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关于孔子的名言

发表时间:2022-06-16

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60句)。

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因时,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孔子的名言吧,通过阅读名言,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道理和经验,让我们获得启迪。您知道孔子的名言都有哪些吗?以下是OK语录网小编细心准备的《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篇一)

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3.则匆惮改。

4.道不同,不相为谋。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6.有德者,必有言。

7.礼之用,和为贵。

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9.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论语》

10."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11.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1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1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孔 子 《论 语》 

1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15.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49、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 《论语》 

16.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17.“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有教无类。

20.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篇二)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5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27.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29.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30.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3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孔子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9.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4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孔子流传千古的名言(篇三)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2.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4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46.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7.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48.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49.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50.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5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5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54.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55.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 

57.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5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9.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6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68Ok.com其他人还在看

孔子流传千年的名句摘录(60句)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作用是巨大的。今天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孔子的名言吧,名言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并得了广泛的认可,可以启示人生。您知道有多少我们熟知的孔子的名言呢?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孔子流传千年的名句”,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孔子流传千年的名句(篇一)

1.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4.大言不惭。—— 《论语·宪问》 

5.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民无信不立。 ——孔丘

8.君子不忧不惧。

9.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0.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11. 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4.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1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6.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1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19.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20.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论语·子路》58、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孔子流传千年的名句(篇二)

2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4.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5.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26.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2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2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32.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3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4.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3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 孔 子 《论 语》 

孔子流传千年的名句(篇三)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2.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44.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4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4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孔子 《论语》 

51.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5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作者:孔子 

53.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4.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57.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5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6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00句千古绝唱古代名人名言经典词句经典诗歌(收藏)


500句千古绝唱古代名人名言经典词句经典诗歌

500句千古绝唱古代名人词句诗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少壮不,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戚继光千古名句集合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胆代名将戚继光千古名句

1、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戚继光

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行》

3、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戚继光

4、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继光《凯歌》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孔子的名言金句集合(60句)


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伟大的先辈,他们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读孔子的名言吧,名言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并得了广泛的认可,可以启示人生。那么您所熟知的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孔子的名言金句”,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孔子的名言金句(篇一)

1.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3.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6.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7.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8.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9.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论 语》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11.不学礼,无以立。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13.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1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17.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1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君子矜而不争[28],群而不党。

2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的名言金句(篇二)

2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3.“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 其中矣 。 ——孔子 《论语》 

24.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2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29.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3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2.君子不忧不惧。

3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4.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35.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36.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37.孔子曰:“因材施教。” 

38.有教无类。

39.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名言金句(篇三)

4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43.“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 《论语》 

44.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45.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46.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7.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48.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4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0.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51.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5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5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5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7.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5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6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老子和孔子的名言60条


“众所周知,美就是美,而恶就是恶。众所周知,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但不是好的。”关于“老子和孔子的名言”的信息我已经收集了很多下面将详细讲解。名言警句教育我们如何懂得感恩,名人格言可以增强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感。衷心感激你对这句话的支持和关注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1、富裕的岁月,更依赖孩子;凶岁了,孩子更凶了,不健康的日子也特别了,所以自然也就沉进了它的心里。

2、世界BBB0,唯独马往粪去。天下本无路,军马生于郊区。

3、尊重贤者的才能,君杰在宝座上,则天下的士人都悦而肯立其朝代。

4、是圣人执一为世界型。看不见,那么清楚;不从自己而来,因而惶惑;不剪,所以是主动;不要自怜,如此长久。丈夫只争朝夕,所以天下不能与之争斗。

5、生而有智慧的,必升上去;学习和知识,也是第二;犯困和学习是次要的。困而不学,敏思为下一易!

6、众所周知,美就是美,而恶就是恶。众所周知,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但不是好的。

7、从前,人们可以得到晴朗的天空;地球上得到了一个一宁;上帝有灵;一粒粮食可能会生长;侯德认为世界是对的。

8、有德就是有德;失去道德就是没有道德。上层的美德不会不经思考就行动;下一个美德不必思考。仁为之而不思;末后的义,也是出于这义。仪式上为它和莫应,然后花书手臂和投掷它。因此,先失道,再失德,再失德,再失仁,再失仁,再失义,再失礼。

9、我所教的是人所教的。我来当教父。

10、房子五亩,树要桑树,五十可丝。猪还是猪还是猪,它还没有过季。一百亩土地,不抓紧时间,几个家庭就能免于饥饿。我们只是在教导正确的秩序,应用孝道的正义,那些制定正确秩序的人不应该在路上穿它。

11、道路就像河流和山谷就像河流和海洋。

12、据说,孔子曾问道老子,有过交集,但,老子的确很老子,基本上不搭理孔子。这有点像主流媒体,向我一介布衣请教一样,我,当然也不理。

13、敏感而好学,问心无愧,是文也。

14、少的时候,血液不稳定,要远离颜色;也要坚强,坚强,在战斗中放弃;而且老了还,由于天然气的衰退,放弃了它。

15、好事在左边,坏事在右边。将军在左边,将军在右边,葬礼是必经之路。凶手们悲伤地哭泣着,用葬礼的仪式来克制自己。

16、老子!孔子!释子!耶子!德子!中子!

17、道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

18、或怒,或喜,或不晓得将来的事。

19、你会说法语而不知道吗?使它昂贵。把手和字,不能说。

20、圣人常粗心大意,人心常用心为民。

21、乐是圆满的,废是直的,郁是满的,空是新的,少是多的,多是糊涂的。

22、虽然有路径,但必须有查看器;怕泥,不是君子。

23、善如水。水之利万事无争,人之所恶,如此几道碍。

24、天知其死,月知其不忘其能,可谓一直求知心切。

25、有钱又贵,是一个人的欲望;如果你不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你将一事无成。困苦困苦人,也是祸患。如果你不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你就不会去。

26、留住中间人总比数穷人好。

27、学而不学,不亦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被冒犯就不是绅士。

28、如果一首歌是完整的,如果一场浪费是直的,如果一场萧条是满的,如果一场萧条是新的,如果一点是多的,如果多的是迷茫的。

29、它的政府是愚钝的,它的人民是淳朴的;它的政府检查,它的人民缺乏。他们是贤者而不快,是廉而不贵,是正直而不大步,是辉煌而不辉煌。

30、习将在张的场合;如果你想变弱,你必须加强它。如果你想废除它,你就会恢复它。如果你想要,就送人。它叫做光。

31、对,然后知道重量;学位,然后kn。

32、道生一、二、二、三。凡事负阴持阳,崇气思而不躁。

33、不受无名之苦的人,也不认识无名之人。

34、以上,还可以是关于语言的;下面的人,可以不用语言也可以。

35、老人与老人;我们很年轻,我们很年轻。

36、伟大的爱情代价很大;许多珍宝会消失。所以知足不辱,知足常乐不波澜不惊,方能长久。

37、无论有无,它们是难还是难,它们是长还是短,它们是高还是低,它们是音还是音,它们相互跟随。

38、傅丽,疏忠,与乱为先。

39、不知这样一说,关系清楚不?

40、你会说法语而不知道吗?使它昂贵。

41、一介民工,脱胎换骨,“无邪”之光照也。

42、世界以美国之美而闻名,邪恶已然存在。众所周知,善是善,但不是善。

43、今搬砖块,负钢器,飞奔直上二十重。

44、宁武之子,邦有道是明智的,没有国家是愚蠢的。它既聪明又愚蠢。

45、“巍巍乎”!“巍巍乎”!“力拔山兮”不足道。

46、当你看到圣人的时候,尽量表现得像你一样好,但是当你看到圣人的时候,要反省自己。

47、老子,其实资历比孔子还老,他也开创了一派,老庄学派,或者称为黄老之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较为边缘化的学派,不过,到了汉代,特别是文景时期,很受追捧,又成为一时之显学。老子据说写过《道德经》,又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反正,古人已死,多挂几个闲职,又不领顾问费,没经费压力。

48、坚强的东西都是老的,那不是路,不是路已经。请关注西姑塘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凡人尽显,我独昏。普通人审视,我独自无聊。

50、了解别人的人是智者,了解自己的人是智者。胜利者是强大的,胜利者也是强大的。知足者常乐。有意志的人。不要失去你所失去的。死并不是活着。⊙、到自己伟大的终点,才能够成为自己伟大的人。

51、初制有名,名也有,夫也会知止,知止不危险。

52、政治也是,儿子帅对了,谁敢?把对的举起来,把错的举起来,再把人举起来;人民是不会接受是非曲直的。

53、天下万物皆有之,必有无之。

54、交流的方式和接待的礼节。

55、名字和身体?还有什么,还有什么?谁得到或死亡。

56、有一些混合的东西,第一次从天堂诞生。寂寞兮兮,独立而不改,周兴而不险,可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道强字强,为大名强。伟大的日子过去了,飞逝的日子远去了,遥远的日子逆转了。

57、普通人告诉我,我是孤独的。当俗人看守时,我独自一人。

58、孔孟其实是连起称谓的,即,孔孟之道。孔子是原始儒学的开创者,而孟子,是其继承者与推广者。孔子与孟子属于同一流派,儒家学派。

59、拿成千上万,拿成千上万,不要少。

60、安静胜过鲁莽;冷比热好。宁静是生活的秩序。

孔子人尽皆知的名言集合(60句)


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伟大的先辈,为历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孔子的名言值得我们都来读一读,通过阅读名言,可以增加我们见识阅历,懂得人生的道理。那么有哪些经典的孔子的名言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您精选的“孔子人尽皆知的名言”,希望OK语录网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孔子人尽皆知的名言【篇一】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民无信不立。 ——孔丘

4.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论语》 

7.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 《论语》 

8.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 

9.则匆惮改。 

1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出处:论语 

1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4.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15.有言者,不必有德。

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17.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19.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0.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孔子人尽皆知的名言【篇二】

2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22.。

2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2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2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7.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8.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29.礼之用,和为贵。

3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3.默而识之,不厌,诲人不倦,何我哉。

3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35.有教无类。

3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9.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 

40.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孔子人尽皆知的名言【篇三】

4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4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44.割鸡焉用牛刀

4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6.孔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7.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48.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51.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5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53.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4.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5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 

5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8.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59.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6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