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结婚祝福发言稿

发表时间:2025-01-08

守株待兔的发言稿(热门二篇)。

守株待兔的发言稿 篇1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种田人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是不对的,《守株待兔》位于本单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下跟《亡羊补牢》。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再也没有”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3自然段讲的是种田人拾兔后的心里活动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体会种田人荒废的时间;

(4)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 ’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动画演示种田人拾兔后的心理,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

(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968OK.cOm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 “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的发言稿 篇2

听了郑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脉络非常清楚。教师由看图让学生说熟悉的寓言来导入课题及对寓言《守株待兔 》一文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明确寓言题目的意思,寓言的主要内容,寓言说明的道理。理解主要内容时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最后结果怎么样?所以整节课郑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三个又三个问题进行教学,脉络清楚,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关键词,如“乐滋滋”“白捡”、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明确了这些词句好的原因。为活学活用打下基础。

三、多次有效拓展。

1、 以学生看熟悉的寓言故事画面来说寓言名字来导入对同样题材的《守株待兔》一文学习,既对文本外的寓言做了拓展了解和复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了解《守株待兔》故事内容和寓意后,郑老师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路人,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此次拓展是为了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最后郑老师出示《守株待兔》古文:以古文教学来结束全课。古文的引用恰到好处,出示古文,第一步,学生读一读,老师范读。第二步,从课文里找出与古文相对应的句子。这样恰到好处的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语文学习之门,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将古文适时、适度、适量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益而无害。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两点遗憾:1、时间上前紧后松了。2、在对题目意思和寓意的理解上,指名说的学生,完整说的学生少了点,感觉还应该说得再透点,相关句子朗读再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