佳佳对爸爸说他一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池亦洋没有打他。也正因为池亦洋种种调皮的行为,大家建议园长开除这个老是“破坏和谐”的小坏蛋。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女孩豆豆,她也是因为调皮而被换了好多好多的学校,不过,无论是小豆豆还是池亦洋,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麦田守望者”的坚持,使这群调皮的精灵们没有迷失在这个世界里。这群”守望者“们用独特的方式教育孩子们,他们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就像小豆豆在小林校长的眼里就是一个有很多奇观想法的孩子,其实小豆豆一点也不调皮!当我看见池亦洋想一个大哥哥一样正在努力调节两个正在闹矛盾的小伙伴时候,当他像一个教官一样纠正着一群伙伴闷得姿势的时候,当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的时候,我觉得池亦洋必须存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男性”的教育,这对于当下的形式而言,真的很重要!或许,这比一个男性教师来的真实而又直接。只要给予像池亦洋一样的“孩子王”正确的引导,作用也许超乎想象。

大家都说孩子都是哲学家,科学家。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就像片里的两岁小男孩——锡坤,小小的脑袋总会有一些在成人看来比较奇怪而又可爱的行为。他总会出其不意的打开同伴的零食盒,把同伴的鞋子装进永远装不满的垃圾桶里,或者把所有的珠子翻倒在地,像一个跳跃的音符踩在五线谱上一样……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觉得这些美好的教育模式得以存在,一切得归功于那些“麦田守望者”们,他们热切希望解放孩子的天性,一切回归自然。就像巴学园的校车上写的: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至此似乎也能更准确的理解教育和孩子的关系。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句话也体现了孩子是教育的主体,而我们只能作为一个父母的身份给孩子们挑选一双适合他们的"鞋子"一让他们能走好将来的每一步!观后感》

小人国读后感 篇9

《小人国》这部精彩的电影,真实的记录了孩子们的纯真年代和情感历程。以平实的手法,细腻的把孩子们得世界展现给那些大人国的我们。

很有幸看过《小人国》拍摄的片花,而且比其他人更能详细的了解这部片子拍摄的背景。导演利用三年的时光才把片子剪辑成型,着实下了一番苦功。82分钟的观赏过程里,伴随着出人意料的幽默、滑稽与感动。始终纠结于心的就就是自我被这群小人国里的精灵们感染着,庆幸他们能遇到一位如此懂他们的老师。而老师所给予孩子的并非一个“爱”字就能够诠释,则需要老师的教育机智,和带给适时的帮忙。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就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我就是含着泪把片子看完的,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情感世界如此精纯,就像一张白纸,因为没有色彩而纤尘不染。

而作为一位蒙氏老师,更能体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父母和老师都会说就是爱孩子的。但就是怎样的爱才就是恰到好处?这的确就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话题,也就是最近现代教育理论时常争论的话题。而这部影片则让各界争议的人们看到了亮点,再爱也要有权利,再爱也要有规则。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中迸发的点滴精彩,无需成人去干预,无需成人去打扰,一切都就是自然赋予他们的力量。我们只就是沿着他们成长的轨迹给予适当的帮忙就能够,之后就就是谦卑的看着他们成长。

一个关于权利、情感和探索的儿童故事,更多则就是给成人以警示,虽然我们每一天都穿梭在孩子们的中间,但就是对于这些小小一国的小人们我们就是否真的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呢?或许我们更多的就是用自我的行为定势去处理孩子们的问题,而从未了解过他们。而他们的世界我们探知的只就是:你务必这样……你能够那样……而非给予孩子真正好处上的自由。“孩子就是脚,教育就是鞋。”恰恰也就是在警示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留给孩子的不就是给他们什么,而就是他们需要什么。

很唯美的一部影片,也就是近年来儿童影片中的经典之作,值得一看。

小人国读后感 篇10

看这个片子让人觉得特别温馨和感动,那好似因为孩子的执着,纯真,更还有老师们的爱。做到有爱心也许不难,但是面对淘气的孩子,不光要有爱心,更要耐心与信心。如果你给与他的仅仅是爱心,那就成了纵容和溺爱,这样的爱是不会浇灌出好的花朵的。大李老师就是一个充满了爱心的同时还充满耐心与信心的老师。

她是一个叫巴学园的幼儿园的老师,她总是那么和蔼。她教孩子要争取自己的权利,教孩子礼貌待人,教孩子不以强凌弱…。也许有人说这个很简单,可是如果碰到像池亦洋那么淘气顽皮的孩子,你会怎么办了,我当时在想,如果换作我,我会怎么做呢?打一顿吗?骂一顿吗?不让他在这个幼儿园里待了?面对那么多家长的强烈建议,她很淡定的说,池亦洋给所有男孩子树立了榜样,教他们坚强。所以她是不会让那个池亦洋转走的,她相信这个孩子。

池亦洋可以说是调皮孩子的一个代表,他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还打人,说脏话,动不动就说:混蛋,我要掐死你。我以为他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很危险,想得远一点或许和他的家庭有关?可是每当他犯了错,大李老师都耐心的跟他讲道理:你这样是不对的,你没有权利拿别人的东西。你没有权利伤害别人的身体。你应该向人家道歉……

按照我现在的想法,我觉得调皮的`孩子最后应该是很有出息的。刚开始的时候,池亦洋好像根本听不进去,他依旧我行我素。慢慢的,大家都不跟他玩了,他的群体里只剩下了他一个,孤孤单单。我想他应该也会在心里反思吧。一天有两个小男孩起争执,他跑过去把他们拉开,并问他们是谁先动的手,按照判断他让错的一方给另一方道歉,并且要询问人家愿不原谅他,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这就是小孩的模仿迁移能力。看到这一点我很感动:大李老师的心到底没有白费。

所以,只要不放弃,孩子的本性总是善良的,何必说什么坏不坏,好不好之类的话呢?在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孩子都是孩子的启蒙的老师,多给孩子一点信心与鼓励,不要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骂。而且每个孩子从心里都是希望父母老师关注自己的,不要漠视他的这种需要,也不要给孩子戴上好孩子,坏孩子之类的帽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教他们友爱,和善,帮助,团结,诚实,勇敢…。。多点耐心,他们会很好很好的长大。

第二个我想说一说那两个孩子,辰辰和南德。每天早上好像辰辰都是最早一个到幼儿园的,每天辰辰都在门口等南德,和他一起进去。而南德总是来的很迟,而且每次都好像不在意的样子。辰辰好像只有在和南德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开心的笑。这就是两小无猜,呵呵…。很美好。让人惊讶的是,辰辰很执着,每天每天都在等,好像那已成为她必做的功课,这种执着也让人感动!

第三个我想说一下坤锡,他是个刚满两岁的小男孩,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起初对垃圾桶的容量感兴趣,就把足球啊,其他小朋友的鞋啊什么的都放到里边去了。老师们没有阻止,只是在晚上有把东西拿出来。后来他兴趣转变,跑到屋里到处乱翻,还把棋子洒了一地,大李老师也没有阻止,相反还和他一起玩,最后又和坤锡一起收拾好棋子。这门做恰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符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其实有好多印象深刻的画面就不一一说了,作为一个老师的李跃,她是成功的,孩子能进到她的幼儿园真的是一种幸福。孩子这朵花,不只是要给他施肥,浇水,还要在他长歪了的时候扶他一把,让他昂扬向上。老师确实就是那园丁,呵护花儿健康长大。

小人国读后感 篇11

看了《小人国》和很多家长一样,有很多感触,但又觉得自己的感触和很多家长不同,大概源于自己一直坚守着比较正统传统的教育观点,我始终觉得孩子虽然需要自由地成长空间,但我更认为这种自由需要**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张扬的个性应该是主体茁壮地生长在规矩框之外的个别枝杈和果实。所以,在平时对儿子的教育中,我和更加正统八板的老公往往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只是方式可能要稍微缓和和隐蔽。所以看了影片,我没有更多去想应该怎样去给孩子更自由的空间,因为我觉得平时这点上已经尽力做得很多了;我想得更多地是应该怎样去正确的引导孩子在自由中的问题,因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别是非,需要培养习惯,更主要是因为这才是我平时做得不够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领的地方。

有时因为忙碌琐碎的事情,没有时间陪伴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时因为压力和脾气,没有耐心以更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和自以为是的固执。虽然想着今后应该去改正,去调整,但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自己不会改变很多,对自己没有信心。晚上,当我回家做晚饭时,我告诉我儿子看完电影后要写这部电影。这是这次看电影活动的家庭作业。

说完之后,自己就一头扎进厨房去忙活,好容易把晚饭对付出来之后已经是八点了,老公才刚刚回家,每天日子都是这么忙碌得让人想放弃招架。趁着老公端饭菜上桌的空闲,看了儿子的观后感,很震动,很意外,突然觉得儿子其实比我想的成长的更快了,觉得儿子已经能很理智的思考问题,学着管理自己了。儿子最后说觉得这里的故事有很多,他可以把那故事再编一些,我知道儿子比我想的还多,或者我们每个人,包括家长,包括导演,包括教育专家和老师,其实在心里都想了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无法表达,无言表达,如噎在喉——或许儿子这一代人也真的会为此做些什么,教育的问题和很多科学问题一样,需要一代代人慢慢地去发现、去努力!

小人国读后感 篇12

第三,锡坤儿童具有伟大的发现精神。老师给了他很多探索的机会

锡坤小朋友的出现我想更体现了这所幼儿园的与众不同,最开始锡坤对垃圾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抱着一个足球,将它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他又拿来一双鞋将它扔了进去,在后来,他学会了小篮子放几双鞋再扔到垃圾桶里,老师并没有阻止他的探索,等到他失去兴趣时老师耐心的将垃圾桶中的东西一样样收回来。当他在一个房间里时,他开始对书架上的东西感兴趣。他把东西从书架上拿下来,然后试图爬上去。他在地上放了一篮珠子,玩得很开心。其实,这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让他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我想这个孩子一定在这样的自由自学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

可以说,老师的教育方式是独特的,因材施教,因为老师注意到这个孩子有这样的特点,给他自由和不受限制的自我发现,他可以享受学习和获得知识。

第四, 佳佳的懦弱

被池亦洋欺负时,佳佳很懦弱,不敢面对。她只是一边哭。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告诉他你应该站起来拿回属于你的东西。佳佳在得到这样的鼓励后勇敢地面对。后来,池亦洋说要打人,就偷偷溜走了。面对这样一个孩子,老师采取很多方法鼓励他,告诉他不要害怕。

第五, 不一样的幼儿园环境

这个幼儿园与现在其他幼儿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里面的游戏环境,让我想到了前不久老师给我们看的一段关于英国幼儿教育的短片,这个幼儿园很像那所幼儿园,有非常自然非常自由地游戏场所,比如说孩子可以去玩土,放肆的在土地上打滚,玩塑料泡沫,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孩子家长平时不愿让他们孩子去玩的,有些家长怕脏,怕乱。其实他们忘了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们可以直接给老师打电话,一定是大理。可以说,这所幼儿园的许多教育方法都很先进。

看过这部记录片其实真的让我感触很多,孩子的世界时单纯的,他们可喜欢发现,去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游戏,其实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供他们度过这样的童年,这种积极地,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是一种应该被广大家长和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成长,发挥他们天赋,培养出他们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