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忆祖母作文(精选9篇)

发表时间:2025-02-10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9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祖母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祖母作文 篇1

慈祥的祖母己是古稀之年,一头短发像罩上了一层白霜,一双眼睛深深陷进眼窝,嘴里的牙几乎全部脱落,粗糙瘦削的手上筋脉突兀,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布满了岁月的年轮。我是祖母一手带大的。记忆中,祖母总是起得很早,把自己梳洗整洁后,就开始打扫房间,推开窗户,迎接清新的空气。当我懒洋洋地从被窝里钻出来时,祖母早已做好了早餐。

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保持教室卫生,做到窗明儿净。这使我立刻联想到祖母的房间,光亮的桌面,一尘不染的床铺。一针一线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记得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的`水泥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里一瞧,祖母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着竹扇,一面看着我笑呢。那天傍晚,祖母就那样含笑地说:“是我把你的拖鞋洗了,小姑娘穿那么脏的拖鞋,不怕被人笑话!听了祖母的话,我一溜烟似地跑进了房间。

我喜欢到祖母的房间去,因为迎接我的总是祖母永远的好心情。我推开祖母的房门,等待祖母把我抱上床去,脱了鞋子,就可以在暖和的毯上跳跃、吃零食、大笑……享受一切优待。听祖母给我讲岳飞、詹天佑的故事,仙女杜丽娜、白雪公主的故事。祖母那亲切的笑脸,像窗外撒进的阳光,带给我欢欣与明朗。

现在,我离开祖母,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大人们总是很忙,早晨,快,快,快!晚上,烦,烦,烦!再也没有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的悠闲。

眼前常常浮现出祖母阳光般的笑脸。我喜欢祖母,喜欢她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幼稚的问题,喜欢在她的床上尽情玩耍,喜欢她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额头。

想起祖母很美。她是勤劳、温暖的化身。

忆祖母作文 篇2

她,一头苍白的头发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眼睛,似乎在诉说一个古老而又感人的故事,她是谁?她是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对我很好,一有空,她就讲故事给我听,而且讲的故事又有趣又好笑,常常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每逢我回奶奶家,她都会说:“你回来了?莉莉,快!快!坐!坐下!”便把刚刚剥好的奶糖放到我嘴里,这时,我的心就会感到无比温暖。

当我做错事时,曾祖母都会原谅我。一次,曾祖母不在家,我想吃一根棒棒糖,我便踩到凳子上,去拿棒棒糖,不料,我还没拿稳装棒棒糖的玻璃盒,脚却往下一滑,只听见“叽哩”“当啷”几声玻璃盒被打碎了,碎片撒了一地,好险,我没伤着。曾祖母正好回来,见状,连忙走过来,把我抱起来,亲了又亲,急切地问道:“没吓着吧?孩子”,我点点头。曾祖母一边把碎片扫了起来,一边说:“以后可要当心啊……”

当我最后见您的时候,那是在民族医院。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您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今为止,我依然清淅的记得您对我说的话:“莉莉……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您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曾祖母虽然到那充满快乐,没有悲伤的地方。可是,您那鼓舞人心的话和以前发生的'事却每时、每刻、每秒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曾祖母,您安息吧!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我要做一棵坚强的小树,茁壮成长,我要做一只海鸥,坚强地与波涛凶涌的大海搏斗。

忆祖母作文 篇3

我最敬爱的人有一点老,很会煮饭、很会养小孩,天天关心时事,天天笑咪咪。只要心情不好时去找她聊天,就如同吃了特效药一样,马上笑颜逐开哦!那就是我的祖母。

每天,祖母都会打电话来关心我们,只要一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叫我 “小宝”。每个星期六,我会去祖母家吃中饭,祖母煮的菜最好吃了,香味四溢,每一道都是我喜欢的菜色。

祖母的个性活泼、开朗又乐于助人,不管我和哥哥多么调皮捣蛋,祖母从来不生气,还会说:“没关系!没关系!”祖母的邻居也爱她,因为她常常拿好吃东西分享给别人,也会带行动不便的人去看医生。祖母,很适和选村长哦!

我从小跟着祖母,是祖母带大的。小时候,祖母教我走路、说话、吃饭,每天带我在社区散步、玩耍,还开车带我去超级市场买玩具。现在我长大了,换我常陪她聊天,陪她去买日常用品。

去年圣诞节前夕,祖母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脚趾多处骨折和左肩断裂,到现在,伤处还没完全好,胸口不时会疼痛,让我好心疼也好担心。下次祖母要到医院回诊时,我也要一起去,拜托医生快治好祖母。祖母,我想跟您说:“祖母,我最爱您,辛苦您了!谢谢您把我养得这么大。”

忆祖母作文 篇4

“欢子的妈妈买了一支钢笔给乐乐(我的昵称,哈哈)。”“不不不。为豆豆演奏,啊!”“哦,没关系,道格。她只会涂鸦。乐乐学习好,为乐乐学习。啊!”两天的周末,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有一篇关于陈的报道。敲门,敲门”有人敲门。妈妈急忙去开门。邻居奶奶出现在门口。不用说,奶奶一定送了小礼物。尊重不如服从命令好。母亲不得不接受礼物。

我邻居的祖母真的非常热情。每次她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一些小礼物:有时一包饼干,有时一支圆珠笔,有时一支铅笔。即使去看望祖母,她也会给我们新鲜无污染的豆子和玉米。听说我喜欢穿裙子,我奶奶还特意为我做了两件衣服。它们大小合适,样式美观。每次,我妈妈都很尴尬。根据她的话,“我欠了太多人情了!”

同样,当奶奶给我们这么多礼物时,我们会尽力帮助她。例如,上一次我祖母外出旅行时,她担心她的家人会被偷。让我们帮助照顾这个家庭。几个星期后,我的`祖母回来了,看到这个家庭像新的一样干净。她握住母亲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感谢她。她微笑着,用手示意说:没关系,这是小事,应该,应该!”

是的,如果人们认为帮助别人是他们的权利,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忆祖母作文 篇5

今天,我和妈妈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这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大约六点多钟,我和妈妈换好衣服,乘坐电气化火车到深圳去接由大陆来香港探望我们的外祖母。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外祖母,是我读幼稚园的时候,所以我对外祖母,是我读幼稚园的时候,所以我对我对外祖母的容貌很模糊,只记得她有一个肥胖的身躯和一副慈祥的面孔。八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罗湖,因为现在海关手续简化,所以很快就检查完毕,顺利来到深圳。当我们来到华侨大厦的时候,就见到外祖母,妈妈高兴得飞奔过去,外祖母还摸摸我的头说:“小智龙,真高,真胖!

”我们看到时间不早了,便匆匆忙忙地赶回香港。来到家里,已是中午时分了。妈妈事先早已为外祖母准备好了房间和日常用品。她们一回家就谈论着许多年来所发生的事,从吃饭到衣着,讲个不停,不时还发出高兴的`笑声,她们竟然不记得我肚子已经饿极了,直到我要找干粮来吃的时候,她们才恍然大悟。晚上爸爸带我们一起到附近的一间酒楼,为外祖国洗尘,顺便带她到街上逛逛。当外祖母看到那色彩缤纷的霓虹灯时,一直大惊小怪地自言自语道:“真漂亮!

真美丽!

”对于香港的大小事情,她都十分好奇,不时停下脚步,东张西望,我觉得她好像一个好奇的小孩子一样,因为在街上妈妈一直拖着她的手,怕她突然失踪。今天我真是太疲倦了,但听到妈妈和外祖母那欢乐的笑声,又感到十分兴奋。

忆祖母作文 篇6

她拢了拢被山风染白的头发,笑,从皱纹里开出花来。

——题记

曾祖母的照片还挂在墙上,她眯眼笑着,两扇瘪瘪的嘴唇紧抿,颧骨高高的隆起,白发有条不紊地向后拢去,这是晚年的曾祖母。

小时候,每次回去,都会吵着曾祖母说要吃糯米饭,曾祖母就会乐呵呵地走进厨房,糯米混着各色豆类混着香料一起在大锅里蒸,蒸完后的饭里有菜,菜里又有饭,可香了。每次我陪着曾祖母做糯米饭,看着火红的灶膛和冒着水汽的锅盖,想着等会儿吃进嘴里清甜清甜的糯米饭,整个身体都暖融融的。做完后,再盖住锅盖焖一会儿。

在掀开时,就是满屋子的香和暖了。那蒸气在屋子里弥漫着,模糊了祖母的身影,也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和曾祖母一人捧着一碗糯米饭坐在午后的门口,晒着太阳,吃着暖香的饭,满嘴甜甜的,香香的,眯着眼,享受着静好的时光。

这是几年来,我回忆曾祖母时总会冒出来的画面,这画面里有锅,水和米烧熟的声音,也有饭菜的香和午后太阳暖人的感觉。最后一次回曾祖母那,是六年级。当我再嚷嚷着要吃糯米饭时,妈妈和外婆的眼神让我欲言又止,“曾祖母,我要……呃……”但曾祖母还是拄着木棍的进屋蒸好了糯米饭。做好了,但曾祖母没有吃,她说她不想吃,便坐在摇椅下,打着盹,享受着生命最后的时光。但我又如何不知,曾祖母的牙已经没有了,只剩两瓣瘪瘪的嘴唇,深深地凹陷进去,即便是想吃也吃不了了。在氤氲的蒸汽下,我隐约看见,妈妈流泪了,外婆流泪了,我的泪,也簌簌地落下。

滴在糯米饭上,又咽下,我看见,曾祖母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我知道,曾祖母老了。曾祖母没有怎么离开过镇里,除了去城里看病那次,母亲带她坐了电梯,她开心,新奇了几天,总念叨着想再坐一回,哪怕就一回也好,我答应过曾祖母带她去城里坐电梯的.,可是再也不能实现了。那天半夜曾祖母静静地走了。我扑在曾祖母床前,哭。曾祖母还在时叮嘱过我,她老了,一定要哭,多哭点。老人眼里,走的时候有子孙哭是有福的。

我也不懂,只知道要听曾祖母的话。我只知道这世上再无曾祖母,再也没有香甜的糯米饭了。曾祖母老了,变成了墙上的一副笑脸。可这都是照片里的曾祖母了,不是真切存在的她了。也再也不会有和我分享快乐,陪我一起长大的曾祖母了。这世上再也没有曾祖母了,再也没有人捧着一碗香喷喷的糯米饭陪我在午后的阳光下闲聊了。

忆祖母作文 篇7

我的外祖母离世已经有十二年了。我曾经在她离世后第三年的某一天路过那个无比熟悉的院子,那儿的门口已是杂草丛生,显然原本住在隔壁的人家早已搬去了别处。我就默默地站在坡下,抬着头、踮着脚,使劲地往那院子门口望去,尽管我明白,再也不会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倚在屋子的门口,往院子里的大门望去,望着我们这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她几眼的后辈;也再也不会有那条陪伴着外祖母生活了好些年的、机通人性的狗“丫”,像往常一样,热情难耐的冲出大门、奔到土坡下来迎接我们。一切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蒙上了尘埃和杂草的味道;一切的思念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外祖母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因她而起的两个习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其中的一个习惯是,无论天气如何,无论距离远近,只要小小镇子里举行差不多六天一次的集会,只要有空,任何子女都要抽出时间来外祖母家一聚,若是实在没有时间,也要派自己家的子女前来代表一下心意。原本外祖母在的时候,我们聚会的地点自然是在老屋里,在她离世之后,这一习惯没有改变,时间没有改变,镇上集会的地点也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大家聚餐的地点改成了离集会最近的我家。每到有集的那一天,排行最末的母亲便会念叨自己的哥哥姐姐们会不会来家里聚餐。一旦确定了聚会的事情,母亲便会不辞辛劳的弄着弄那,恨不得拿出她最精湛的技艺,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起初的我,并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但渐渐地长大也让我你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心意,因而现在,只要我在家,只要有母亲这一侧的亲戚来参加这不变的聚会,我都会主动承担起厨师副手和餐后服务生的重任。WwW.968OK.COm

外祖母留下的另一个习惯是,在她两个儿子、五个女儿成家后,任何一家的孩子都可以随意去亲戚家里居住,也正因为如此,我和我众多的哥哥姐姐们关系都很好,而对我而言,这无疑是我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童年最基本的保障了。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每一个寒假暑假里跑去亲戚家借住,说是免不了哥哥姐姐以及那些大人们的盛情邀请,其实那是我撒欢玩乐、无拘无束的大好机遇。尽管小的时候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父母从不利用我假期的时间,像其他同学的父母那样,替我报个什么辅导班上上,也不阻止我玩心泛滥的小把戏,都总是这么轻易地点头答应我的请求,随意放我出门去亲戚家居住和玩耍,直到猜我想回家的时候,再用他们想我了的`借口来接我回家。而我的亲戚们呢,也跟说好了一样,每回来我家做客,又恰逢我在家无事的假期时候,总会毫不犹豫的约我去他们家住上一段时间,甚至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已成为了一块香饽饽,而他们则信奉“先到先得”的原则,像是只有这样,才能成全他们的心意。

直到我渐渐懂事,从亲人那里听来有关外祖母的故事,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我外祖母生在一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里,她也是排行最末的那一个,只可惜因为我的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早早过世,年纪很小时的她便艰难的跟随着自己的哥哥姐姐们生活。直到她成人,并且经姐姐介绍嫁给了我的外祖父,才有了现在的我们。外祖母极珍惜这份情谊,她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之间也能保持这样的默契,因而时常教导她自己的孩子要做能够善待他人的人。

时光的确能够吹走很多东西,包括人的欢乐与悲伤,但它总带不走一些极具有意义的痕迹,因为这些不起眼的痕迹,已被我们记在了心底。

忆祖母作文 篇8

她满脸皱纹,一对深情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脸上总有两个酒窝,让人感觉十分和蔼、慈爱。她就是已过世的祖母。

祖母住在农村里,离城里老远了。每年我们都只有在大年三十那天回老家看祖母。那年,我们照样回了老家,车子还行在老远的地方,便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家门口的泥路上,左顾右盼,一会又取出怀表看一看,一会抬头向泥路的尽头张望。定是祖母盼着我们……一下车我便看见祖母那慈爱的'笑容,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祖母边搂住我,边说:“乖闺女,过来,祖母给你糖吃。”妈妈赶紧拦着说:“别给她糖吃,吃了对牙齿不好。”不等妈妈说完,祖母只是一脸笑地盯着我,把糖塞到我掌心,就拉着我的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屋。

上午,祖母就带着我去田上拔萝卜了。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会就要吃午饭了。

中午我们几辈人一起吃午饭。饭桌上祖母一个劲的往我碗里夹菜,边夹还边说:“你喜欢吃这个。”不一会儿,我碗里就堆满了菜。我默默地吃着这座爱的“小山”,祖母微笑着、静静地看着我,时不时低吟着:“真好……”吃过饭,我们要赶着下山,祖母不舍地、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满脸宠溺地看着我。分别时,祖母再次轻轻地搂着我,说:“再见啦,明年再来玩哦!祖母又给你做好吃的。”蹭母亲不注意时,她悄悄地递给我100元,塞我包里。

下山的车越行越远,我回头望去,祖母却仍旧站在门口的泥路上看着我们。那远去的身影已深深印在我脑子……

忆祖母作文 篇9

我、祖母和老房子似乎有一种天经地义的关联。在我开始有记忆的印象里,我们之间就牢不可分。

此刻的我,静静地站在街角的拐口,看着那灰白干净的外墙,似乎听到了稚嫩的声音在轻声地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不尽,吹又生,哦,不好不好,杂草若是拔不尽,阿娘(浙江方言,意为“奶奶”)蹲得太久,背肯定会酸疼。

阿娘总喜欢在空大的院子里栽满蔬菜瓜果。

院中辟出的几块地里栽种了细长碧绿的韭菜,青翠欲滴的香葱,鹅黄粉嫩的小蒜苗,让人满目都是鲜活灵动的颜色,拂走了夏日的炎热和烦躁。年幼时的我,总是分不清青草和韭菜,同样的青绿,同样的纤细,指尖一掐,淡绿色的汁液沾满了手指。于是拔走菜丛里的“草”,邀功似的跑去献殷勤,却惹得阿娘哈哈大笑,指着我兴兴头头拔下来的草说:“这可不是草,是菜!晚上拌了肉泥给小崽子做韭菜馅饺子,好不?”阿娘于是去菜地里割几畦韭菜,细细地理清了,择好了。是夜,便端上来一笼香喷喷的韭菜肉馅蒸饺和飘散着葱花的紫菜蛋花汤。自家的半垄三分地里长出的蔬菜格外地鲜嫩可口。因而夏日里的灶头,矮小的气窗总是飘出馋人的饭菜香。

灶房矮小,年迈,却丝毫不影响它散发出迷人的生活气息。

这烟火的气息飘荡在我的记忆里,糅合了桐子油刚下锅时四溢的油脂香味,醇厚浓重;糅合了红薯刚出蒸笼时迎面的水木香味,清丽芬芳。简单粗陋的灶房糅合了太多的气味,是深深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后的人间烟火气。灶房是简单的,一盘土泥砌成的大灶是最主要的陈设,虽不华丽贵重却质朴实在。早年间老练的泥水匠挑拣了乡间山坳常见的黏性泥巴,和水泥石浆抹出了光滑熨帖的灶膛,这样盘出的灶历经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仍然坚固。灶房是粗陋的,除了滑溜溜的灶头便只是搁置在墙角的矮柜,矮柜有八只木脚,本当稳当当地站立,却因凹凸不平的地面使得东北角摇晃起来。矮柜上的清漆已有些脱落,四角因为磨损变得光洁顺手,柜面斑斑点点的。

能有一方不大的地盘,能为身边的人制作美味,对于阿娘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青梅转黄的'时节,太阳因为五月的离去变得温和羞涩,转眼便是淅淅沥沥的梅雨。绵长的雨水阻拦了阿娘上山劳作的脚步,却让少不更事的我欢欣跳跃。黄梅时节家家雨,闲敲棋子落灯花。阿娘自然是不会下棋的,倒会摊开一方白绢,取了明矾,挑那红艳明丽的凤仙花,细细地捣碎明矾,搅成了红红的花汁水,轻轻地捏着我的十指,挨个地涂。小时候的我,总有些爱炫耀,还未等花汁凝结就急急地跑出院门,只想着在邻家的孩子群里展现指尖的美丽,往往就不注意脚下的门槛,扑通一声摔倒。跌了也不哭不揉,还眼巴巴地查看我的花儿从指间跑走了没有。

女子的美丽便是勤恳,温和,细致。

这种美和时光流逝带来的皱纹毫无关联,反而在岁月的浸润下愈发显得独特、炫目。

长大后的我站立在街角,就是看着那灰白干净的外墙,不用碰触它的一瓦一草,目光的流转也看到了满院溢出的温情,洒满了整条通往庭院的巷道。