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关于论语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4-01-03

论语的作文。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1

《论语》中的“学”问

——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弟子或再传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它所述的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永远颠扑不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经济的发展。

我上小学时读过“子曰”,开始以为意思是“儿子说”,在老师讲解后才知道是“孔子说”。到现在想起,我忍俊不禁,笑当初的孩稚。《论语》中的句子越读越有道理,于是那时我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今年借助假期空闲,我又读了一遍《论语》,开篇《学而》中的“学”问是很值得品味的。

“学”,是人一呱呱坠地就开始的一种认识活动,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是孔子所欣赏的学习态度:努力前进,永不停滞。毕竟,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传不习乎”,学习就是要复习,才能学以致用、孰能生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学”的继续,只有时时温习,学得踏实,便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求学就是要精益求精,勤于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好学,专心一意,立志不变,不求安饱,知行之事而勉所不足,论事之言不敢尽所有余。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唯有专心学习,才能真正算得上学习。

孔子强调学什么呢?除了学诗文,还要学孝悌,因百事孝为先,在家善事父母,出外善事兄长;学忠信,为仕忠君,对人诚信不虚;学礼仪,学圣贤注重父母的送终丧葬之礼,并注重谨言慎行;学仁爱,对君臣父子百姓要存敬重仁爱之心,做到贫不移共志,富贵不骄奢;学修身养性,要自尊自爱,知错必改,不追求吃住享乐……总而言之,要学会为人处事,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孔子的教育纲要。他用这四种东西教育弟子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厚诚实、言行一致坚守信约。他的教育纲要衍生出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可见,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重要。

看了《论语》的“学”问,我知道了什么是“学”,为什么“学”,怎么去“学”,使我深有感触。只是有启发还是不行的,我还要把“学”问落实到行动上来。

除了“学”问,《论语》中还有其他的思想,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我们应该择其精华而学之,见其糟粕而弃之。让我们一起捧着《论语》,一起去挖掘、继承并发扬这优秀的中国传统先进文化,使《论语》的思想从真正意义上插入我们的生活,令全社会变得更美好。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2

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化典籍中,给人们以知识的传承,给人们以文化的力量!而我就是喜欢这种品味古迹,品味经典。在我所阅读的经典书目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论语》了。他,不仅给我以先人的智慧与思想,更给我未来的行动与指导。

我最喜欢的一则论语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的是读书人,一定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志气,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做到更好的自己。因为前途漫漫,只有拥有了这些良好的品质,才能使自己路走的更宽,走的更远,我便借鉴了这条论语,使得自己培养出这样的品格,加以发扬。

我的.家里在生活中也运用到了论语。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席不正,不坐。他的意思是席子或者桌子摆放的不正,是不会坐上去的,我们家变遵守了这一点——每天把桌子都擦的干干净净,摆放的整整齐齐,因为这样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更是对品质的一种传承,所以这句论语故事在我们家有着很深切的意义。

论语中一些关于君子道德品格的小故事,也深受我的欢迎。比如说颜回,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他在陋巷里面仍然能坚守自己的本质,不想吃住不好,仍然能作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一样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的人是这个社会所稀缺,所以希望拥有的,更是一种社会的榜样!

古人常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读懂了论语,你的思想境界以及生活品质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因为在《论语》中,你可以更好地感知自我,在《论语》中,你可以得到更多更有意义的品质和观念,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观。

《论语》,圣人之语!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3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

三年级下学期,杨老师带领我们走进《论语》。最开始我们读的是快乐国学里的《论语》篇章,我们第一次接触《论语》,感觉既新奇,又懵懂。但是在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的理解程度就越来越深入了。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你读完一本好书,一定深有感悟,但当你再次品读,就会有不一样的印象和收获。这一则让我深受感染,我认为《论语》这本书对我们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呢!

在生活当中,《论语》里所说的话还能派上用场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同行,和我一起同行的人里,必定有优点值得我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如果有就及时改正。在学校里,同学们的优点和长处,我们需要学习,而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则要引以为戒。

在四年级里,我们又开始品读中华经典藏书里面的《论语》。以前的学习有故事和译文,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它;而现在的《论语》内容则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奥。

我开始学会静下心来多读、读顺畅,然后仔细结合文字注释来慢慢理解句子的意思。渐渐的,我不用看注释和译文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告诉我:父母在世,不要离家太远,如果必须外出,要跟父母打声招呼。其中还有一则让我感触很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碰到贤人,就向他看齐;看不见贤人呢?那就反省自己做得如何。

在读《论语》的这一年里,我从懵懂到慢慢喜欢上它,也学会了许多道理我知道每个人都要孝顺,要有礼节,多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要诚实,说话要讲信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待人要宽容大度,有爱心

我们将在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学习《论语》,我会更加努力,期待自己明白更多的道理,能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关注当代文化是当今的必修课,同时,也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孔子,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孔子应该说是战国时期儒派的创始人了,《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或是人生中的重要哲理,最适合我们这些学生阅读。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了解,弄懂,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这样,学习才会有真正意义。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其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从旧知识中体会出新学问会很困难,但往往,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又会有新的发现。这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正是现代教育人士所提倡的。仅仅两句言简意赅之语,便点明其主旨,再怎么对此不屑一顾的人,都会改变他的看法吧。

《论语》中有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道明积累之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把把看似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雄伟的山峦,那时,风雨自然兴盛。只有积累一滴滴似乎毫无用处的水,才能汇聚成壮丽的深渊,即使是蛟龙,也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积少成多,也就养成了良好品德,心灵,就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平时的一步半步,才能走到遥远的千里之外,去看那更为广阔的世界。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连绵的江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无懈可击的知识功底,成功便自然会尾随而来了。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在这之间,还有更多人生道理等着我们去明悟,还有更多的文人知识等着我们去了解。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其间涌现出多少永世流芳的伟大人物和优秀著作!我心中的那篇论语,便是中华文化这片星空里,最闪亮,最耀眼的星系!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5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篇三:小叙《论语》

《论语》是柔和的缓缓徐凤,吹去心窗上的几抹杂尘;是清凉呤叮的泉水,浸润了心中的一方净土。手捧此书,闲暇之至,茗一口清茶,闭目,忘乎所以然,心醉言语间。

读《论语》,遇孔子临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仿佛看见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气势磅礴,惊涛拍岸。在逝者如斯中,知晓时间流逝之快,藏匿在花开花若,云卷云舒之中。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它教会了我们把握时间,“握永恒于一瞬”,再不感叹: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读《论语》,见孔子悉教弟子:“孝子之侍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领悟孝的做法,侍奉父母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敬意,赡养父母要表现出自己的乐意,父母生病了要体现出自己的忧虑。孝的意义也在于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它教会我们如何尽得孝道,切勿等到自己黑发白霜染时,宛然叹曰:子欲孝而亲不待。

读《论语》,步游于孔子言中的三尺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窘迫的困境中,依旧驰骋着超脱的魂灵,不被此束缚的超然。仿若“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细细领悟言语间的.一汪静水的清宁,游览三尺陋巷,旷视怡神,它教予了我们一番举手投足间的气定神闲。 已至此,叹乎!

《论语》中的字言字词,像是天空中的璀璨群星,繁华了中华文化的银河。它的句句道理,交叠化作清风怡然人心。于是乎!心静如止水,思明似清潭。手捧一书《论语》,逍遥漫游。犹如玉月当空,撑一支长蒿,行一叶扁舟,溯流在碧波荡漾,“清流见底,沉鳞竞跃”的菏泽中。又好似夕阳当下,屹立于“山映斜阳天接水”的江岸,看赏“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更似在“乡野萍踪、流芳溢翠”之境中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读《论语》,在我的生命中化作一轮太阳,给予我的,将是生命力无尽的灿烂!

篇四:儒家感悟——《论语》

有一条巨龙,叫中国;有一种文化,叫儒学。绵延千年的儒学文化,历经沧桑。它,见证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它,经历了多少轮回的洗礼?但是,它留下来了,没有因朝代更替而更替,没有因轮回的洗礼而失去。虽然没有十全十美,但却深入人心。这,就是儒学!

《论语》可谓是儒学的代表之作。它记载了儒学创始人孔子的一言一行。而且这部作品的影响深远,欧洲国家也相继印刷,翻译成多国版本,不得不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很多人可以随口背出来,但是里面的那种境界,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本人才疏学浅,只参透出了三种境界,分别是“以学为乐”的境界、“以友为乐”的境界、“以心为乐”的境界。

“以学为乐”的境界主要说的是持之以恒、勤于思考的精神。这种精神,尤其是我们高三学子必须具备。我们都是一群将和高考血拼的孩子,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在大战之前累积能量,这种能量哪里来?是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就想《劝学》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所要具备的,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信念。累积能量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勤于思考,勤于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和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就可以为我们累积更多的能量,当我们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无所畏惧了。高考之战也就胜券在握了。持之以恒,勤于思考的精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战胜高考,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尔虞我诈的社会生活里立于不败之地。当一个人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加上勤于思考,更是事半功倍。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是何其的抢手啊!又怎么会被社会淘汰呢?这就是“以学为乐”的境界。

“以友为乐”的境界主要说的是朋友的相处之道。世界那么大,相遇即是缘,能够认识并且成为朋友,更是一种缘分。朋友是用来依靠的,不是利用。用来利用的友情根本就不能算是友情,因为它玷污了友情这个高尚的字眼。所以,对待友情,不要抱着利用的心态,当你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朋友,得到的将会是与之平等甚至超过的待遇,因为他们可以感觉到你的真诚,自然也会用真诚的心来对待你。当你遇到困难,第一个向你伸出援手的,往往是你真心相待的朋友。用真心去经营友情,这就是“以友为乐”的境界。

“以心为乐”的境界主要说的是广阔的胸襟。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有什么关系呢?但我想说的就是,这一层关系,恰恰是最重要的。不仅对于儒学,对其他学派也同样重要。一个人内心如何,有时候以决定他的命运。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但一个人不知道你的时候你也不会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吗?是的,只有君子才能有这样的气度,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懂自己,要知道,各人有不同,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但如果能在别人不了解你甚至误解你的时候还能去包容他,这才是君子。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斜。一时的误解其实没什么,只要自己有大气度,误会终会不攻自破。当误会解开的那天,别人对自己那种敬佩就是从心里油然而生的,因为他完全被征服了,被你的大气度征服了。一个有气度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备受尊敬,也是一个让人信服和心服的领导者。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社会太多的尔虞我诈,一点小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弄得满城风雨,如果每个人的气度可以再大一点,这个社会的会少了多少纠纷呀?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很大的帮助。也符合儒家学派“仁”的思想呀!用自己的大气度去包容别人,这就是“以心为乐”的境界。

儒家文化蕴含的太多了,这也是它之所以绵延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吧!只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就隐含这么多,可见儒家文化的内涵的深不可测了。

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它深不可测,即使花上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完全参透。

儒家文化历经沧桑,是中华大地不朽的篇章。它的影响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大力发展儒学,让这门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永垂不朽,早已成为全人类的任务了。儒学不单单只属于华夏了,它属于全世界!

篇五:《论语》与人生坐标

说到《论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编织成的一部书。其中,大多都是富含哲理的语句。因此,我也对其中的一些句子深有感悟。其中,对我最有影响的,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认真读这句话,其实它的实质就是说,要我们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当你真正做到这一点时,那么你做人就将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这样的人生坐标,是很好,但是,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到,人是复杂的,你可能可以容易地看出他明显的有缺点和表面的性格和想法,但是要深入读懂一个人,那是相当困难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杰出的帝王,他就是做到了这点,才有了“贞观之治”,但是其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有个大臣,叫魏征,是个直言不讳的人,曾经一度惹火唐太宗,但是都是忠言逆耳。就是这样,唐太宗被一次次的惹火,一次次的谅解魏征,也就一次次地将魏征这个人多读懂了点。这样,直到魏征死了,他才真正读懂了他,在悲痛中说下了一句话:“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想而知吧,读懂一个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暂且这样,就算你读懂了一个人,你还只是一个开始。以其为师,优点则从,缺点则改,这个过程,是比前者更难的。就拿学生来说。发现学习中,他人的优缺点,倒不是那么困难。但是这个过程,却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说,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就不会有好成绩。就算你把这个道理告诉那些不自觉的学生,他们不需要寻找,大道理摆在面前,为什么还是不能进步呢?所以说改正缺点和学习优点的过程也很重要。换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坚持难。

总而言之,想按照上面说的那些,也就是按照《论语》的那句话说的做,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如果你真能做到上面的那些,你必然会走上你的人生之巅。

为此,我将以此为我的人生坐标,并努力尝试着……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6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7

寒冷的下午,窗外寒风凛冽,可教室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哦,原来是在举行论语背诵大赛呢。

咳咳!老师清了清嗓子,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宣读规则,生怕有所遗漏。对了,全程不允许有带小抄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老师补充到。她话音刚落,一些心术不正的同学哀叹起来,一脸沮丧。

下面请第一组同学上场主持人话还没说完,第一组的同学似乎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站起身来,神采奕奕走向讲台。

开始!老师发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台上的同学一个个噼里啪啦地说个不停,一位同学卡壳了,另一位同学立马捡起还未落地的话流利地背诵,像是与时间赛跑;台下的同学用认真的眼神盯着他们,竖起耳朵来找茬,一丝不苟的模样真称得上专业评委。

转眼间,小组赛就到了我这组。

在台下,我们相互推托,谁打头阵?不知道,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最终,我身为组长扛起了这关乎士气的大旗。

老师倒数着543,每数一下,我的心就咯噔一下。我们屏息凝神,站得笔直,看起来有些僵硬,廖同学心虚的把手背起来,两个女生低着头,观众们片言不语,目光聚焦到我们身上,我有意扭头避开,教室里充斥着紧张与恐惧,安静得让人喘不过气。

开始!号令刚下达,我如同打机关枪似的背诵着孟武伯问孝,子曰:君子不器君君,臣臣教室里我的背诵声不绝于耳,我不敢看观众和老师,越背得多,越显急促,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能是教室太闷吧,我感觉到脑子有一丝热胀、额头上有一丝滚烫。

子夏曰子夏曰,我抬头望着天花板,吞吞吐吐地重复着。下一句到底是什么?我的心每一根神经都像紧绷的弦,外表强装淡定,心中却早已波涛汹涌,我抖着腿脚,眉头紧皱是什么呢,哎呀,到底是什么嘛我心急如焚,我想四下若没有人,我一定一定哭出了声。

忽然,俊一下意识地接了起来,救组员于水生火热之中,救我于尴尬之境。

短短的三分钟飞快流逝,可对于台上的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是那样艰难。

叮铃!终于,时间到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噩梦终于结束了。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人尽皆知的话语便出自《论语》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时常去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们不了解你却不去生气,这不正是君子吗?这几句话出自孔子,看似平常无比,却在我心中永远留下了印迹

初次阅读《论语》,可以说是被逼无奈。那是一次文化节,当听到这次要求背下50条《论语》时,我却不情愿了,只是子曰、曾子曰这样一条条生硬地记下,老师口中的先理解、再背诵不过左耳进、右耳出而已。就算到了正式演出时,也是一句都不明白,一口气下去梦似的背完。到后来我还领了优秀奖的奖品,然而,还是不明不白的。

再次拿起《论语》时,我开始对照白话文的义理,逐字逐句地、一字不差地探究明白自己当时背诵的语句到底都是什么含义。我开始渐渐明白我有多对不起自己拿到的奖品。

又一次从头阅读《论语》时,我彻底为它折服了。就单论第一篇学而,这中间包含了多少学习的方法和为人的道理。这一句又一句孔子以及他的学生的话语中,有多少我错过的人生启迪?这一句又一句中,又有多少我能学习到的为人处世的东西?一句温、良、恭、俭、让在我耳边响起,让我理解到了儒家处世思想的精髓;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让我读出了少年孔子的远大志向。

《论语》在我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9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永不凋零的奇葩,细细咀嚼,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心头。

读了《论语》后我明白了许多,也体味到了从未有过的人生境界。获得了一种超然与释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道岀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互换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睿智的语言世界,无不投射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面对眼前这份精神大餐,我只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仁爱”是论语中提到最多的词,“爱”字看似简单,蕴含却很深。世间,仁爱无处不在。亲情中,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友情中,友爱,友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表情永远是我们行动的一面镜子,因为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去对你。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中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论语》还告诉我们要尊师重教。

从子贡的言语中我们知道子贡是多么最终他的老师。当代,很多人不懂得尊重老师,只是一味的顶撞,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位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其实不然,在学校,老师就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教育我们,关心我们。我们应当理解老师,做到“尊师重教”。孔子有曰:“百善孝为先。”老师从父母身上索取得太多了,然而却有回报了多少呢?我们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没有感到有一点点亏欠,仿佛那是理所当然的。可当读了《论语》后,我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于是我开始报答,尽管是做一些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能清楚的感觉到他们的喜悦。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孔子一生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万事由心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心,就算有最高的文凭,最多的知识,也都是徒劳的。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理解的心,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不仅要懂得“忠恕”,不要讲诚信,“民无信不立。”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的话,还怎样在社会上立足呢?古时候,曾子的夫人腹口答应儿子杀猎,为了不失信于他,曾子坚决把猎杀了。这虽是小事,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都要讲究诚信。《论语》倡导老实,严谨的学习态度,比任何一种方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咀嚼,如同在巷绿的青橄榄中嚼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违背原则,不仅是学习,否则,必然失败。

《论语》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自己的形象。通过读《论语》,我们反省自己,改进自己。我还会继续阅读《论语》,是自己的心灵芳香馥郁。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10

国文之美,举世无出其右者。我从小好读书,读国学,也偶尔读外国名著,读杂志也读报刊。但是,读来读去总觉得国学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外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总觉得生涩,负责任的报刊会讲究字斟句酌,不负责任的报刊往往会词不达意,凑字数、凑篇幅者更是举不胜举。也许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吧,咱太古板,不合时宜吧,又或许是个人爱好不同吧,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不得而知。

无论是生涩的外国文学,还是朗朗上口的国学,在遣词造句上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将文字的本义、衍生义掌握的恰如其分,从不乱用一个字。国人几乎都读过“四大名著”吧,有谁人能在这“四大名著”里发现有未经锤炼的词句?估计能找的人不会很多,我本才疏学浅,至今也未发现。然而,今年,在读报看、看网络新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词句看的让人如坐针毡,先不说其思想上的教育意义如何,也不说文字的组织水平如何,单看那些不堪入目的标题,都让人目不忍睹!听了也会让人耳不忍闻!

就说今天吧,打开电脑,猛地映入眼帘的就有一个报道,是关于渭南市有七十名群众因吃家宴而中毒住院的事,但是,媒体硬是从数千个汉字中找到了两个字“撂倒”。撂:(音:liào,动词,形声。从手,略声。本义:撇开,搁下,丢开);倒:(音:dǎo,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结合文章的内容,此”撂倒“可以解释为:放倒。“撂倒",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语,含有戏谑的成分。我们常常把朋友们酒喝多了,喝醉了称作”撂倒“或者“撂展”。如果说武松撂倒了老虎,为民除了害,那是好事,说个调皮话无妨,但是如果是老百姓被有毒物品伤害住院,是应该惋惜的事,说调皮话就显得不合适。此”撂倒“当不是好事。

如果有人写文章,用词不知褒贬,叙事不带感情,信口开河,只怕会让受害者寒心,让读文章者寒心,让正在学习中的孩子偏离正规,那样一来,受害的人就多了,不但会害了孩子,更会害了国学。

记得我小时候听过一个相声,说的是语境的事。说调皮话可以说,在适当的时候用回显得活泼,但是不适合的时候用了就会适得其反,他说,假如一个人患直肠癌而去世,就要正说,如果用一个歇后语:xxx同志因患直肠癌——纯数猴拉稀坏肠子啦,就会让人啼笑皆非!我想,我们的这位作者也许就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吧!

前几年看报纸,看到有新华字典解释“鸡”的时候,加了一个语条“妓女”,而受到人们的批评。人们批评他,是因为这不是一个标准的语条,只是一个俗语而已,字典尚且不收录不规范的俗称,我们的媒体还有什么资格来使用这些与语境不付的俗语呢?

送你们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谨慎使用我们的传统文字吧!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1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关注当代文化是当今的必修课,同时,也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孔子,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孔子应该说是战国时期儒派的创始人了,《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或是人生中的重要哲理,最适合我们这些学生阅读。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了解,弄懂,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这样,学习才会有真正意义。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其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从旧知识中体会出新学问会很困难,但往往,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又会有新的发现。这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孔子的这种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正是现代教育人士所提倡的。仅仅两句言简意赅之语,便点明其主旨,再怎么对此不屑一顾的人,都会改变他的看法吧。

《论语》中有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道明积累之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把把看似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雄伟的山峦,那时,风雨自然兴盛。只有积累一滴滴似乎毫无用处的水,才能汇聚成壮丽的深渊,即使是蛟龙,也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积少成多,也就养成了良好品德,心灵,就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平时的一步半步,才能走到遥远的千里之外,去看那更为广阔的世界。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连绵的江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无懈可击的知识功底,成功便自然会尾随而来了。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在这之间,还有更多人生道理等着我们去明悟,还有更多的文人知识等着我们去了解。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其间涌现出多少永世流芳的伟大人物和优秀著作!我心中的那篇论语,便是中华文化这片星空里,最闪亮,最耀眼的星系!

关于论语的作文 篇1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咦?大上午的,谁在读书呀?哦,原来是焦作日报社组织校园记者在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呢!

以前,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给他们说的话他们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不相信我。我很生气,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但自从读了《论语》后,想起《论语》里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马上就不伤心了。

还有一次,我的同桌不喜欢学习,我就耐心地给他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道理,使他感到学习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令人讨厌。后来,他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学习,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虽然再有两节课就不能和任老师共同学习了,但是,任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会永远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