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老子名言

发表时间:2022-09-26

道尽人生真谛的老子名言汇总(60条)。

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伟大的先辈,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名言值得我们都来读一读,名言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并得了广泛的认可,可以启示人生。那么您知道老子的的名言哪句最让人深思呢?根据大家的需求,OK语录网小编特意准备了“道尽人生真谛的老子名言”,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道尽人生真谛的老子名言(篇一)

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6.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3.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5.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道德经》

16.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17.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ZR120.Com 节日祝福网)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尽人生真谛的老子名言(篇二)

2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6.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0.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

3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3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3.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9.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道德经》

40.去去去中知,行行行里觉 ----《道德经》

道尽人生真谛的老子名言(篇三)

4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

4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4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0.治大国,若烹小鲜。

5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53.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54.柔弱胜刚强。

5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57."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5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968OK.coM延伸阅读

老子和孔子的名言60条


“众所周知,美就是美,而恶就是恶。众所周知,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但不是好的。”关于“老子和孔子的名言”的信息我已经收集了很多下面将详细讲解。名言警句教育我们如何懂得感恩,名人格言可以增强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感。衷心感激你对这句话的支持和关注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1、富裕的岁月,更依赖孩子;凶岁了,孩子更凶了,不健康的日子也特别了,所以自然也就沉进了它的心里。

2、世界BBB0,唯独马往粪去。天下本无路,军马生于郊区。

3、尊重贤者的才能,君杰在宝座上,则天下的士人都悦而肯立其朝代。

4、是圣人执一为世界型。看不见,那么清楚;不从自己而来,因而惶惑;不剪,所以是主动;不要自怜,如此长久。丈夫只争朝夕,所以天下不能与之争斗。

5、生而有智慧的,必升上去;学习和知识,也是第二;犯困和学习是次要的。困而不学,敏思为下一易!

6、众所周知,美就是美,而恶就是恶。众所周知,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但不是好的。

7、从前,人们可以得到晴朗的天空;地球上得到了一个一宁;上帝有灵;一粒粮食可能会生长;侯德认为世界是对的。

8、有德就是有德;失去道德就是没有道德。上层的美德不会不经思考就行动;下一个美德不必思考。仁为之而不思;末后的义,也是出于这义。仪式上为它和莫应,然后花书手臂和投掷它。因此,先失道,再失德,再失德,再失仁,再失仁,再失义,再失礼。

9、我所教的是人所教的。我来当教父。

10、房子五亩,树要桑树,五十可丝。猪还是猪还是猪,它还没有过季。一百亩土地,不抓紧时间,几个家庭就能免于饥饿。我们只是在教导正确的秩序,应用孝道的正义,那些制定正确秩序的人不应该在路上穿它。

11、道路就像河流和山谷就像河流和海洋。

12、据说,孔子曾问道老子,有过交集,但,老子的确很老子,基本上不搭理孔子。这有点像主流媒体,向我一介布衣请教一样,我,当然也不理。

13、敏感而好学,问心无愧,是文也。

14、少的时候,血液不稳定,要远离颜色;也要坚强,坚强,在战斗中放弃;而且老了还,由于天然气的衰退,放弃了它。

15、好事在左边,坏事在右边。将军在左边,将军在右边,葬礼是必经之路。凶手们悲伤地哭泣着,用葬礼的仪式来克制自己。

16、老子!孔子!释子!耶子!德子!中子!

17、道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

18、或怒,或喜,或不晓得将来的事。

19、你会说法语而不知道吗?使它昂贵。把手和字,不能说。

20、圣人常粗心大意,人心常用心为民。

21、乐是圆满的,废是直的,郁是满的,空是新的,少是多的,多是糊涂的。

22、虽然有路径,但必须有查看器;怕泥,不是君子。

23、善如水。水之利万事无争,人之所恶,如此几道碍。

24、天知其死,月知其不忘其能,可谓一直求知心切。

25、有钱又贵,是一个人的欲望;如果你不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你将一事无成。困苦困苦人,也是祸患。如果你不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你就不会去。

26、留住中间人总比数穷人好。

27、学而不学,不亦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被冒犯就不是绅士。

28、如果一首歌是完整的,如果一场浪费是直的,如果一场萧条是满的,如果一场萧条是新的,如果一点是多的,如果多的是迷茫的。

29、它的政府是愚钝的,它的人民是淳朴的;它的政府检查,它的人民缺乏。他们是贤者而不快,是廉而不贵,是正直而不大步,是辉煌而不辉煌。

30、习将在张的场合;如果你想变弱,你必须加强它。如果你想废除它,你就会恢复它。如果你想要,就送人。它叫做光。

31、对,然后知道重量;学位,然后kn。

32、道生一、二、二、三。凡事负阴持阳,崇气思而不躁。

33、不受无名之苦的人,也不认识无名之人。

34、以上,还可以是关于语言的;下面的人,可以不用语言也可以。

35、老人与老人;我们很年轻,我们很年轻。

36、伟大的爱情代价很大;许多珍宝会消失。所以知足不辱,知足常乐不波澜不惊,方能长久。

37、无论有无,它们是难还是难,它们是长还是短,它们是高还是低,它们是音还是音,它们相互跟随。

38、傅丽,疏忠,与乱为先。

39、不知这样一说,关系清楚不?

40、你会说法语而不知道吗?使它昂贵。

41、一介民工,脱胎换骨,“无邪”之光照也。

42、世界以美国之美而闻名,邪恶已然存在。众所周知,善是善,但不是善。

43、今搬砖块,负钢器,飞奔直上二十重。

44、宁武之子,邦有道是明智的,没有国家是愚蠢的。它既聪明又愚蠢。

45、“巍巍乎”!“巍巍乎”!“力拔山兮”不足道。

46、当你看到圣人的时候,尽量表现得像你一样好,但是当你看到圣人的时候,要反省自己。

47、老子,其实资历比孔子还老,他也开创了一派,老庄学派,或者称为黄老之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较为边缘化的学派,不过,到了汉代,特别是文景时期,很受追捧,又成为一时之显学。老子据说写过《道德经》,又是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反正,古人已死,多挂几个闲职,又不领顾问费,没经费压力。

48、坚强的东西都是老的,那不是路,不是路已经。请关注西姑塘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凡人尽显,我独昏。普通人审视,我独自无聊。

50、了解别人的人是智者,了解自己的人是智者。胜利者是强大的,胜利者也是强大的。知足者常乐。有意志的人。不要失去你所失去的。死并不是活着。⊙、到自己伟大的终点,才能够成为自己伟大的人。

51、初制有名,名也有,夫也会知止,知止不危险。

52、政治也是,儿子帅对了,谁敢?把对的举起来,把错的举起来,再把人举起来;人民是不会接受是非曲直的。

53、天下万物皆有之,必有无之。

54、交流的方式和接待的礼节。

55、名字和身体?还有什么,还有什么?谁得到或死亡。

56、有一些混合的东西,第一次从天堂诞生。寂寞兮兮,独立而不改,周兴而不险,可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道强字强,为大名强。伟大的日子过去了,飞逝的日子远去了,遥远的日子逆转了。

57、普通人告诉我,我是孤独的。当俗人看守时,我独自一人。

58、孔孟其实是连起称谓的,即,孔孟之道。孔子是原始儒学的开创者,而孟子,是其继承者与推广者。孔子与孟子属于同一流派,儒家学派。

59、拿成千上万,拿成千上万,不要少。

60、安静胜过鲁莽;冷比热好。宁静是生活的秩序。

富兰克林的名言句句蕴含人生真谛集合(49句)


在知识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多人都会把一些名人语录作为签名,通过语录让自己能够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富兰克林语录吧,一起来体验文字的力量。那么有哪些富兰克林语录值得一读呢?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富兰克林的名言句句蕴含人生真谛”,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富兰克林的名言句句蕴含人生真谛(篇一)

1.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

2.以希望为生的人,将绝食而死。

3.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已身上的恶习。

4.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及最昂贵的。

5.青年时鲁莽,老年时悔恨。

6.如果一个人倾其所有金钱以求学问,那么他脑子所藏的东西,是没有人可以拿走的。

7.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和最昂贵的。

8.没有了目的,生活便郁闷无光。

9.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尽责的人才会在重大时刻尽责。

10.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富兰克林

11.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富兰克林

12.做你说过的,说你能做的。

13.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14.我不会说任何人的不好,我只会说我所知道的任何人的好。事实证明,所有人都会拜倒在我的赞美之中。

15.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16.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让你的未来变得更美好。一旦时间浪费了,生命就浪费了。

17.美貌和愚蠢历来是匹配的一对。

18.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在准备失败。

19.学而不能致用的人是一头背着书的牛马。蠢驴是否知道它背上背着的是一堆书而不是一捆柴?

2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1.结婚前眼睛睁圆,结婚后眼睛要半睁。

22.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23.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24.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25.美的欣赏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这随各人的心境志趣嗜好而不同。

富兰克林的名言句句蕴含人生真谛(篇二)

26.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27.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28.困难坎坷是人们的生活教科书。

29.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30.浪费时间就是掠夺自己。

31.不劳则无获。

32.选择朋友要谨慎,更换朋友更要谨慎。

33.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34.你的腰不弯,别人就不能骑在你的背上。

35.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36.让你的恶习先你而死。

37.自负实际上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各种习性中最难克服的一个。尽管我们竭力隐藏它,妄图杀死它,但始终未能做到。它一有机会就冒出头来自我展示一番。

38.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的和慷慨地去作。——富兰克林

39.倾囊求知,无人能夺。投资知识,得益最多。

40.不要用一个借口毁掉一个道歉。

41.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如果你希望获得闲暇的话。

42.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43.劳动是幸福之父。

44.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45.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

46.这些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他们有时候能获得胜利,但永远也得不到友善,而友善对他们则更有用处。

47.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48.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位,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思索的强度。

49.正如种种魅力皆属于胡言乱语,胡言乱语本身也是种魅力。

关于老子的精彩名言警句收藏(60条)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对于历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老子的名言吧,阅读名言对我们大有益处,可以从中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您知道老子的的名言哪句最值得阅读呢?以下是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子的精彩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老子的精彩名言警句(篇1)

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和光同尘 ----《老子 第四章》

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关于老子的精彩名言警句(篇2)

2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道德经》

2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

25.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7.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8.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道德经》

3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3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3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3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关于老子的精彩名言警句(篇3)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4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居左,上将*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5.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道德经》

4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4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0.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道德经》

5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道德经》

56.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8.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5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0.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老子的名言,老子名言名句(优质)


老子的名言,老子名言名句

0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0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0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过多,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的金银财宝,却不一定能永久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招来灾祸。

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0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铿锵之声使人听觉不灵敏,悦口五味使人永不满足,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翻译讲解】:静下心来,守住宁静,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发现规律的存在。

只有合乎自然,才能合乎主宰万物的道,只有合乎道,才能久远。


0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翻译讲解】:保持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意思是说: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0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求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而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发号施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1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无法获得好名声,自我吹嘘的人不可能再立新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什么长进。

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才能达到目的。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讲解】:人要向地学习,地要向天学习,天遵循规律,规律纯任自然。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16.物壮则老。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翻译讲解】:了解别人称为机智,认识自己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总能很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能实现他远大的志向。

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8.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2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2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翻译讲解】:大到无边的方正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高分贝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2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2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5.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2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戚与共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8.治大国若烹小鲜。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2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3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3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3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3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3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3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38.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愤怒的一方胜利。

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39.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4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4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42.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弱可能转强,而强会转向衰落。


43.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4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感悟人生哲理的老子名言(54句)


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一起来阅读学习老子的名言吧,当你感到迷茫时,阅读名言可以帮助你找到人生的方向。那么您所熟知的老子的的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感悟人生哲理的老子名言”,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13.去去去中知,行行行里觉 ----《道德经》

14.将欲翕(合上)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5.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1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海。

1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20.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

27.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1.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3.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4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5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