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10-16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1)

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

第二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三个方法:1、仰视2、俯视3、广角。仰视就是要抬头看天,即关注外界;俯视就是低头看自己;广角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这和任老师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谋而合,但是顺序不同,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

总之,《易经》里面有好多深刻的意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前没听老师的话,早点去读,真是一大遗憾啊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2)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一)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著作。

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

《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易》乃群经之始。

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和数百所学校的开端。”《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慧。《汉书·艺文志》中记载: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完成也经历了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算是一个)、孔子。

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下古,孔子在近古。众所周知,伏羲“一画开天”,创立八卦。但说到八卦,我们很多人会想到占卜、迷信等。

其实这只是《易经》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所误解。伏羲氏期,人们主要以捕鱼和打猎为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天气。当时,伏羲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人们未来的天气。

刚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可是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加,人们信任了伏羲,复***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把它交给了大家。这一符号系统就是八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起初,是通过符号来**天气的变化。然而,后来人们逐渐觉得,除了天气,许多有好运和安全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得到发展。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王从八卦中推导出64个卦。周文王六十四卦,正是宇宙中揭开宇宙万物的六十四个密码,我们也称其为《周易》,但这个周字应该和周朝没有多大关系,而应该是周全,周到的意味。这个64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而是宇宙中的一个数字。

因为”前者是死的,而后者是活的、会变动的”。而且,这64个卦正是伏羲八卦完全排列组合的结果。后人们占卜时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

说到占卜,我们都应该知道它是合理的,但不是科学的。因为,它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这是一种可能的事情发生的结果,而这只是一个六十四分之一。

其实,并不是逢事都要去占卜,它只是在我们遇到事情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我们的一种参考。这是我们可以再画几个卦来参考,这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这64个卦确实为我们的后代提供了很多解决方案。

其实,真正让《易经》拥有灵魂的是孔子。孔子晚而好易,并且在读完《易经》之后还赚没为它写了《易传》,也称《十翼》。“他就像是《易经》的翅膀,孔子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伟大的著作够飞起来。

”但到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们在此祝愿这部凝聚着先贤们智慧的《易经》能够早日“飞起来”吧。在今天看来,《易经》可以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在孔子之后,又加上了人伦道德才使得它得以完整。

《易经》的初步完成基本上就经历了以上三个时期。通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它是后人对它的运用。(当然,也有可能在今后也会有人在对《易经》加以补充)六十四卦是人们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能一一列举说明,但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这便是吉、凶、元、亨、利、贞。

当我们看《易经》时,几乎每个卦的卦辞中都会出现这样则“吉”,这样则“凶”的字眼。其实易经中根本没有吉凶。而所谓的吉凶,就是:

“顺易理者,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而这个易理,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道”——自然规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又应该以自然规律为标准,而不能凭人的意念,为所欲为。

我想了解这一点,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不会太纠结。《易经》中,开篇便提到了元、亨、利、贞,乃君子之四德也。关于元、亨、利、贞的解释有好多。

在这里,我想对曾教授的解读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易经》中广泛出现,可以推断,它们其实是当时的通俗用语。元,也就是开始,叫元始。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神叫元始天尊。

一个地方最早的寺庙也一定就叫开元寺了。亨,即为亨通、顺利。利,即利益,亨通之后当然要获利了嘛。

贞,就是正的意思。这四个字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要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办起事来才会顺利亨通,然后才会得到收益。

可是当我们获益之后,就要看这利来的是否正当,若是正当的话,就会贞下起元,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地把事情做大,否则就要小心了。我觉得这就是《易经》教我们的很好的办事的智慧。《易经》中还有一句话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和辩证法是一样的,都是在叫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它的阴阳两面,只不过这里的阴阳是变动的,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

而“道”,就是事物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它正是阴阳所组成的。《易经》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本书,但它却是包含了很多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经常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一种无意识的使用罢了。我们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有许多看法都与西方人有很大区别,可能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吧。

在西方的“文化霸权”盛行全球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易经》作为这一切智慧的源泉,更不能被我们所忘记。建设文化大国,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责任。易经的奥秘读后感(二)一日,与朋友小聚,听他说起最近《百家讲坛》里有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易经的奥秘》,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兴趣。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外公家里曾经有过一本《白话易经》,出于对书的钟爱,喜欢触摸那种或厚厚的,或精致的书籍。那本书厚厚的,手感真好。里面的内容尽管是白话,但是还是有些艰涩难懂,也正因为此,对《易经》更加引发了神秘和敬重。

后来,我还收集了几本关于《周易》的书,但都是粗略翻阅,没有仔细阅读。终于等到百家讲座讲完了,在上搜集到相关**,又买了一本书,对照书、看着**,边听边看,边做记录,用了几天的时间,完整得听读完。也不由得获得了跟多感悟。

再次翻开《易经》的收藏,我明白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真的很好。如果没有焚书和宣传儒家,中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人类就用各种方法探索宇宙的奥秘,但直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宇宙仍然是人类的一个巨大问号。

那么,我们的祖先怎么能在几千年前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码呢?《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

其实,这句话太客气了。这应该是团体经典的开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

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64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

那么《易经》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伏羲八卦图这部无字天书,能够历经7000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么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怎么能够发现宇宙的奥秘?

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伏羲八卦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现代高科技计算机也由数字组成。因此,7000年前的中国伏羲家族,可以说是电脑的鼻祖。那么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

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阴阳是一个整体,两个侧面,紧密相连。统一的意思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只有这样才能有活力。这对杨来说毫无用处。在宇宙中,除了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

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有直走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为大自然是曲折的。

我们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发源,然后向东流,但没有一条是笔直入海的,因为那样我们就没有资源可用了。这条河蜿蜒曲折,有时很慢,有时很快,所以我们有各种资源可利用。山脉也不是笔直的,不然谁也爬不上去,它弯弯曲曲,这样人随着山势转来转去,慢慢就上去了。

《论语》里都是一句话,没头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后面就不讲了。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这样讲就太小看孔子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整本《论语》不都是在讲废话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三)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第二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三个方法”:

1、仰视2、俯视3、广角。“仰视”就是要抬头“看天”,即关注外界;“俯视”就是低头看自己;“广角”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用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这和任老师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谋而合,但是顺序不同,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总之,《易经》里面有好多深刻的意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前没听老师的话,早点去读,真是一大遗憾啊……

20xx-2019学年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1、深入学***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1)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4)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5)质量关。3、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4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5、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2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4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五4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4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920x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台和机会。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和学***。3.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三.具体安排:二月份:

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三月份:1、组织理论学习。

2、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3、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四月份:

1、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2、高三英语复***会。五月份:

1、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2、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六月份:

1、组织好高考的复***工作。2、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

二、工作目标1、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4、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5、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6、 加强学***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1、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

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1—5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1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名师的关盘、**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真学***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动性,不能掌握学***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3)量的计量;(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小括号,继续学***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的多位数。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3)

一日,与朋友小聚,听他说起最近《百家讲坛》里有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易经的奥秘》,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兴趣。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外公家里曾经有过一本《白话易经》,出于对书的钟爱,喜欢触摸那种或厚厚的,或精致的书籍。那本书厚厚的,手感真好。

里面的内容尽管是白话,但是还是有些艰涩难懂,也正因为此,对《易经》更加引发了神秘和敬重。后来,我也收集了几本关于《周易》的书,但一般都是翻阅不仔细的。

终于等到百家讲座讲完了,在网上搜集到相关**,又买了一本书,对照书、看着**,边听边看,边做记录,用了几天的时间,完整得听读完。也不由得获得了跟多感悟。再次翻开《易经》的收藏,我明白了很多。

中国古代文化真的很好。如果没有焚书和宣传儒家,中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自古以来,人类就用各种方法探索宇宙的奥秘,但直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宇宙仍然是人类的一个巨大问号。那么,我们的祖先怎么能在几千年前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码呢?

《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其实,这句话太客气了。这应该是团体经典的开始。

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64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那么《易经》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

伏羲八卦图这部无字天书,能够历经7000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么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怎么能够发现宇宙的奥秘?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

伏羲八卦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现代高科技计算机也由数字组成。因此,7000年前的中国伏羲家族,可以说是电脑的鼻祖。那么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

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阴阳是一个整体,两个侧面,紧密相连。统一的意思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只有这样才能有活力。这对杨来说毫无用处。

在宇宙中,除了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

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

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有直走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为大自然是曲折的。我们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发源,然后向东流,但没有一条是笔直入海的,因为那样我们就没有资源可用了。

这条河蜿蜒曲折,有时很慢,有时很快,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山脉也不是笔直的,不然谁也爬不上去,它弯弯曲曲,这样人随着山势转来转去,慢慢就上去了。

《论语》里都是一句话,没头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后面就不讲了。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这样讲就太小看孔子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整本《论语》不都是在讲废话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二)

老师一直推荐,让我们看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本来不屑一顾,今天试着看了,真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一直错误的认为《易经》只是一部“八卦书”,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但没想到里面蕴含着如此众多的内容!真正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我觉得,《易经》与“地球人大学”这个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后者更需不断完善!而且,前者是古人所作的精髓,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借鉴和运用,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社会的信息,虽然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我认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有些爱国主义者推崇的那样完美无缺,而且,世界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无论是对外来文化还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所以,如果西方文化的“精华”,新时代的新信息也能融入其中,那就是“现代人的《易经》了”!

《易经》首先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同”的思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据曾教授所述,学习《易经》有三大意义,其中一个便是“求同存异”,这是在全球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最好方式!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是否读过《易经》,当年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支持,相信现在有这个理念,中华文化也定会源远流长!

第二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三个方法”:1、仰视2、俯视3、广角。“仰视”就是要抬头“看天”,即关注外界;“俯视”就是低头看自己;“广角”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

这和任老师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谋而合,但是顺序不同,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第三个,最令我感动,曾教授说,伏羲(包括孔子等)并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被人们永记心中,获得永生!所以我觉得,“地球人大学”的理念要被人理解,要流传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为人所用才能被人所记。

总之,《易经》里面有好多深刻的意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前没听老师的话,早点去读,真是一大遗憾啊!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三)

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着作。

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

”《易》乃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和数百所学校的开端。”《易经》是一部伟大的着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慧。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完成也经历了三位圣人:

伏羲,周文王,周公父子(一家一家),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下古,孔子在近古。

众所周知,伏羲“一画开天”,创立八卦。但说到八卦,我们很多人会想到占卜、迷信等。其实这只是《易经》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所误解。

伏羲氏期,人们主要以捕鱼和打猎为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天气。当时,伏羲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人们未来的天气。一开始,人们还心存疑虑,但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加,人们对伏羲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伏羲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于是他们创造了一套描述当时天气状况的符号系统,并将其送给了大家。

这一符号系统就是八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起初,是通过符号来**天气的变化。然而,后来人们逐渐觉得,除了天气,许多有好运和安全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得到发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王从八卦中推导出64个卦。

周文王六十四卦,正是宇宙中揭开宇宙万物的六十四个密码,我们也称其为《周易》,但这个周字应该和周朝没有多大关系,而应该是周全,周到的意味。这个64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而是宇宙中的一个数字。因为”前者是死的,而后者是活的、会变动的”。

而且,这64个卦正是伏羲八卦完全排列组合的结果。后人们占卜时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说到占卜,我们都应该知道它是合理的,但不是科学的。

因为,它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这是一种可能的事情发生的结果,而这只是一个六十四分之一。其实,并不是逢事都要去占卜,它只是在我们遇到事情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我们的一种参考。

这是我们可以再画几个卦来参考,这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思考。从这个方面讲,这六十四卦也确实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真正让《易经》拥有灵魂的是孔子。孔子晚而好易,并且在读完《易经》之后还赚没为它写了《易传》,也称《十翼》。“他就像是《易经》的翅膀,孔子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伟大的着作够飞起来。

”但到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们在此祝愿这部凝聚着先贤们智慧的《易经》能够早日“飞起来”吧。在今天看来,《易经》可以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在孔子之后,又加上了人伦道德才使得它得以完整。

《易经》的初步完成基本上就经历了以上三个时期。通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它是后人对它的运用。(当然,也有可能在今后也会有人在对《易经》加以补充)六十四卦是人们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能一一列举说明,但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这便是吉、凶、元、亨、利、贞。

当我们看《易经》时,几乎每个卦的卦辞中都会出现这样则“吉”,这样则“凶”的字眼。其实易经中根本没有吉凶。而所谓的吉凶,就是:

“顺易理者,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而这个易理,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道”——自然规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又应该以自然规律为标准,而不能凭人的意念,为所欲为。

我想了解这一点,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不会太纠结。《易经》中,开篇便提到了元、亨、利、贞,乃君子之四德也。关于元、亨、利、贞的解释有好多。

在这里,我想对曾教授的解读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易经》中广泛出现,可以推断,它们其实是当时的通俗用语。元,也就是开始,叫元始。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神叫元始天尊。

一个地方最早的寺庙也一定就叫开元寺了。亨,即为亨通、顺利。利,即利益,亨通之后当然要获利了嘛。

贞,就是正的意思。这四个字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要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办起事来才会顺利亨通,然后才会得到收益。

可是当我们获益之后,就要看这利来的是否正当,若是正当的话,就会贞下起元,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地把事情做大,否则就要小心了。我觉得这就是《易经》教我们的很好的办事的智慧。

《易经》中还有一句话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和辩证法是一样的,都是在叫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它的阴阳两面,只不过这里的阴阳是变动的,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而“道”,就是事物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它正是阴阳所组成的。

《易经》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本书,但它却是包含了很多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经常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一种无意识的使用罢了。我们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有许多看法都与西方人有很大区别,可能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吧。在西方的“文化霸权”盛行全球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易经》作为这一切智慧的源泉,更不能被我们所忘记。

建设文化大国,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责任。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4)

最初认识《易经》是从爸爸那里。爸爸喜欢《易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卜两卦,我当时因为好奇,拿着他的书翻了翻,但完全看不懂,也就没再看过。直到高三暑假,我在《百家讲坛》上看到了曾仕强教授讲的《易经的奥秘》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渐渐地才了解了它,也深深死喜欢上了《易经》这部凝聚着古圣先贤智慧的著作。听讲座仍意犹未尽,我又买了《易经的奥秘》这本书继续回味着。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也希望不了解《易经》的同学能够借此对其里哦啊接一点儿。

很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易》是群经之首。按照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易》乃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包含可许多古圣先贤的智慧。《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的完成也经历了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算是一个)、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下古,孔子在近古。

众所周知,伏羲一画开天,创立八卦。但一提到八卦我们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占卜、迷信等等。其实这只是《易经》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所误解。伏羲氏时期,人们主要靠打渔、狩猎过日子,这其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天气的好坏。伏羲当时根据自己的一些判断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状况。刚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可是随着验证次数的增加,人们信任了伏羲,复习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把它交给了大家。这一符号系统就是八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无字天书。最初,是通过符号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的,可是,后来慢慢觉得除了气象,很多与生活有福安的东西都可以从中开发出来。也正是因此,文王才从八卦中演绎出了六十四卦。

周文王六十四卦,正是宇宙中揭开宇宙万物的六十四个密码,我们也称其为《周易》,但这个周字应该和周朝没有多大关系,而应该是周全,周到的意味。而这个六十四,也并非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而应该是宇宙中的数。因为前者是死的,而后者是活的、会变动的。而且这六十四卦也正是有伏羲八卦完全排列组合后得到的。后人们占卜时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六十四卦。说到占卜,我们都应该要清楚它是有道理的,但是不科学。因为,它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它是一种事情发生什么结果的一种概率,而这个概率只有六十四分之一。其实,并不是逢事都要去占卜,它只是在我们遇到事情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给我们的一种参考。而这是我们也可以多画几个卦来作为参考,这样考虑问题会更周全一些。从这个方面讲,这六十四卦也确实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真正让《易经》拥有灵魂的是孔子。孔子晚而好易,并且在读完《易经》之后还赚没为它写了《易传》,也称《十翼》。他就像是《易经》的翅膀,孔子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伟大的著作够飞起来。但到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我们在此祝愿这部凝聚着先贤们智慧的《易经》能够早日飞起来吧。在今天看来,《易经》可以说是一门自然学科,但在孔子之后,又加上了人伦道德才使得它得以完整。

《易经》的初步完成基本上就经历了以上三个时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之后,就是后人们对它的运用了。(当然,也有可能在今后也会有人在对《易经》加以补充)六十四卦是人们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能一一列举说明,但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这便是吉、凶、元、亨、利、贞。

当我们看《易经》时,几乎每个卦的卦辞中都会出现这样则吉,这样则凶的字眼。其实易经中根本没有吉凶。而所谓的吉凶,就是:顺易理者,有所得(吉);违反易理,有所失(凶)。而这个易理,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道自然规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又应该以自然规律为标准,而不能凭人的意念,为所欲为。我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再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太纠结了。《易经》中,开篇便提到了元、亨、利、贞,乃君子之四德也。关于元、亨、利、贞的解释有好多。在这里,我想就增教授的解读来对此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易经》中广泛出现,可以推断,它们其实是当时的通俗用语。元,即开始,合在一起叫元始,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神就叫元始天尊。一个地方最早的寺庙也一定就叫开元寺了。亨,即为亨通、顺利。利,即利益,亨通之后当然要获利了嘛。贞,就是正的意思。这四个字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要小心谨慎,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办起事来才会顺利亨通,然后才会得到收益。可是当我们获益之后,就要看这利来的是否正当,若是正当的话,就会贞下起元,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地把事情做大,否则就要小心了。我觉得这就是《易经》教我们的很好的办事的智慧。

《易经》中还有一句话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和辩证法是一样的,都是在叫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考虑它的阴阳两面,只不过这里的阴阳是变动的,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而道,就是事物的本质,即自然规律,它正是阴阳所组成的。

《易经》对于刚接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本书,但它却是包含了很多的处世哲学,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经常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一种无意识的使用罢了。我们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有许多看法都与西方人有很大区别,可能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吧。在西方的文化霸权盛行全球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易经》作为这一切智慧的源泉,更不能被我们所忘记。建设文化大国,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责任。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5)

一日,与朋友小聚,听他说起最近《百家讲坛》里有曾仕强教授的讲座《易经的奥秘》,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兴趣。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外公家里曾经有过一本《白话易经》,出于对书的钟爱,喜欢触摸那种或厚厚的,或精致的书籍。那本书厚厚的,手感真好。里面的内容尽管是白话,但是还是有些艰涩难懂,也正因为此,对《易经》更加引发了神秘和敬重。后来也收藏过几本关于易经的书,但都大致翻阅,没有细读。

终于等到百家讲座讲完了,在网上搜集到相关视频,又买了一本书,对照书、看着视频,边听边看,边做记录,用了几天的时间,完整得听读完。也不由得获得了跟多感悟。再次打开曾经收藏的易经读本,明白了许多。

中国古代文化真是了得,当初如果没有焚书坑儒,今天的中国该是什么样子?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使用各种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宇宙对于人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那么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之前,怎么能够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码呢?

《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64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那么《易经》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

伏羲八卦图这部无字天书,能够历经7000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么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怎么能够发现宇宙的奥秘?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

伏羲八卦图是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的,而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的,由此而论,中国7000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说是电脑的鼻祖。那么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阴阳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合一的意思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才有生命力,完全是阳也没有用。

在宇宙中,除了自然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主宰。

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

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会走直路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我们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发源,然后向东流,但没有一条是笔直入海的,因为那样我们就没有资源可用了。河流弯弯曲曲,有时流得很慢,有时流得很快,这样我们才有各种资源可以利用。山脉也不是笔直的,不然谁也爬不上去,它弯弯曲曲,这样人随着山势转来转去,慢慢就上去了。

《论语》里都是一句话,没头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后面就不讲了。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这样讲就太小看孔子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整本《论语》不都是在讲废话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随机应变。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6)

看了曾仕强先生写的《易经的奥秘》,吃惊不小,易经的最高追求居然不是大吉大利,而是无咎!咎是过错之意。人一辈子当然不可能不犯错,但尽量不要犯大的过错。

曾先生告诉我们,易经中的吉凶观和我们通常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我们所指的吉与凶其实就是好与坏,而易经中的吉与凶对应的是得与失。顺应自然就能得,也就是吉;反之就会失,也就是凶。是故,拔苗助长谓之凶;日上三竿鼾如雷,夜半歌声冲云霄同样是凶,我想。

为什么易经的最高追求不是大吉大利呢?曾先生的分析令人信服:“大吉大利有什么用?吉的后面一定是凶,因为吉凶是连带的。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也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不可能只占便宜,而不吃一点亏。比如你做生意,如果生意很好,那你就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看电影;如果生意不好,那就赚不着钱,但却有时间看电影。这就看你自己要选哪一个了,不可能是什么好事你都要,而所有不好的`事都跟你无关,有一得必有一失。”基于这样的认识,曾先生提倡别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

曾先生还写了本书——《胡雪岩的启示》,字里行间也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7)

《易经的奥秘》后感

《易经》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尽人事,知天命”。

以前并没有看过《易经》这本书,听了百家讲坛栏目曾

仕强教授讲解的《易经的奥秘》之后,对《易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易经》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宇宙万物,都蕴藏着易经的奥秘。《易经》的奥秘真可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易经是一门哲学,它能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世

界。没有读过易经的人都认为易经是迷信,是算卦。其实细细读过易经的奥秘之后,才发现易经是一门哲学,是万经之源。是远古时代的伏羲、中古时代的周文王父子、近古时代的孔子创造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成的一门哲学。

易经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能力认识世界。如:每一

种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构成万物,阴阳是万物的基本元素。每一种事物都时刻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无平补陂”。任何事物没有吉凶之分,顺其自然则为吉,反之则为凶。因此在认识世界万物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一种事物有两面性,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是怎样去看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8)

乐以忘忧

《易经》所讲的吉凶,完全是以是否顺乎自然为标准,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

吉凶是会变的,圆道周流,循环往复,守时待命。

伏羲画卦台位于河南淮阳宛丘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做事三个要点:方向、定位、行动。

做事三个原则:

第一,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

第二,权不损人。所有的变都不可损害别人的权益

第三,权不多用。偶尔用,大家都没有意见,常常用,就表示你的规矩要改。一个人,如果变到连根都变掉了,那是最可怕的。

有例行一定有例外,这点我们承认。单是例外比例行还多,就是不对了。例外比较少,例行比较多,经常这样办,偶尔会那样办,这样才合理。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己要努力,人与天联系起来,天人合一。

一件事情到最后,开始时“时”比“位”重要,结束时“位”比“时”重要。

任何事情,时间变,整个情况就变了,所以中国人都讲“随时”,就是随时改变;位比空间还厉害,位包括你的身份,包括你的地位,包括不同的场合,也包括环境的变化。初知难,上知易;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

利害其实是短暂的现象,得失才是比较长期的效果。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利是害的来源,害才是利的基础。

悔从心,就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后,心里面真的想改过,而且会用实际行动来补过; 吝从口,就是嘴巴上找很多理由来掩饰过错,心里面却完全没有想要改过。吉生吝,吝生凶,凶生悔,悔生吉。

无咎,就是说一个人会犯错,但是犯错后改正补救,然后就无咎了。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吉凶的。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只问应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么样。

人生应该是享受过程,而不是计较结果。

尽人事,听天命。

乐以忘忧。

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篇9)

《易经》,始终是我头脑中的一个不曾解开的问号,记得在上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同桌的父亲,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对《易经》痴迷不已,而《易经》,印象中只是求卜问卦的的书,一个理性的人怎么会对此“执迷不悟”呢?再一次,就是两年前到哈出差,途经学府书店,看到花花绿绿的《易经**》,买毕,回来研究又研究,终为其中艰涩的符号及繁杂的文字所迷惑,对《易经》的了解只能忘而却步了。

直到有一天,我翻开了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所著的《易经的奥秘》,随着书页的翻飞,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妙语莲花,《易经》的奥秘逐步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样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

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实际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为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这几句话首先让人震撼。

《易经》的完成,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三圣即上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下古的孔子。《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样的注解,又有哪本书敢如此这般夸下海口。

那么,这么广大精微的一本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伏羲的八卦告诉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做“阴阳”这是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文王的64卦告诉我们宇宙中只有64个密码。数字不等于数字。数字是活着的,活着的,不是死的。

孔子给我们的《十翼》。孔子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飞起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世界大同,实际上,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整部《易经》也不过四千多字。

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讲一句现代的话:0和1构成了浩瀚无穷的互联网络,《易经》指出一阴一阳产生了宇宙万象。

通过读《易经的奥秘》,我了解到《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向自然,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开发出来的。继孔子之后,除了自然科学部分外,该书还增加了一部分,叫做人类伦理。对现代人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是《易经》可以纠正我们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人应不应该自信,这个问题不应用应该或不应该来回答。《易经》里讲“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现在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会幸福,因为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

二是《易经》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它的神秘性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它的道德性是不可替代的,它将在21世纪的道极大的发展。

三是《易经》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只有像《易经》这么广大包容的思想体系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易经》**于自然,应用于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是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修养。一部《易经》四千言,一部《易经的奥秘》启开了通往中华文明的源头之门,从这里我看见了智慧的光芒穿越几千年历史让我心豁然开朗,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变得理所应当。然而,这只是思想深处的星星之火罢了,如果想读懂《易经》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用它的精髓来品味生活,化解人生矛盾,明白事态人性,体味成长的各种滋味,成就孟子所言的“吾养吾浩然之气”。

读罢合书,吾为中华文明的深邃而叹为观止,不禁心生向往,《易经的奥秘》以智慧点亮人生,其中的丰富和韵味不是我几句浅薄的文字可以述尽的,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思索,去实践,感受书香润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