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8-16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范本十四篇)。

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很多知识我们都要吸收。 阅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品味作品,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的文章。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生经历无数,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无论是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还是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一切的一切,她感动了我们,那个总是在蒙胧中黄花落叶中看到一个寻寻觅觅的女神。

欢乐和忧伤的瞬间分割,在李清照的身上得以凸现:“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疑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巨大的心里落差”,很多人看来李清照的一生用现代的流行语来描述就着实是一出杯具,其实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从充满单纯、平和的幸福生活中跌落到充斥忧虑、无奈的阴冷深渊的巨大反差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但是她在颠沛流离、凄凉愁苦、抑郁不得志的生活中反而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她仿佛是一个跨时代的人,在芸芸众生中唯有她,看破红尘,坚持理想,一次次向命运反抗,即使满腔热血换回的是心灰意冷;与此同时,她的文学造诣也逐渐走向巅峰……

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国家不幸诗人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诗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2

星期日,正午十二点,我读了一篇梁衡先生写得《乱世中的美神》,泪水滴滴而落,为文中主人公李清照的悲惨人生、为她超越时空的心境,还有那怎一个愁字了得。

1084年也就是宋神元丰七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文中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在朝庭地位不小的官,既是学者又是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生,使她感知生活,体验美感,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这样的家庭及李清照后来诗词所流露的神韵,足可以使她享受美、驾驭美,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

是啊,李清照有才又有情,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大气如虹。在封建宋朝,李清照有了最幸福的婚约,她和赵明诚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在这里,李清照有太多太多的欢乐与幸福。只是后来,1129年赵明诚急病而亡。清照如风中的芦荡,摇摇欲坠,开始了她后半生深深的愁。

李清照的磨难是有目共睹的,她在经历了再婚又离婚,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还要忍受超越时空的孤独,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而且已步入晚年了。她在呕心沥血编写《金石录》时,竟被他人,视为异类!象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然,李清照她自己知道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藻、有着作的廖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

然而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人真正是多余的呀,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于是她吟出了她一生苦难荟萃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啊,你的寻寻觅觅,你的痛苦凄惨悲剧如今都已清白了。秋风黄花啊,一眨眼,都随你去了罢,你的一生,坎坷多端,奇!洒洒滴滴,愁!你像祥林嫂又似秋瑾,只是比她们更忧怨、更传奇!你真乃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3

《乱世中的美神》是当代作家梁衡的一篇历史散文,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作者笔下的李清照优美凄凉。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星期日,正午十二点,我读了一篇梁衡先生写得《乱世中的美神》,泪水滴滴而落,为文中主人公李清照的悲惨人生、为她超越时空的心境,还有那“怎一个愁字了得。象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

李清照,你的寻找,你的痛苦和悲剧现在都清楚了。洒洒滴滴,愁!你就像祥林嫂和秋瑾,但你比她们更悲伤,更传奇!你真乃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用狄更斯的文字来评价北宋其实也不为过。经历过”清明上河图“式的繁弦急管,遭遇了金兵铁蹄的摧残。易安,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寻找,独自咀嚼自己的悲伤。

作者将易安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少女闺中时情窦初开,春心萌动,便就有了一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顾盼生姿;嫁为人妇时,情深意切,难舍难分,便就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魂牵梦萦;中年逃难时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便就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怨愁肠;暮年独守空院,学无所传,便就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黯然神伤。

易安一生坎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下顽强生存。当时不允许一个有文化的女人处于社会思想的制高点,所以李清照被史书记载”不守晚节。“但是我想,也正是这些,这些家破人亡,山河破碎,铸就了一个李清照。

如果没有苦楚,易安将永远生活在蜜罐里,那么也许她只能在女儿的家里写些关于爱的话。如今捧起易安的词静静含英咀华,会读出一个王朝的动荡,一个家族的盛衰,还有一位才华绝世的女词人的喜与愁。

依我看,徐易安在西施没有貂蝉的脸蛋,在木兰也没有英勇善战的本领,也没有吕皇后的威武霸气。但易安,在中华三千年中,没有任何女人的才华是比得上的,没有她恣意的文笔,没有她审视天下的胸襟,没有她的凄凉,没有她的愁。

明月照松林,清泉石流,易安学者李清照。这个名字照亮了几千年前北宋的夜空。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岳飞的陆地之旅和星空、太阳和月亮竞争。

易安,动荡时代的美之神,沉睡在千年前动荡的北宋,却在千千万万文人心中萌芽。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文章大体由李清照的简介,待字闺中,婚后生活,失家之后经历的三大磨难和作者的总体评价四大部分组成。如果文章这么长,就应该有这样的结构。否则,写散文就是开玩笑。

文章大篇幅讲述李清照的三大磨难,当然也不吝啬笔墨地描绘李清照年少时及与丈夫婚后那段光阴的美好、快乐。读者赞美、羡慕李清照的同时,也为后文同情,为她打抱不平而作感情之上的铺垫。文章重点突出、比例合理。

写这类文章带有一边用史实诉说一边评价的方式,议论中无时无刻不体现作者对其深刻的理解,以及流露出对其深深的同情,批判世道不公,时代犯错。甚至会让人觉得爱莫能助。这种强烈的语言感染力,离不开作者对史实的精彩描写,离不开评论中修辞的广泛运用。

文章还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赋,使文章更加优美、连贯、有说服力。作者的理解也应该从那首诗中品味出来。

作者赞美李清照思想进步,对待生活多用心,面对磨难选择坚强,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所想所说寄于诗歌,婉约表达,给予后世精神、骨气。这会永存于世,世人都会看到李清照,而那污浊的社会,落后的时代,人们早已忘却,可能从李清照的诗文中瞥见些许,但长留人们心中的只会是她。

李清照贵在生于封建时代却依然浩气禀然,所以说她是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4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李清照的印象只有浅浅的一层,我只知道她是宋代着名的爱国女词人,还有那首《声声慢》,那一股凄凉的悲怆之情流露于表,流进我的心中,是什么让她有如此悲伤的心绪?等到我读完了这篇文章才知道,这样一个有才气的女词人在那个年代经受了多少苦难,被文人同胞视作异类,被世人记以不终晚节,同时又被陆游和孙姓女子说才藻非女子事业,可见连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都这样认为了,李清照还能说什么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气、有着作的寥寥无几,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她的一生,前半段是欢乐的,幸福美满的,可后半段却是颠沛流离,不知承受了多少的苦难。这对于处于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何况还是一个不被世人所认可的女词人,是多么的心酸?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被人甚至是她自己都认为真正是多余的,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我很感谢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让我在另一个时代犹如亲眼所见一般,看到宋朝有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为国家,为文学生活着。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5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用狄更斯的文字来评价北宋其实也不为过。经历过”清明上河图“式的繁弦急管,遭遇了金兵铁蹄的摧残。易安,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寻寻觅觅,独自咀嚼自己的愁情。

易安一生坎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下顽强生存。当时不允许一个有文化的女人处于社会思想的制高点,所以李清照被史书记载”不守晚节。“但是我想,也正是这些,这些家破人亡,山河破碎,铸就了一个李清照。作文倘若没有一丝苦,易安永远就生活在蜜罐里,那么也许她只会写一些女儿家谈情说爱的词了。如今捧起易安的词静静含英咀华,会读出一个王朝的动荡,一个家族的盛衰,还有一位才华绝世的女词人的喜与愁。

在我看来,易安许没有西施貂蝉沉鱼落雁的容颜,没有木兰骁勇善战的本领,没有吕后武帝的强势霸气。但易安,在中华三千年中,没有任何女人的才华是比得上的,没有她恣意的文笔,没有她审视天下的胸襟,没有她的凄凉,没有她的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易安居士李清照。这个名字照亮了千年前北宋的夜空,与岳飞陆游比肩,与星辰日月争辉,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易安,这个乱世中的美神,沉睡在千年前动荡的北宋,却在后世千千万万文人墨客心底暗自发芽。[优美句子网 wWw.111642.CoM]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6

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我之所以对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兴趣,多半是源于我对李清照的钟爱。因为我的座右铭就引用了她的一句诗,那是她《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磅礴的气势,恢宏的人生,竟是一位跨越北南两宋的小女子所说的话,不,不是小女子,而是一代女中豪杰。

梁衡先生评价李清照为美神,可见他对李清照有极好的印象。行文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多处引用李词,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当写到李清照悲惨的命运时,又会抒发无尽的感慨。梁衡先生给了李清照这样的评价: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文章很长,我并没有记住太多李清幸福生活的时光,但却深深地记下了她后半生的生命苦旅。

平心而论,对于李清照个人我是很敬佩的,我很难想象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子先后经历了丧夫之痛,再婚又离婚,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到了晚年让一个孩童的一句词藻非女子事也。而否定自己一生时依然可以顽强地挺过。她是怎样傲然屹立于苦难之中而不为所动,她又何来的勇气呢?我想那便是它的词作了。词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而不乏多见,李词的特点就是言愁,首首写愁,阙阙言愁,甚至字字都饱含着愁绪。如《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这些还只是愁于表面,而词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将情感蕴含在词作的每一个角落,求隐而不求显,可李清照这位千古传颂的大家,含蓄的表达已经满足不了她情感的宣泄,那么她的愁就不是一般的愁了,而是超越时空的愁。

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美,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而作为诗人的李清照在精神之力上定超乎于常人,然而她亦不缺乏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完人。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因为她是女子,她根本不需要精神之力,也不需要才智之强,美貌如花就足够了,这样她就可以像平常女子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嫁个男人,生儿育女,到了晚年,也好含饴弄孙。但上天不允许,偏偏让它作为这个百年难遇的完人,那么她还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呢,要是有也得跨越时空了。所以她又怎么不会百年孤独,怎么不会愁苦呢?

不过,我们后人真该好好感谢李清照,她不仅让我们拥有了永远享受无穷的李词珍品,更让我们在精神领域接受了一次震撼,一次冲击,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敞开心扉,以快乐之心接纳世间的真善美,以勇敢之怀来容纳不公与苦难。李清照生不逢时,悲哉,悲哉。但在我们后人心中作为女中豪杰,作为美神的她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儿心灵的慰藉吧。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7

4历史在风雨中飘摇数千年,其间涌现出的才人不计其数,或是藏书千万的背景,或是现实残酷的一课,或是自是胸中有丘壑,造就了他们的无与伦比的才情。在过去的封建社会,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没有才干的女人就是美德。

可悲的时,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却只能独守空房,谨遵妇道,真的只能这样吗?女人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才能和幸福吗?为了生活,只能依靠男人吗?

也许,因为连李清照都逃不出这样的历史轨迹。

李清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师人提到她,人们往往会想到“愁”这一字。可是,她也曾是有过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待字闺中的羞涩年华,新婚过后的甜蜜时光。

然而,金军的入侵、朝廷的无能、皇帝的昏庸本性,打破了梦想的泡泡。丈夫因病急死后,她也想靠自己生活,拥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未完成的工作,但事与愿违。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她是一个女人,如何生存。

所以,她屈服了,她改嫁了。

后来,她孤身一人,随身物品被带走。她一人在大门之前,一位极其聪明的女孩走过,李清照想将毕生的学问传授给她,未料她得到了一个令她一阵晕眩的答案,至此心已死。

才藻非女子也……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8

在风雨中飘摇数千年,其间涌现出的才人不计其数,或是藏书千万的背景,或是现实残酷的一课,或是自是胸中有丘壑,造就了他们的无与伦比的才情。而在以往的封建社会中,常常会听到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多么可悲,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三妻四妾,花天酒地。而女人却只能独守空房,谨遵妇道,真的只能这样吗?女人便不能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幸福?为了生活,只能依靠男人吗?

或许吧,因为连李清照都逃不开这样的历史轨迹。

李清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师人提到她,人们往往会想到“愁”这一字。可是,她也曾是有过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待字闺中的羞涩年华,新婚过后的甜蜜时光。

可是,金兵的入侵,朝廷的无能,皇帝的昏庸,生生地将这些如梦般美好的泡沫破掉。夫君得急病过世后,她也想靠自己活下去,带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尚未完成的著作,但事与愿违。在那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她一介女流,如何生存。所以,她屈服了,她改嫁了。

后来的后来,独留她一人,随身的物品也被掠走。她一人在大门之前,一位极其聪明的女孩走过,李清照想将毕生的学问传授给她,未料她得到了一个令她一阵晕眩的答案,至此心已死。

才藻非女子也......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9

她,是乱世中的美神。她,是古代文学史上登峰造极的女性。她,是我钦佩的女性——李清照。

李清照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饱览父亲的藏诗。她没有和普通女子那般娴熟针绣,静待出嫁。在这期间,她的文学造诣有了很大的飞跃。在《点绛唇》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中,一个腼腆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李清照又有才又有情,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大气如虹,在封建宋朝,她有了最幸福的婚约,与赵明成情投意合,这可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啊!在这里,李清照有太多的欢乐与幸福,才有了《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可好景不长,1129年,赵明成危急病亡,李清照如风中的芦荡,摇摇欲坠。宋朝的结束,对她如同噩耗一般,她开始了漂泊无定的生活。

李清照的后半生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因身边携带有沉重的书籍文物,她一直苦苦坚持着。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啊。这才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感慨。

在梁先生的散文中,我看到李清照的一生坎坷曲折,她却如同寒梅一样傲立于世。她悲惨的一生,超越了时空的心境。

在项羽当年兵败自刎处吟下了千古绝唱:“生当人中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然而,她的精神之力,盖超外貌之美,才智之强,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而作为词人的李清照在精神之力上足超乎与常人。然而她亦不缺乏外貌之美与才智之强,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个完人。但在那个年代,她并没有给世人带来震撼。因为她是女子,她根本不需要精神之力,也不需要才智之强。美貌如花就足够了。这样,她就可以象平常女子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相夫教子,到了晚年,也好含饴弄孙。但上天不允许,偏偏让她作为这个百年不遇的完人,那么她还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呢?要是有,也得穿越时空了。所以她又怎么不会百年孤独,怎么不会愁苦呢?

“天接云涛连小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殷勤问我,蓬舟吹取三山去”生命暮年竟有如此豪情!是的,李清照一生好胜,柔弱的外表下,藏敛着大鹏那高飞的羽翼,这是才女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女人仅有的狭窄空间里,争出自己的天高地阔,哪怕肉身倒尘伏埃,也不肯把独立的灵魂和飞扬的心性输出去。

不过,我们后人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李清照,她不仅让我们拥有了永远享受无穷的李词珍品,更让我们在精神领域感受到了一次震撼,一次冲击,犹如醒壶灌顶,让我们敞开心扉,以快乐之心接纳世间真善美,以勇敢之怀来容纳不公与苦难。李清照生不逢时,悲哉,悲哉。但在我们后人心中作为女中豪杰,作为美神的她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心灵的慰藉吧!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0

篇一: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高雨辰乱世中的美神——读李清照有感省靖中高一(5)班高雨辰1胭脂,仅一个词,却让我感受到了美。

仿佛看见一位病态的少女坐在铜镜前,从梳妆的匣子中拿出一盒胭脂点一些在双颊,细细匀开,便成了淡淡的红晕,再一点,点在微开的樱唇上,便完成了质的锐变。

铜镜中雪腮白里透红,朱唇微启的美人何曾有过半思病态?何人不爱美呢?只是美人终有迟暮。

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

”时间啊,几乎是无敌的,它可以轻易地摧毁许多东西,即使不能摧毁,也能使它从内到外悄然改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持我们的心,仅此而已。

2我无法想像,几十年过后的每一天,妈妈会忘记我是谁,那样自信飞扬的明媚女人,会畏畏缩缩的佝偻着背,她在出门时会突然忘了她要做的事,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会找不到回家的路,茫然若失的像个孩子。

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会突然发现带着一汪的杏眼已经浑浊,深深的皱纹会代替瓷器般光滑的肌肤,润润饱满的双唇将不再,她老了,真的老了。

她还会想回家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吗?那里遗落着与她共白首的丈夫,总爱待在她身旁的女儿,那里封存着她的青春与美貌。

若有流星从天际滑过,我必定对它许下一个愿望:不要让我的妈妈成为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那里,但是再也早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3美是什么呢?我想:几乎没有人可以给我正确的答案。

美,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

它令人愉悦。

美到极致,也能令人疯狂美,有些时候是肤浅的,它让人惊艳于外表的美丽。

而忽略了内在的浅薄。

有的人,自我陶醉于自己那美丽的皮囊,沉沦于别人眼眸中的赞叹。

却不将自己的美貌沉淀。

每当这时,望向那镜中人扪心自问,你要问他,你那如招魂幡的秀发下是否有一颗聪明的脑袋?你的眼睛后面是知识的海洋吗?美在另一些时候却是澄净的。

它代表着优雅的气质,充满书香,那洋溢着才华。

她或许在初见时不那么的光彩照人。

但是时光却如剖玉的利器,而她,在经历时,去越发恬淡一人。

那种美细水流长,润物无声。

4历史在风雨中飘摇数千年,其间涌现出的才人不计其数,或是藏书千万的背景,或是现实残酷的一课,或是自是胸中有丘壑,造就了他们的无与伦比的才情。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没有才干的女人就是美德。

可悲的时,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有三妻四妾。

而女人却只能独守空房,谨遵妇道,真的只能这样吗?女人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才能和幸福吗?为了生活,只能依靠男人吗?也许,因为连李清照都逃不出这样的历史轨迹。

李清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师人提到她,人们往往会想到“愁”这一字。

可是,她也曾是有过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待字闺中的羞涩年华,新婚过后的甜蜜时光。

然而,金军的入侵、朝廷的无能、皇帝的昏庸本性,打破了梦想的泡泡。

丈夫因病急死后,她也想靠自己生活,拥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未完成的工作,但事与愿违。

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她是一个女人,如何生存。

所以,她屈服了,她改嫁了。

后来,她孤身一人,随身物品被带走。

她一人在大门之前,一位极其聪明的女孩走过,李清照想将毕生的学问传授给她,未料她得到了一个令她一阵晕眩的答案,至此心已死。

才藻非女子也??篇二:读《乱世中的美神》读《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这个名字很特殊,从小学开始接触古诗词到初中学了这么多首古诗词,李白,杜甫,辛弃疾。

苏联时期,名著数不胜数,李清照作为众多家族中唯一的女诗人,在古代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历史文坛上蓬勃发展。

篇三: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读后感》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印象里的李清照感时伤事,我们所接触到的词也多是描绘孤独或是相思之苦。通过文章更让我了解到她的魅力和曲折的人生。

少女时的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回眸间,尽显少女的娇羞之态;倚门窥视,却要借青梅香气掩饰自己的羞怯。寥寥几笔将李清照的少女情态勾勒地淋漓尽致。年少时的她如常人女儿家一样,天真快乐。很难相信多年之后的《声声慢》出自这样的明丽女子之手。

“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李清照出身富贵,却不贪图享乐,慨叹世事。在封建社会,女人都依附男人生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女词人李清照的才华注定使她孤独一生。

与“花间派”的闺怨词不同,李清照的词,前期清新秀丽宛然曲折;后期,虽凄婉黯然,却感叹国家大事。

使李清照词风变幻的因由,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使天真烂漫的李清照坠入无限的愁苦之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文然而,她却没有颓废,改嫁后,面对丈夫的拳脚相加,她将丈夫告倒治罪。李清照刚烈的性情和坚持独立的人格在现代仍值得我们赞赏和尊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说的便是她清明的风骨,可奈何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线,这萤烛之光照不亮封建社会的天。

李清照多年的痛苦的事情都有了答案。一介平民仍心怀大志,一介女流仍坚持独立;从她愁绪漫卷的词里溢出她超尘脱俗的品格和心灵之美。在车水马龙的今天,李清照的“愁绪”之美抚平了我们躁动的心。千年后的今天,蓦然回首。依稀能望见那伫立的美神,从那清澈的目光里恍惚闻得一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2

文章大体由李清照的简介,待字闺中,婚后生活,失家之后经历的三大磨难和作者的总体评价四大部分组成。文章这么长,就应该有如此结构,否则写成散文就是笑话了。

文章大篇幅讲述李清照的三大磨难,当然也不吝啬笔墨地描绘李清照年少时及与丈夫婚后那段光阴的美好、快乐。读者赞美、羡慕李清照的同时,也为后文同情,为她打抱不平而作感情之上的铺垫。文章重点突出、比例合理。写这类文章带有一边用史实诉说一边评价的方式,议论中无时无刻不体现作者对其深刻的理解,以及流露出对其深深的同情,批判世道不公,时代犯错。甚至会让人觉得爱莫能助。这种超强的语言感染力离不开作者对史实的精彩描述及议论当中修辞的大量使用。

文章还引用大量诗词歌赋,使文章更富文采,更连贯,也更加具说服力。作者的理解也应是从那一篇篇的诗赋中细细品味出来的。

李清照贵在生于封建时代却依然浩气禀然,所以说她是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3

2017最新关于《乱世中的美神》

(1)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李清照的印象只有浅浅的一层,我只知道她是宋代着名的爱国女词人,还有那首《声声慢》,那一股凄凉的悲怆之情流露于表,流进我的心中,是什么让她有如此悲伤的心绪?等到我读完了这篇文章才知道,这样一个有才气的女词人在那个年代经受了多少苦难,被文人同胞视作异类,被世人记以“不终晚节”,同时又被陆游和孙姓女子说“才藻非女子事业”,可见连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都这样认为了,李清照还能说什么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气、有着作的寥寥无几,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她的一生,前半段是欢乐的,幸福美满的,可后半段却是颠沛流离,不知承受了多少的苦难。这对于处于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子,何况还是一个不被世人所认可的女词人,是多么的心酸?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被人甚至是她自己都认为真正是多余的,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我很感谢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让我在另一个时代犹如亲眼所见一般,看到宋朝有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为国家,为文学生活着。

(2)

星期日,正午十二点,我读了一篇梁衡先生写得《乱世中的美神》,泪水滴滴而落,为文中主人公李清照的悲惨人生、为她超越时空的心境,还有那“怎一个愁字了得。”

1084年也就是宋神元丰七年,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文中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在朝庭地位不小的官,既是学者又是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生,使她感知生活,体验美感,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这样的家庭及李清照后来诗词所流露的神韵,足可以使她享受美、驾驭美,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

是啊,李清照有才又有情,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大气如虹。在封建宋朝,李清照有了最幸福的婚约,她和赵明诚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在这里,李清照有太多太多的欢乐与幸福。只是后来,1129年赵明诚急病而亡。清照如风中的芦荡,摇摇欲坠,开始了她后半生深深的愁。

李清照的磨难是有目共睹的,她在经历了再婚又离婚,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还要忍受超越时空的孤独,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而且已步入晚年了。她在呕心沥血编写《金石录》时,竟被他人,视为异类!象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然,李清照她自己知道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藻、有着作的廖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

然而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人真正是多余的呀,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于是她吟出了她一生苦难荟萃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啊,你的寻寻觅觅,你的痛苦凄惨悲剧如今都已清白了。秋风黄花啊,一眨眼,都随你去了罢,你的一生,坎坷多端,奇!洒洒滴滴,愁!你像祥林嫂又似秋瑾,只是比她们更忧怨、更传奇!你真乃乱世中的美神!

(三)

李清照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我之所以对梁衡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兴趣,多半是源于我对李清照的钟爱。因为我的座右铭就引用了她的一句诗,那是她《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磅礴的气势,恢宏的人生,竟是一位跨越北南两宋的小女子所说的话,不,不是小女子,而是一代女中豪杰。

梁衡先生评价李清照为美神,可见他对李清照有极好的印象。行文中,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多处引用李词,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当写到李清照悲惨的命运时,又会抒发无尽的感慨。梁衡先生给了李清照这样的评价:“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文章很长,我并没有记住太多李清幸福生活的时光,但却深深地记下了她后半生的生命苦旅。

平心而论,对于李清照个人我是很敬佩的,我很难想象作为封建社会的一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篇14

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生经历无数,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无论是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还是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一切的一切,她感动了我们,那个总是在蒙胧中黄花落叶中看到一个寻寻觅觅的女神。

欢乐和忧伤的瞬间分割,在李清照的身上得以凸现:“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疑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 “巨大的心里落差”,很多人看来李清照的一生用现代的流行语来描述就着实是一出杯具,其实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从充满单纯、平和的幸福生活中跌落到充斥忧虑、无奈的阴冷深渊的巨大反差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但是她在颠沛流离、凄凉愁苦、抑郁不得志的生活中反而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她仿佛是一个跨时代的人,在芸芸众生中唯有她,看破红尘,坚持理想,一次次向命运反抗,即使满腔热血换回的是心灰意冷;与此同时,她的文学造诣也逐渐走向巅峰……

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国家不幸诗人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诗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许多痛苦的事情和感情都得到了解答。然而,当我们回首千年前的风雨,总能看到美之神站在秋风和黄花中。

二星期日,正午十二点,我读了一篇梁衡先生写得《乱世中的美神》,泪水滴滴而落,为文中主人公李清照的悲惨人生、为她超越时空的心境,还有那“怎一个愁字了得。”

1084年,宋朝元丰七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家。文中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在朝庭地位不小的官,既是学者又是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

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生让她感受生活,体验美丽,开阔视野和高贵气质。”这样的家庭及李清照后来诗词所流露的神韵,足可以使她享受美、驾驭美,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

是啊,李清照有才又有情,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大气如虹。在封建宋朝,李清照有过最幸福的婚约。她和赵明诚是文学界的知己,他们意见一致。这是上天的恩赐。百分之一。在这里,李清照有太多太多的欢乐与幸福。

只是后来,1129年赵明诚急病而亡。光明就像风中的芦苇摇曳,摇摇欲坠,开始了她晚年深深的忧伤。

李清照的痛苦有目共睹。她经历了再婚和离婚,身心流离失所,四处奔波,遭受时空之外的孤独,甚至被桎梏和囚禁。身心受到严重损害,已进入老年。她在呕心沥血编写《金石录》时,竟被他人,视为异类!

象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以及深深的愁。然,李清照她自己知道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藻、有著作的廖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呀。

然而天公不作美,让李清照身处宋朝,在那种时时逃亡、混乱的年代,像李清照这样的人真正是多余的呀,她又怎能不愁呢?而且她,家愁、国愁、情愁、学业之愁事事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心呢?“才藻非女子事”这是人们对她的评价,她既如此,怎能不愁呢。

于是她吟出了她一生苦难荟萃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你的寻找,你的痛苦和悲剧现在都清楚了。秋风黄花啊,一眨眼,都随你去了罢,你的一生,坎坷多端,奇!洒洒滴滴,愁!

你就像祥林嫂和秋瑾,但你比她们更悲伤,更传奇!你是困难时期的美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