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爱的艺术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7-18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

《爱的艺术》读后感 曾经读过美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

这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记忆模糊,但其中作者对“爱”的诠释仍令我折服。 这本书剖析了“爱”。首先“爱”的基本要素是“给”,其实就跟我们佛家说的“舍”和“得”一样,你先要给,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回报,但偏偏爱这个东西却是不求回报的。在“爱”里面——给,是力量的表现更是心胸宽阔的体现,通过给予能表现一个人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大多数处在只想被爱的位置,爱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学习,经营的,只有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 其次,《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将爱分成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爱在我们的作家眼里就是一门艺术,在我们每一位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看着作者对母爱的剖析,我不禁联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那绝对是无私的、博大不求回报的!母爱就如同一种祝福,总是为此无条件的付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博爱”却在一步步的退化。现在,偶遇路边的老人倒了没有人再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扶起来,遇到坏人没有人再敢挺身而出的扶弱一把?? 弗洛姆认为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人们的“爱”因为各自内心的孤独和自私正在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现在人们的思想被“互利交换”化上了等号! 感慨啊,这本书在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是互为陌生的,是自动机器之间的关系,其安全感的基础就是要想方设法靠拢一群人,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中同这一群人保持一致。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充满了不安全感、恐惧感和负罪感。只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得不到克服,这种感觉就会不断出现。但我们的文明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使人们感觉不到这种孤独。这首先就是人们每天都重复着千篇一律僵化的机械性工作,这种工作秩序使他们不再自觉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统一的基本要求。但是光靠这个还不行,因此人就通过享受,通过娱乐工业提供的音乐、画片,以及通过不断地购买新的物品去减少这种尚未意识到的绝望”——弗洛姆《爱的艺术》。

当个性泯灭、社会趋同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时;当色厉内荏、空虚与寂寥的阵阵寒流经常侵袭我们心灵已成为不真的事实时;我们再来品读这些恰如其分、发人深省的经典论述,或许我们每个现代人都会有深厚的感慨与唏嘘。因为我们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双眼,在经济理性原则的唆使下,我们仿佛变地越发的冷漠。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财富和权势虽然达到了及至,但我们的内心却变地荒芜。慢慢地,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游走于心灵的沙漠,在承受一阵阵的痛苦之后最终走向颓废。于是,我们试图用欲望上的满足去驱散心灵的孤寂,但就当自己沉溺于物欲横流、性欲横流的享受之时,我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却依然如故。

现代人是痛苦的,在华丽的装饰下遮掩的却是心灵的空白。所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应该奋起、是应该清醒了。如果我们还依旧放纵自我、作践自我,那生命的乐趣也就淡然无存。如果活着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受罪,那我们糟蹋的不但是我们自身,而且是赋予我们生命的神明。

但要在一个荒蛮的世界寻找一方心灵的沃土,何其难也!幸好,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这位天才的思想家以他那深邃而又辽阔的智慧之眼为我们指引了若干方向,不至于使我们在面对偌大的心灵沙漠之时手足无措。

“博爱——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矗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同人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在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的过程中,人开始发展他的博爱。在爱自己的同时,他也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爱那些虚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同情包含着了解和认识的因素”。

让我们牢记这份劝世嘱托、记牢这份醒世宣言吧,从今天开始,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当你真正学会了爱的艺术之后,你会发现你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当你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乐趣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是何等之幸福、生命是何等之伟大!就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用真心去交换一片真情,用爱把这个世界照亮吧!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3

[爱的艺术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和心境]起因:麻麻自从看了我去年的新年晚会反串,一直对我的角色耿耿于怀,担心我接近四年来汲取了舞台上瑜兄的各种不良恶习,命我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又后悔高中的时候语文不是她掌舵的,缺失了太多,然后现在的课本里有弗洛姆《爱的艺术》节选片段,很多道理值得细细品,反复念的,遂让我看看此书,和她交流一下心得,爱的艺术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和心境。经过:

最近,半挑、半理解、半归纳、半感叹都得到了一些启发,要求鞭打!对爱的认识误区:关心的是我会不会被人爱,不是我有没有能力去爱;对“爱的对象”的选择加入了各种功啊,利啊,名啊;以及始终未能区分“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人们往往把两人之间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虽然我觉得太理智的是不是就不是爱情鸟。。。

康德认为人不应该成为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是目标,不是别人的工具。麻麻和我说我太相信这个了。独立不喜欢打扰别人。小学每天独自来回步行半小时上学放学,初中你们忙我基本三餐在六中对面的小巷解决,然后高中住校,周末或者放假也越来越不喜欢回家,尽管知道你们真的很期待,就是不喜欢看着你们大动干戈地欢迎我回家。

久而久之,打**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温柔地和你们说话了,即使关怀和心疼,仍然带着不满和抱怨老爸胃药不停吃还不断酒,你看书坐太久不嫌腰疼啊。。。我知道你们知道我在关心,可是仍然期待我就像电视里的乖巧女儿一般,撒撒娇,问个好,可惜我做不到啊,至少暂时是。。。麻麻说,我说的她也懂,可是总得亲耳听到我说,才能安心么,所以说需要语言沟通啊。

(一)爱情是对人生存问题的回答爱情是一种行动,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最最赞成爱情首先是给不是得。“给”不是自我牺牲,不是痛苦的割舍,而是表现自我生命力的快乐的过程;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时候,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创**情的能力。

如果你爱上了别人,却没有唤起他们的爱,那么这样的爱是软弱的,是一种不幸。——单恋啊暗恋啊的。如果人们想要有一个主导的生产倾向,这种态度的人会克服他们的依赖和自恋。

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读后感《爱的艺术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和心境》。--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恋爱中的女孩越来越有母性。至于爱情所包含的责任感,它不是义种义务,也不是义种外在强加的东西。这是义个完全有意识的行动,也是我想表达我对另一个生命的愿望的答案。

尊重并努力使对方成长和发展。没有剥削的意图。我希望我爱的人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我服务。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

——又想到《巴黎宝贝》的“现在的你因为过去的你更有魅力”。认识了解方能尊重,越深入我们生命的深处或另一个人的生命深处,我们离认识生命的目标就越远;但是了解生命的秘密,是人的本性,正如孩子抓到蝴蝶最想做的就是把翅膀折断,好奇地想认识蝴蝶——我也终于知道人为什么这么八卦了。(2) 父母和孩子的**随着个人成长过程的变化:

婴儿阶段,即自恋阶段,外部世界只有和他需要有关,才有现实意义;八岁前: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因为我就是我,此时的母爱是消极体验,无条件的;八岁到十岁:还不会爱,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产生一种新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接着:爱别人,创**;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灰常能理解为什么选择自己爱的,比接受爱自己的有时更快乐。

对于母爱和父爱的犀利的评价:“理想典型”母爱是无条件的,而那些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父爱的消极一面是父爱只能通过努力获得;积极一面是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极的努力赢得这份爱,这份爱也由我的控制和努力所支配。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文章认为应该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三)爱的对象爱,不是特殊的人的关系,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

爱情不是取决于对象,而是能力。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

“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1)博爱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

爱他人应如爱己。博爱是对所有人的爱,这种爱没有独占性。只有当我爱的人与我的个人兴趣无关,我的爱才开始发展。

——我和麻麻说,我认为自己应该对周围的人都还真诚的吧,虽然有的时候爱刷点嘴皮子麻麻说,女生不能把心玩野了,收不了心。我说麻麻星座有时候说的很准确,所以截图给麻码这个描述:所以当我代表这些词的时候,我还是很小心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4

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

毫无疑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场无休止的争论,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

瑞蒙卡佛认为爱是一种不那么长久的多愁善感,两个相爱的人认识彼此前可能爱过别人,而一旦俩人中的一个不幸发生什么事,活下来的那一个会悲伤一阵子,但他最后还是会继续恋爱,这样的故事信手拈来。

有人说,如果将爱等同于永恒,则两者的概念都会变得空泛起来,因此聪明的恋人们把爱视作海誓山盟的证言抑或甜言蜜语的网罟,语言这样一个虚无浮动的表意系统变成了对抗沧海桑田的慰藉。于是“我爱你”变成了那样轻易就可脱口而出的字眼、那么通俗而简单的词汇。我们有勇气一见钟情,但我们没有坚持到永远的毅力。

爱被我们弄得遍地都是——直到我们已经分不清让我们忧伤和焦虑的究竟是爱还是以爱为中心的虚无和空洞,抑或是落入陈腐现实的悲恸。

弗洛姆不认为爱是一件普通的事。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告诉世人,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而是一门不容易掌握的艺术。一份独立、成熟、自给自足的爱情需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来磨练。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没有廉价的爱情。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此***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们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的坚持,一种像孩子们学会走路、不断尝试犯错那样的体验,才能通过“学习”在人生旅途中慢慢获得宝贵的爱。

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想像力的训练和不断的练习来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动、任何企业像爱一样,以如此巨大的期待与盼望来开始,却又如此一成不变的失败。”——《爱的艺术》一书实际上是弗氏从三个方面针对为何现今社会的爱情一再遭遇失败做出的阐释。

首先他批判了社会中爱的瓦解:由于在后现代的今天,社会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我们崇尚肉体之爱和被爱的爱情观,那是一种吸引你接近某人的平凡的冲动,任何人都可以频繁地爱上另外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

现代文明的大机械化时代,抹去了人的独特性和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尊严。人们像一个零件一样奔跑,像一个无法停止的顶部一样旋转,从出生到死亡。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与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控制相同的基本原则。

其次,我们的爱之所以遍不是界,是因为我们把爱的问题看作是事物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参照别人来确定自己,认为爱不再有年纪的差别,觉得投入一段疯狂要趁早,三少四壮五轻亦不嫌晚;人们还认为爱是个完美的塑身主义者,一旦提及爱,就条件反射一般地把它与被爱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并以此提升自己的被爱指数:男人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帅气、拥有更多权势和财富,女人按照社会价值观的审美把自己塑造得和模特一样纤细、**、妩媚。

一方面,人们渴望爱情,另一方面,他们更看重其他东西,如成就、地位、名望和权力,而不是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上述的目的上,但很少投入到爱的艺术上。

当今世界满地都是的爱情架构在这种物化的价值之上,一旦外在价值抽离了,爱情的灵魂也开始渐渐出窍。爱不但繁荣地盛开在生活之中,同样充斥在人们的幻想里。大家期盼着爱,期盼着流行歌曲、偶像剧、浪漫的爱情**里、电影中说的那种爱,剧情结构要强、对白要引人入胜,故事要感人肺腑、赚人热泪,同情共鸣,真心实在,有卖点有看头有情有意,灰姑娘要嫁给英俊的白马王子,灰小伙要娶得到布兰妮斯皮尔斯。

每天的生活都在精采的地方待续,旁人不得不满眼羡慕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看下去。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大家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大家百听不烦。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可以学会爱。

“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难道人们只为获得名誉和财富而付出代价吗?爱只是一种奢望,人们不付出代价?

”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有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人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心中的恐慌,无力自拔的沉溺以及本能的自卫,从而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想法被那么多同样的人理解和演绎,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寻常,不就是这样的么---其实人人都拿着一本勉强称的上文学的爱情著作来要求对方,而自己永远等着带花的王子或者带着财富的公主,来给自己幸福。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告诉我们,爱越来越变得难以理解的第三点原因,是人们对于“爱”的知识的匮乏,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之爱”的区别。爱这种高尚的艺术本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弄得满地都是,它在本质上必须是出于意志的行为,是一种决心,要把我的生命全然委身于另一人的生命,爱这门艺术的基础就在于不能勉强他人迎合自己。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成为你心中的那个人,为什么不直接找到一个完美的呢?

既然这样的人很难问,就没有理由让爱情如此轻易地暴露和存在。改变别人的要求是件不愉快的事。既然你爱他,为什么要他受苦?

是的,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我们没有资格如此轻易地把爱挂在嘴边。爱是付出,爱是牺牲,爱是祝福。。。所以当对方高兴的时候,就应该放手,安心祝福。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代替爱的表白,而是在说出真心诚意的“我爱你”三个字之前,要让自己明确:爱的答案很长,如果说出就要用一生来等待回答。恰恰因为如此,面对爱的幻灭我们亦无须惧怕。

终究,倘若是因爱之名,时间的脚步和空间的变迁就无法把我们的坚持修饰成患得患失的冷漠。那些过于短暂的激情并不纯粹,那些类似镜花水月的浪漫之中混杂着更多来自于想要弥补自己人生不足的愿望而非爱的欲念,它们或多或少构建在物质的需求和身份的焦虑之上,并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爱。作为一门艺术的爱,要求人们有爱的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才越深。

如德国哲学家巴拉塞尔士所说,“假如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从《爱的艺术》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绝非遍地都是的廉价情绪,人们不能把虎头蛇尾式的坠入情网视同永久性的爱情状态。你必须花时间来确定对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和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无关的情感,而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情感,不仅包括情感因素,还包括理性因素。

除了原来的部分,我们应该学习,理解,实践和推测。我们应该先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爱,然后才有资格谈论爱。

弗洛姆告戒追求爱的人们,想要有一份丰盛满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有爱的能力作为前提,爱的能力并不来自外在物质世界,不来自车子房子名牌的交换,而是经由自我内在意志的坚持以及长时间与人互动修练得来。“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这种创造力中包含四种元素,那即是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

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爱意味着,当对方希望独处、有暂时的个人生活空间时,自己也能自得其乐,照顾好自己,生活过得愉快充实;当对方需要自己陪在身旁,一起分享心情与感觉时,则能排除所有杂念,全心全意将心灵交给对方;当对方沮丧无助能适时给予精神上最大的慰藉与支持;当对方欢喜快乐,陪着一起高兴、一起开怀大笑。说出爱这个字,意味着彼此祸福与共,患难相扶持,做对方永远的心灵伙伴、精神支柱。

“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此泛滥地流俗于世,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过于胆怯和懒惰,没有勇气去承担学***升爱的能力的责任。弗洛姆曾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中写到:“人之所以无法自我决定,也许不是听不见内心渴望的声音,而是他对于选择之后的自由状态感到害怕。

因为一旦他选择了自由,他必须在自由之后承担起责任和道德,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爱和自由一样,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但逃避自由,也逃避真正的爱情。

不要害怕在是否说“爱”的问题上作出选择,尤其是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弗洛姆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不敢选择的态度使得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可以持续存在,社会控制可以彻底被执行,情感生活可以随随便便蒙混过去,就这样凑活过一生。 但是爱情何其珍贵和独特,人总该有一场能对别人细说的,你难忘的恋爱。

或许获得这样一份真爱的前提,是说出比“爱”更多的“不爱”,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爱原来是如此稀缺的资源而并非满地都是,才会舍得为它付出更多,学***,珍惜更多。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5

对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弗洛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西方人文及社会科学理论思潮中,弗洛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主要追随者,屡屡被人提及。其思想成熟期创作的《爱的艺术》一书,对儿童教育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欧美诸国,此书是高中生必读书。

我认为对每个人来讲,尤其是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爱的艺术》是不可不读的作品,可以在人生态度和教育教学上产生很好的影响。

弗洛姆的爱哲学主要包括: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是一种天赋。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是在“给予”中的“获得”。

爱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作为整个世界而不是对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爱的范围不能仅局限在你所爱的某个对象上,而应该把这种爱扩而广之,即把爱扩展到对生存的环境和谐发展的整体关注上来。爱是一种实践。爱的实践需要克服自恋,实现信仰,对爱持积极的态度,使爱具有教育意义。

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爱。结合弗洛姆的理论,我认为有两点我们应该加强理解。

第一,享受教育

弗洛姆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别人的是他的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和幽默。

通过“给”,他丰富了别人,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他人的生命感。“给予”意味着使他人也成为一位给予者,他们共同分享融进生命中的快乐。在“给予”的行为中,某些东西诞生了。

双方都感激这种新生的力量。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过程。在传统意义上,我们喜欢用蜡烛和春蚕来比喻老师。我们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奉献和奉献。看来,教师只有**、自我牺牲,才能教育学生。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给予”并不等同于放弃,不是剥夺老师的所有去成全学生。

如果教师能够体会到爱是“给予”的深层含义,他就能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乐趣。做个比较可能更明确一些,最有说服力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爱孩子,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做什么事情都心甘情愿,从“给与”里能够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追求奉献、不惧艰辛是种美德,但乐心“给予”却是能力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通过“给予”,教师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财富和能力,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充沛的、富有的、有生命活力的。同时“教学相长”,学生回报给教师的爱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双方的“给予”也给师生都带来了新生的力量。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老师只热爱自己的职业,他就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人不会有工作倦怠感,而且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

用爱点燃爱,用激情激发激情,教育人们永葆青春。

第二、教学生学会爱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有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感觉。人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为他人、为整个世界付出爱,让世界充满爱和真情。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的能力。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他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引导孩子学会感受爱,懂得爱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懂得付出,培养孩子用一颗友善的心与他人和大自然沟通。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学习爱的艺术,要坚持四个基本要求,即纪律、专注、耐心和全力以赴。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勇敢地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宝贵的生命。

只有用爱拥抱世界,人们才能在爱中感受温暖和幸福。让我们感受爱,学会爱,实践爱,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心的真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