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9-17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锦集五篇)。

写作品读后感有哪些要注意的呢?作品这本书让很多人都爱不释手。 如果我们想要写出高水平的读后感,就必须彻底理解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小编倾情推荐一篇精彩的“国学的天空读后感”文章,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记得收藏哦!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篇1】

国学,一个涵盖了中华文化精髓的广博领域,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个词汇时常在耳边响起,陌生的是真正深入了解其中内涵的人却并不多。而《国学的天空》这部由凤凰卫视推出的节目,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国学世界的大门。

首先,我被这档节目的制作团队所吸引。凤凰卫视作为一个在华人世界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媒体,能够选择这样一个主题进行深度挖掘,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而邀请傅佩荣、刘墉等国学大师作为主讲人,更是为节目增添了不少分量。这些大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讲解不仅深入浅出,而且能够很好地将国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节目中,每一集都会引述一段原典,如《论语》、《道德经》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大师们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原典背后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同时,节目还结合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对国学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我看来,《国学的天空》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部关于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我们越来越容易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而国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传统,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方向。

此外,节目还强调了国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更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认真学习和传承。通过了解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更好地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对话。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节目。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国学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它还提醒了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为之发扬光大。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学习国学,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人生方向。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篇2】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引领我们走进国学世界,感受古代智慧魅力的作品。作者傅佩荣教授,以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孔孟老庄等国学大师的思想精髓娓娓道来,使得这些古老的理念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所蕴含的深邃与博大。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的确立则能使万物得以安顿。这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孟子则提出了“思诚者,人之道”的观点,认为真诚是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是走向人生正途的关键。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提醒我要时刻保持真诚和善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自己和他人。

此外,《国学的天空》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国学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书中提到的“和为贵”的思想,让我意识到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以和为贵,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作品,让我对国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古老的智慧将继续陪伴我成长,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篇3】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傅佩荣教授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国学中的孔孟之道与老庄之学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外界因素所牵引,迷失了自我。而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人性的价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我们应该从内心去寻找力量,去弘扬道义,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思想不仅对于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孟子则强调“思诚者,人之道”,真诚是人性之本,只有真诚才能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诱惑和挑战,很容易失去本心。而孟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真诚,坚守道义,这样才能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除了孔孟之道,书中还深入探讨了老庄之学。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而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发展。

庄子则提出了“逍遥游”的思想,主张超越现实束缚,追求自由与无限。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规则和框架所限制,失去了自由与创造力。而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超越现实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无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部极具启示性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代的智慧与魅力,更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指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真理与道义的信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践行这些思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完了傅佩荣先生写的《国学的天空》,感觉非要写几句不可,否则难言我收获的感受。

通俗易懂、博古论今、中西合璧是这本书的特点,而且还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地方,要了解他的背景,来龙去脉,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

可以说,我们社会上的道德和约定俗成很多是受孔孟的观念影响。但我感觉我个人的`思想、行为有时候受老庄的影响更多一点。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40岁之前,我们要学习孔孟,40岁以后要懂得老庄。

孔子说,要真诚。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绘事后素,一个漂亮的女子不需要化妆,只要穿上白衣服就可衬托得非常漂亮;礼也是白色的,它不是给人性加上什么色彩,而是把人向善的本质表现出来。学习东西要一以贯之,要有一种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任何技能、知识都是触类旁通的,孔子认为这个东西是“仁”,儒家说“仁”是人生的目的,人活在世界上,从真诚开始,主动走向正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生命更大众的福祉结合在一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说不惜。孔子欣赏曾点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着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兮,风乎舞兮,咏而归。”你不能选择别人对你怎么样,但你可以自己选择怎么样。所谓无志于外,有志于内,无志于用,有志于体。

孟子认为人性是向善的,而不是本善。人性有一种善的趋势,只要环境合适,就会体现出来。要与古人做朋友,把孔孟老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做朋友,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了解他们怎样面对和处理问题,并设想如果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不会跟他们一样选择,或是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阅读的好处。读书要做圣人,而不是为了考状元。王明这样说的。状元只有一个,但人人都可以做圣人。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背后都一个“道”,这个道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就不是道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做小鱼不能随意翻动,否则要碎掉的。所以一个统治者如果要治理国家,频繁施政,肯定是难以周全,不是顾此失彼,就是难以久安。“夫物或行或随”,世间一切万物,各具特色,在参差不齐中保持了整体的均衡。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只是想回复到自然如此的状态,否则会留有后遗症。老子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为慈爱,要想母性一样包容、低位。不能为了追求“名”“货”而牺牲自己身体,人说要维持生命的很少,所以要俭朴。做人要低调,这样别人不会嫉妒你,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众人的积极性,即使你无为,也可以办成事情。

庄子认为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人生不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在,与道同游。世间是一个统一体,不要计较得失,只要与道同在,就是人生的目的。人在宇宙中式沧海一粟,一个人在世的时间是一只鸟从漆黑的窗外飞进屋子转了一圈又飞回到窗外的过程。人最放不下的有两个东西:一是空间,我家的地方越大越好,地盘越多越好;二是时间,人往往希望自己获得越久越好。但最终是要结束的。所以时间和空间,包括这个世界上的名利得失,都不要太过计较,最后连生死都不能计较了。我们要计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让我们的智慧得到觉悟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眼光提升到一个高度,然后再看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大概很容易化解了,就不会局限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了。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篇5】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如今对于充满物质色彩的城市,读书不妨是一种陶冶情操,好似走进桃花源般的无穷享受。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学的天空》,作者傅佩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旨在让人人都能看懂国学,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这也正应证了这样一句话:“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血液,身体就会要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国学的天空》这本书就是向我们大家介绍孔、孟、老、庄的处世哲学。

读完这本书之后,要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我会回答你:“我学到了孔孟老庄的哲学之精华所在”。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多种角度形容“游”和“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子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孔子期许我们行善避恶,在必要时还应杀身成仁。试问理由是什么?他的志向定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人类历史上不曾实现的为什么会他的志向呢?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又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那么“天”对孔子到底有何意义?把上述几个问题合并思考,就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的大概内容了。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系统,而其动力来源则在于人的真诚。由真诚而觉悟内在的力量,由此呈现人格的尊严。

孟子把孔子的“仁”推广应用为“仁政”,这可以说是上升了一个高度,但是他并未忽略具体生活的需求。他要强调的是“饱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与动物的差异只有一点点,那就是“心”。心有四端,可以扩充为四善:仁、义、礼、智。教育使人明,配合真诚的自觉,产生行动的力量。孟子认为:人性与善的关系,就像“火之始燃”,“泉之始达",亦即“人性是向善的”。“向”代表动力,在真诚自然由内而发,“善”则是“孝悌忠信"等德行,都是指涉“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个人的成就与群体的改善是不可分离的。儒家的基本性格亦在于此。

再看老子,他在面对天下大乱时,为了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做了极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深邃的智慧。试问:万物在生灭变化的过程中,难道只是道觉吗?或者,万物有一来源与归宿?老子认为应该是有的,它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无以名之,勉强称之为“道”。换言之,道究竟真实,是一切相对而万物之底基。若是离开了道,一切只是梦幻泡影。因此,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悟道。

到了庄子手上,悟道之后还要与道同游。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曾学过的一篇古文《逍遥游》。“以道观之,无以贵贱”,万物平等,人也不妨敞开胸怀,进而欣赏万物,这称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处世态度上,则以“外化而不内化”为原则。外表上顺其自然,但是“顺人而不失己”,内心从未脱离道,有如鱼之相忘于江湖。

这本书除了介绍了孔、孟、老、庄四位圣贤的处世哲学之外,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所叙述时的方式、角度。本书作者傅佩荣先生在书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各个领域;其三,打通中西哲学。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还把国学讲得那么生动而贴近人心。

《国学的天空》正如那清晨的甘露,那么纯净,洗涤我心中的忧愁与杂念。它又仿佛是一、两滴眼药水,使我看着纷杂的、美丽的世界更加清晰、透澈,使我对“仁”、“道”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