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言名句。
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还有其他类似这样的句子吗?OK语录网的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王阳明名言名句摘抄74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致良知的功夫不能急于求成,认识到良知的本质,去踏实、诚实地用功,自然能体悟透彻。到这一步就不分内外了,此心和万事万物怎么能不融为一体呢?
2、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3、白天修炼时,受外界干扰心中很乱,那就练静坐;懒得看书,那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4、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5、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6、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7、如果能看明白自己的人性,则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就没有性与气的分别。
8、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9、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因喻之日: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
10、有一位长期听讲的下属,他说:这个学说很好,只是要处理的诉讼案件、文件太繁多,没时间去学。先生听了后,是这样回答的:我什么时候教你离开诉讼案件、文件而凭空求学的?你既然有诉讼案件要处理,就要从诉讼案件上求学,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审理某一诉讼案时,不能因当事人行事或说话无礼,而升起个发怒的心;不能因当事人说话办事委婉周密,而升起个欢喜的心;不能因讨厌当事人托人说情,而故意加倍惩罚当事人;不能因当事人的哀求,而不经意屈从当事人;不能因自己的事务烦杂,而随意断案;不能因旁人的故意罗织罪名和诽谤陷害,而随那些人的意思处理之。
11、知行的功夫本就不可分开,只因后世学者把知和行截然分开,当作两件事用功,失却了知行的本体,而事实上知行是同出自一个本体的,所以,才有知行合一并进的说法。
12、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
13、善念存于心时,就是天理。这个念头就是善,还有什么善可想呢?既然这个念头不是恶,还有什么恶可想呢?这个念头就像树的根和芽,立志的人,长存、长立这样的善念就可以了。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就不会做出败坏道德有违规矩的事情,这只是因为立志修炼到已经很成熟的程度。从心所欲不逾矩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15、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
16、最高的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有过分就是恶。不是有一个善,又有一个恶来与之来相对。善恶只是一个东西。
17、把良知认识透彻,不管千言万语,是非真假,一看就明白。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不对,类似佛家说的心印。
18、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19、你不能等别人为你铺路,而是要自己走,犯错,最后创造自己的路。-王阳明
20、人如果知道这良知的秘诀,不管有多少邪念私心,有自己的良知察觉,自然会消除。可谓一粒灵丹。
21、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22、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23、有人问: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只是因为平时不能存养善良的德行或心性,心中有所愧疚,所以才怕鬼。如果平时行事一言一行本来就合乎天理神明,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又有人说:正直的鬼自然不用怕,但邪恶的鬼不管人的是非善恶,可能对好人坏人都要伤害,所以难免让人害怕。先生说:哪有邪鬼能迷惑正直的人?仅仅这一怕,就证明心之不正。之所以被鬼迷惑,不是鬼迷惑人,而是心自己迷惑。就像人好色,就是被心的色鬼迷;好财,就是被心的财鬼迷;不至于发怒时而发怒,就是被心的怒鬼迷;不至于害怕时而害怕,就是被心的怕鬼迷。
24、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
25、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2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是我用的,是大道。二氏自私,是小道。-王阳明
27、只要在心上体悟。心明,对书上的意思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不明,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义,反而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2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盘针,万化的根源总是在心里。但是笑过去颠倒过来,枝叶外寻。-王阳明
29、凌崖望双峰,苍茫在哪里?崇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雾——王阳明
30、天理无所不在,广大而没有穷尽。我跟你讲学,你不能稍微有点领悟便觉得不过如此,即使再给你讲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是没有止境的。
31、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32、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33、本心之外没有事物,例如,我心中产生孝敬父母亲人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亲人就是事物。
34、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35、万物之理无非是我的心。-王阳明
36、至善是心的本体,这是一切的基础、本源。
37、良知或本体本来就是无知无不知的。比如太阳未尝有意去普照万物,但实际上太阳无物不照。无意去照而无所不照,这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体原本是无所谓要知的,现在却要它知;本体本来无所不知,现在却要怀疑它有所不知。这只是对良知或本体不理解、不坚信罢了。
38、天理本体自有它的限度,几时、凡事都不可太过分。人一旦认识、体悟到心体,自然就会知道它丝毫不能增减。
39、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40、日: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日: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日:毕竟物无善恶?日: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41、只要时刻存养本心,就是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只不过是丧失本心罢了。
42、人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能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成全和成就自己。
43、心的本体是人性,人性的本源是天,即人性的本源是天理。能尽人之心,就能尽其性。所以《中庸》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天理。
44、人心的本体是寂然不动、随感应相通的。人心的本体在意念未发动时是隐藏的,在意念发动后显现,未发动和已发动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关系。
45、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46、道就是良知。良知原本是圆满无缺的,是就还他个是,非就还他个非,是非只依良知来判断,更不会有任何差错。这良知就是你的明师。
47、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48、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49、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50、己所不欲是良知,勿施于人是致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语出《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使上。大意为上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下级不要无礼:下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上级不要无礼。
51、有人问:乐是心的本体,但在遇到双亲去世而悲伤痛哭时,这个乐还在吗?先生说:必须是大哭一场才能恢复乐的本体,不哭就不能回到乐。虽然在大哭,但内心得到安慰就是乐。心的本体未尝有变化。
52、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
53、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54、教人为学不可偏执于一个方面。人在开始学习时往往心不在焉,精力也不够集中,所思所想大多是个人私欲,所以要先教人静坐,以平息私心杂念。久而久之,等人心态意念稍微平和之后,如果还教人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般悬空静坐,就没有什么用了。那时,则须教人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
55、(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
56、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57、快乐是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六欲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外于七情六欲的快乐。
58、天理只有一个,无须别的思虑。天理原本宁静寂然,原本无感不应,应而贯通。学者做功夫时,即使千思万虑,其要义也只是恢复其心中天理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凭自己的私心杂念安排什么其他的思索出来。所以程颐这样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果凭私欲去安排思索就是用智自私。
59、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求静,反会养成一个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物,那么去静处存养,倒也是好的。
60、异端语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61、本性没有不善的,所以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具有。但是,人人本都具有的良知往往不能避免被物欲等私欲遮蔽,使其良知不能显现、不能被发现,所以必须学习以清除蒙蔽良知的众多私欲。
62、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63、有人问:当专心用功时,有声、色在面前,如往常一样去听去看,这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吧?先生说:怎么能听不到看不见呢?除非槁木死灰一般、耳聋眼瞎的人。虽然听到看见,只要心不随着声色流去就行了。
64、《大学》中讲的功夫无非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以诚意为宗旨和主宰去格物和致知,功夫才有落脚点。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65、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是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做惟精功夫,其目的是为了证得惟一。
66、良心,孟子所谓‘每个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也是。是所谓的良知,是非之心,不用担心,不用学习。-王阳明
67、良知自然分辨善恶,哪还省什么善恶可想?
68、精神、道德、语言、行动,一般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只是不得已。天、地、人、物,都是这样。收敛是致其本体,发散是失其本体。
69、最简单、最广大的是复杂的极致,只在吾心,只为吾心。
70、日:何者为天理?先生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71、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72、写文章思索并没有害处,但写完了常记在心里,就会为文所累,心中有一个东西。这是不好的。
73、无声无臭独知时,这是乾坤万有基础。抛开自己无尽的藏身,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74、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