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中庸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7-01

中庸读书笔记范本。

这篇“中庸读书笔记”的文章充满着灵感与智慧肯定是值得你收藏的。读完一本书之后,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成读后感,将别人的东西快速变成自己的东西,在看完作者写的作品时,心中有许多感悟。 读后感是对自己思考提炼的一种纪念和见证。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到本页我们会让您满意的!

中庸读书笔记(篇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中庸”

——读《中庸》有感

上饶市实验小学龚射祥

题记:中庸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糟粕,认为中庸思想让人保守不前,庸碌无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事实是如此吗?

相反,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间是世界的正道,庸是世界的定理。

”也就是中庸是至诚至性,中正不偏,坚定理想,不改初心。中庸之道,虽逾两千多年,然对于今人,仍不失“为人处事”之道也!

中庸是什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开篇就告诉我们,中庸是天下之大本,要不偏不倚,不变不更;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要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其中尤以“慎独”最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应该中规中矩,慎独自律,这才是“君子所为”。

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沦落到“小人行径”。是故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人性的本质回归。然而,现实世界的战争依然频繁,而在职场生活中追求名利、中庸之道已经改变,还是很难找到。所以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对当下人来讲,一言中的。

因此,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倡中间道路!

第一:中庸说容易也难。

中庸是所有人,甚至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比如《礼记》里面讲:“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醒。

”“出必面,反必告。”你们说以上事情做得到吗?如果可以的话,难道您不只是照顾和尊重父母吗?

只要你想做,真得很容易。给父母装一台空调,你不久解决了“冬温而夏清”吗?每天早晚跟父母打个招呼应该不难吧?

外出和回家给父母讲一下,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孔子说,中庸之道很难实行,原因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善良的人做得太多,善良的人根本做不到。从中可见,只有贤明品高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放眼当下,聪明者多如牛毛,愚蠢者不乏其人,贤智者比比皆是,不肖者不见减少,此四者都实行不了中庸之道。其实孔子早就准备了做到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按照以上五种方法去做,坚持到底,必定会圆满功成。

可是孔子后来又不想传道了。他认为要做到这五法,难在持之以恒,难在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人们以极大的毅力和品格来达到中庸之道。

古之周公如是,近代孙文亦如是。然如此翘楚人物,只能是高山仰止。

第二:教育可以来点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告诉我们,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如,当一个教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学生,由浅入深,由浅入深,由浅入深。

不要因为盲目比较学习效果而擅自增加作业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想拔苗助长,一蹴而就,你们说可行吗?汉语学习也是如此,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我们只有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才是教育教学的中道。

我们经常会遇到上课吵闹的学生,不做作业的学生,打架相骂的学生,对此发火、责罚和告家长往往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找孩子们谈心,查找其中原因(切记教师要做到心情平和,怀揣恕人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其回归正途。这也就是教育学上常说的“正面教育”。学生之所以会犯错,不是天生的,而是懵懂所致,教师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吗?

育人,采用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发而中节”,则一切皆可释然,也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三:中庸是安心良药。

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一些无奈、悲伤的事情,比如家庭事故、工作烦恼、金钱损失等事件。处理这些事情,需要采用中庸之道,达成“当下心安”。如亲人离世、职称不动、遭遇诈骗等不幸事情,委实让人心痛不已、愤懑不平,如果一时想不开,就会抑郁难却,甚至会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我们不妨采用“中庸**法”,喜怒哀乐之未发,即暂时隐藏起来,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中”,结束之后,再调理情绪,寻求最佳应对策略,也就做到“和”。致中和,自然就心结顿开,“南山”可见了。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偏不倚,坚守而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世人皆浊我独醒。

”三闾大夫汨罗江之绝唱,你说强不强?两千多年过去,余音仍是绕梁不衰。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湍流险滩、污人浊事,如何应对?

是随波逐流,还是不偏不倚?是坚持操守,还是改变志向?取乎前者,或许风调雨顺,前途荣光;取乎后者,可能荆棘满途,前景黯淡。

我认为应对良药还是中庸之道。遇到挫折就跟着它走,中立它,坚持它,挫折就会平顺。

当今社会,陷阱太多,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更有太多杂乱纷争,会让我们烦恼。为人处事,我们最好采用中庸之道:“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地位,都能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不作非分的期待。

如此一来,**陷阱和杂乱纷争不也就烟消云散了吗?活在当下,不可须臾离道,取乎“中”,发于“和”,中立不偏,不改初心,你必将找到最明朗的为人处事之道!采菊东篱,不经意间,“南山”已经走进你的心里了!

中庸读书笔记(篇2)

读《中庸》,悟中庸之道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也不是庸俗、糊涂、隔岸观火。有些人认为保持中立是卑鄙的,例如,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就是卑鄙的。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它是很注重人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量力而行。

余生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言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

中庸之道最初由孔子提出,后代圣贤多有研究和补充,发展至今已是一种很重要的道德观。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我理解的意思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生活、工作、教学中,既要把握永恒的原则,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努力做到因时、因时、因情、因地制宜。中庸是需要变通的,不能应循守旧,照本宣科,用哲学来说就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中庸之道办事,就是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力求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要求我们把握全局,避免盲人摸象,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境,对适当的对象,用适当的方式,做适当的事情。

适当是最重要的,不是最好的,只是最适当的。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俗话说,只要你对自己诚实,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

比如虚伪,爱面子,追求一些对生活本身不重要的东西,比如名利。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

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那种对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的谨慎对待,也吓坏了,不敢忽视。这种谨慎的态度让我理解、量化每一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上并不缺少梦想,而是缺少让梦想成真的人。中庸这学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物,用自然的心去对待自然。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书笔记(篇3)

本学期开设了《人文名著导读》(哲学篇)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哲学的著名作品。例如,《论语》、《尚书》、《大学》等等,但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还是《中庸》。

读完《中庸》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我首先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思想基础、地位、主要思想等相关信息。《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是子思,孔子后裔,后经秦代学者修订。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天地参”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是圣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真正意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不是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和平庸。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包括学习方法:博学、审问、慎思、辨析、实践。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智、仁、勇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所追求的最高修养是真诚或美德。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事实上,中庸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看过《中庸》之后,无论是对我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虽说,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它以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句式成文,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文字,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无论好似对于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遵循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中庸” 之法值得我们当今众多学子进行仿效和借鉴,“博学之”是说学者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襟来学习,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后,学习就是没有根的木头和没有水源的水。“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追问到底,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学习,不迷信权威。

问过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往往是越辩越明的,不辨,则我们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完美主义”与“行动主义”的体现。

其次,在处世方面,《中庸》教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中庸”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曰: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中有很多亘古不变的为人处世知道: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石、为人处世,心态至关重要、以仁道修养本性等等。

总之,看完《中庸》之后我有一个总体的感受那就是:中庸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一种素质,一种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把两个极端的意见进行机械的折中!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处世,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这一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十分出色的。

中庸读书笔记(篇4)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再读《中庸》,了解到此书重点发挥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叛)”,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消解阶级矛盾。《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求贵族君子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中实行智、仁、勇三德。以此为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基本。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此书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中庸》的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虚情假意,毫无诚信的人交往。只有诚心付出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只是我的初浅理解,有些话好像就在嘴边,但就是不能说得到位,还是修行不够。我将继续努力研读,体会。

中庸读书笔记(篇5)

由于诚是客观物质的属性,所以“诚”本身是一种天道,也就是一种天性,人能充分发挥之,熟练地运用它,也就成了人性。《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就修养境界而言,人修养到了至诚的程度,就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诚之者”就修养过程而言。那么,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题目,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题目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

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中庸》的作者借孔子的口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要求别人是轻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轻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

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为衷冬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很多理解,增长了很多“中和”的气氛。

中庸读书笔记(篇6)

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奉献就是爱和勇气。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后的礼物。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不过,我坚持早上看书,查阅一些资料帮助理解。

现在,回首往事,我觉得收获不小。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间是世界的正道,庸是世界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

黄帝坐在胡特,凤凰把书名举到黄帝面前。其中,五首《文焉》是一种瞬间绽放的文学才华。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中庸可以克服人性的贪婪,使人幸福。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仰慕和依赖的天堂是如何对待我们的?

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

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书笔记(篇7)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